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分析工作及基于统计分析建立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2016-11-08 06:27侯秀芳李楠
城市轨道交通 2016年3期
关键词:报表轨道交通效能

文_侯秀芳 李楠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分析工作及基于统计分析建立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文_侯秀芳 李楠

行业统计工作的任务来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自2011年10月14日成立后遵照李克强总理“希望协会发挥好政府、企业间桥梁和纽带作用,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群众便捷出行的需要,加强相关研究,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科学布局、有序建设和安全高效运营、不断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做出贡献”以及温家宝总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应该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完善政策、鼓励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道路,实现又好又快的目标”的指示精神,在国家发改委的领导和住建部、交通部、工信部的指导下,得到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国家统计局的授权逐步建立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制度并开展行业统计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中,提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要“密切跟踪行业发展,建立行业发展统计监测机制,定期发布分析报告和风险警示”。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的意见》(国统设管函【2014】62号)中,明确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可以建立行业统计制度,开展行业统计工作。因此,协会建立行业统计制度、开展行业统计工作,既是国务院下达的任务,又是国家统计局的授权,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行业统计分析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15年底,我国内地已有26个城市,累计开通运营线路116条,运营总里程达到3618公里。“十二五”期间,累计新投运线路2019公里,完成投资12289亿元,客运量528亿人次,规模快速增长、客运效果不断向好、系统制式和线网层次逐步丰富、网络化格局基本形成,运营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强大,但同时由于过快的建设速度以及规划、建设、运营等理论知识准备的不充分,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有待提升和完善的方面。

协会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等多方面的数据收集,整理,进行计算分析,并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归纳总结出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关的指导建议和意见,同时在行业内提供一个交流、借鉴、协同发展的平台,建立行业对比、评价、研究机制,协助各城市和各企业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可挖掘的潜力所在和更好的发展方向,为建立更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行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

为满足政府宏观管理和会员信息交流需要,推动行业科学发展,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家统计局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的意见》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章程》,在开展统计工作的基础和积累上,制定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统计报表制度(草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完善后,提交协会2014年理事会(通讯方式召开)审议并通过。于2015年1月份正式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统计报表制度》(以下简称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对象和范围

统计报表制度明确了统计对象为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为城市辖区内、提供客运服务的公共交通系统,涵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技术装备、科研教育等领域。根据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和《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调查制式包括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市域快轨、磁浮交通及自动导向轨道系统。调查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运营年度和季度情况、运营企业年度资金状况、运营安全年度情况、装备制造年度情况、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配置情况、推荐国家年鉴用数据等。

图1 协会统计报表框架构成

统计报表种类和形式

统计报表共分为五大类:规划建设类报表、运营管理类报表、装备制造类报表、制式配置情况表、国家年鉴专报表,进一步细分又可分为9份报表,具体如下:(图1)

9张表统计报表和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年度线路规划、在建和运营的情况。其中,《推荐国家年鉴用城市轨道交通数据表》是由协会基于前8份统计报表的数据基础上汇总后形成。

行业统计报告编制和发布

统计工作作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自协会成立起即着手开展了相关工作,并于2012年1月16日发布了第一期统计报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信息》。五年来,在各会员单位尤其是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协会共发布了五期统计年报和四期统计快报,其中2013年4月23日发布的年度统计报告《2012年城轨交通建设运营分析与展望》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张高丽,马凯的肯定并做了重要批示。

2015年为“十二五”收官之年,协会统计工作在对2015年全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行年度统计的基础上对整个“十二五”进行了回顾和全面分析,将“十二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分析并对“十三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同时基于统计分析提出了思考和建议,由此形成了些会2015年年度统计报告《城市轨道交通2015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

行业统计及效能分析平台建设

为改变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以里程和投资额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现状,借鉴国际现有的相关理论,构建一个综合的、专业的、具有公信力,同时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综合效能评价体系,为行业健康发展建立正确的导向,使城市轨道交通更好的为“提升城市出行环境”这一根本目标服务,协会在基于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效能评价及数据平台建设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以期通过专项研究实现更好的为会员单位提供便捷友好的数据统计工具,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数据的整合及统计分析,促进行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并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通过这些关键指标的评价分析,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定制化建议和咨询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效能评价及数据平台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分为城市轨道交通效能评价体系理论研究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及效能分析平台建设两部分。

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在三.2条所给出的8份统计报表的原始数据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直接采用和计算分析的方式,形成了122项统计指标,用于分析线路的指标有87个,其中基础指标63个,计算指标24个;用于分析线网的指标有117个,其中基础指标23个,计算指标94个。部分指标为线路指标和线网指标通用指标,合计形成的统计指标共有122个,指标构成如下表。(表1)

122个统计指标从不同维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数据化的分析,为接下来的效能评价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模型。(图2)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在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现有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及主流研究成果(包括MOPES、CoMET等)所包含的评价指标进行整理分级、分类,深入分析不同类别所包含指标并进行评价、比选,同时对指标所涉及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构建体系的逻辑框架;筛选适当指标描述城市轨道交通效能的不同方面,构成了综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际数据的演算分析,选择指标体系中有代表性、差异性的少数指标作为关键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完成了体系框架搭建并基于已有统计数据完成了初步演算分析,评价体系构架自上而下分为3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目标层:定义为效能水平,反映相关城市或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准则层: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发展指数、效率指数、安全指数、经济指数、服务指数。

指标层:在五方面准则层指标下共设计了27个指标层指标,涵盖了规划、建设、运营等多个方面,27个指标下还设有139个基础子指标做支撑,子指标中既有如线网长度,客运量等客观指标,又有乘客满意度等主观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如下:(图3)

注:其中蓝色部分为2015年统计分析过程中已经实现并完成计算的指标,黄色部分未基于目前数据还未能完全计算,需进一步扩大原始数据的采集范围后才能实现或目前条件下取得难度很大的指标。

表1 统计指标构成

图2 多维度的统计指标

图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准则层指标评价

基于协会2015年统计数据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效能评价的进行了试算分析,在试算过程中对指数模型和权重系数分配进行了反复推敲和演算论证,下面以发展指数为例详细说明其下设指标的含义和计算分析方法,同时给出基于2015年统计数据计算后的五大准则层指标的评价结果。

发展指数

通过建设规模、服务城市等情况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水平及其与城市发展水平的符合性和相互关系。其下设六个指标层指标,计算方式和方法如下表所示。(表2)

注1:其中趋同性为正代表数值越大越好,如趋同性为负代表指标越小越好;

注2:备选指标为目前无法正常获取或者计算的指标,在后期原始数据更加完善的基础上可实现的指标。

根据2015年年度统计数据计算和分析完成的发展指数评价结果前十名如下图。从排名情况来看,尽管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在线网规模,客运量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这些指标在与城市发展规模项匹配后就不再如绝对值那样具有量级上的优势,如规模较小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早的南京,大连等城市在发展水平上也进入了第一梯队行列。(图4)(图5)

对指标构成进行详细分解后由下图可以发现:

万人线网拥有率方面:南京,大连已经超越了因人口基数庞大的而造成此指标被拉低的北上广一线城市;

线网密度方面:虽然上海北京两城市线路总长度分别为683公里和631公里,差距不是很大,但由于上海有更小的建成区面积,故此造成了线网密度上海要比北京高很多;

服务人口率上方面:排名前四的城市均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已形成或基本形成,对乘客有较大的吸引力,由此也说明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效应”带来了出行的便捷性,从而带来了更大的客运需求,其中大连因为线网还未构建完善,在此项指标上的差距就非常明显。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单一的依靠线路长度,客运量,客运强度等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简单评价的现状,从全方位多维度上评价的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有城市发展的匹配性。

效率指数

是城市轨道交通最基本的功能性指标,体现客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效率水平,从不同维度反映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其指标构成如下表,基于2015年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如下图。(表3)(图6)

安全指数

是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水平的指标,用于衡量安全运营的整体水平。其指标构成如下表,基于2015年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如下图。(表4)(图7)

经济指数

是反映建设期和运营期经济性水平的指数,体现建设、运营成本等方面的控制能力及该城市目前的政策、体制下企业经营中对建设、运营成本的覆盖程度。其指标构成如下表,基于2015年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如下图。(表5)(图8)

服务指数

是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现的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公共属性。其指标构成如下表,基于2015年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如下图。(表6)(图9)

图4 2015年发展指数排名(前10名)

图5 2015年发展指数中各指标得分雷达图(前5名)

表2 发展指数构成

平台建设

为实现统计数据的网上填报,自动计算和自动分析,课题研究中开发了统计及效能评价分析平台,平台采用B/S网络计算模式来实现会员单位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数据的采集、发布、维护和共享,并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统计指标的计算、效能评价和报表生成,为用户、会员单位提供自动化的数据管理、综合分析及动态维护的工具。

目前平台一期已全部搭建完成,实现了会员单位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数据的采集、发布、维护和共享,并实现统计指标的计算、效能评价和报表生成,为普通用户、会员单位用户提供自动化的数据管理、综合分析及动态维护的工具。平台采集了会员单位城市的用于指标计算的基础数据,计算出了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值,并可用作一些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具有强化示范的作用。

下图展示了平台框架功能结构,以及以子指标评价模块为例展示了平台的效能评价部分的计算后的分析结果。(图10) (图12)

表3 效率指数构成

表4 安全指数构成

表5 经济指数构成

图6 2015年效率指数排名(前10名)

图7 2015年安全指数排名(前10名)

图8 2015年经济指数排名(前10名)

表6 服务指数构成

综上,行业统计及效能分析平台建设专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客观需要,站在全行业的角度,探索建立科学评价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从发展、效率、安全、经济和服务五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效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总体供给水平、供需匹配关系、运营效果及运营管理水平等多个层面的有效度,为更加全面和深层次评价城市轨道交通效能提供了量化依据和统一标注化的衡量标准,也为政府及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准确定位自己的发展状况提供了评判标准,有利于克服各地城市轨道项目的盲目攀比和投资冲动,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成立五年来,在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指导下,在各会员单位的支持下,统计工作从无到有,从数据纸质采集到网络化填报,从人工计算到数字化分析,从数据统计初步分析到数据的综合利用,从数据中发现规律,找到趋势,统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正从起步摸索逐步走全面发展。未来,协会的统计工作也将更加深入和细化,为政府提供更好的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会员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指导,为社会民众提供更多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公开信息和成果展示。

图10 平台框架功能结构图

图11 发展指数评价功能示例(测试数据)

猜你喜欢
报表轨道交通效能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