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楠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与研究型并存的教师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发展的目标。我国将地理课程纳入到初中学习已有百年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已经倍受到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关注,其重要功能也已日渐显现。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但在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方面不断提升,而且要善于研究学习,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地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89-01
小组合作学习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之一, 它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创设一个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那种以知识为主位的传统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的束缚。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之间是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但也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因此,探索更多更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让学生在活动和娱乐中养成积极思考、互帮互学的良好品质,是当前体育教学值得重视和探讨的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得到有利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为了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创设快乐有趣的情绪氛围,提高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学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努力,实现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必须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
一、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同组异质就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等。异组同质就是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二、分组方法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学习小组人数根据本校班额,可分成11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同桌之间解决,难的问题共同讨论,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2、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也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同组同质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班级混乱,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空谈。
3、适时进行组间调整。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如不很平衡,甚至出现教大差异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4、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要设一名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小组学习有序开展。本组每个成员都要有分工,如根据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负责一门学科,可以指导本组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对本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三、管理与评价
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后,管理及评价还应跟上,否则就会出现自由散漫、低效混乱的局面,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积极作用呢?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全体任课教师应形成合力,变纪律约束的课堂组织形式为自我展示、积极竞争的课堂组织形式,通过全景反馈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一,小组长管理。小组长对全组进行全面管理,从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到思想教育,小组长都要对全组负责。小组长应对全组同学的一天表现进行定性或定量记录,如课堂表现,发言、展示次数等,汇总后对全组进行反馈,及时鼓励督促帮助后进生,使之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及展示中来,小组长在放学前把签名的记录表交至学术助理处。
第二,班长管理。班长每天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对各组进行检查管理、考核评价,根据各小组长反馈上来的记录表第二天课前五分钟,将小组积分公布在教室评价栏内,并评出一个优秀小组。
第三,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热情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支持班委的工作,公平公正的评价各组的学习展示活动,对月优秀小组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班主任还应协调好课任教师,对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联合教师进行整改。科任教师也应支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评价工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或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也可综合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为此,在评价内容上,既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评价。评价结果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纵向比较,不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小组合作探究的运用不断的深入,争取将它的优势和地理教学的特点更好的结合起来,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