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崔伟男
内容摘要:儿童文学作品《时代广场的蟋蟀》中存在着各类语言偏离现象,对于原作文学性、趣味性传达都有重要作用。为使译作最大程度保留这些特征和效果,得以最大程度保留偏离现象的形式和功能,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被引入用以指导达到最大翻译等值效果。通过对已有的该作品两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剖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结合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各自利弊优劣,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最终总结出可行方法,以验证翻译转换理论在指导偏离现象翻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偏离 翻译转换 《时代广场的蟋蟀》
《时代广场的蟋蟀》(The Cricket in Times Square)、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乔治·塞尔登最著名的作品,其故事围绕三个主角:一只猫,一只老鼠和一只蟋蟀展开,并衍生出一系列的作品,该小说于1961年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佳作奖。主要讲述了来自康涅狄格州的蟋蟀柴斯特,因为贪吃被夹在午餐篮的三明治中带到了纽约时代广场,并在这里与猫咪哈里,老鼠塔克以及报摊主白利尼一家发生了一系列传奇经历的故事。书中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极具个性,且主要体现在语言、行为以及其他细致的描写中,这其中也蕴含着许多“偏离”。这不仅对人物塑造起重要作用,也符合儿童文学这一特殊体裁在表达要求和接受对象方面的要求。该书引进中国之后先后被翻译为两个译本《蟋蟀奇遇记》和《时代广场的蟋蟀》。由于年代差异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变化,两者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对偏离现象的处理上也各有千秋,研究和对比两译本对于概括总结以及验证翻译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理论回顾
翻译转换理论由英国语言学家及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J·C·Catford)提出。其继承发展了伦敦学派的理论,从语言学的角度建构更系统的模式,来达到语言在“情境”中的“等值”。他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即在译语中找到原语的等值成分”。由此,他定义了两种等值关系——形式对应关系和文本等值关系——对应的是目标语中的形式对应成分和文本等值成分。前者指的是“任何译语范畴(单位、类别、结构、结构成分,等等)在译语‘机体中尽可能占有与该原语范畴在原语中占有的同等地位”;后者则是指“任何译语形式(文本或部分文本)都被认为是该原语形式(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等值成分”。当两者产生分歧的时候,翻译转换就发生了。翻译转换被定义为“原语进入译语过程中离开形式的对应”。其有两大类: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而后者又被细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和等级转换、内部体系转换。
利奇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受到布拉格学派理论影响,他接受了“前景化”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起自己的一套文学分析方法,其核心和创新性概念便是“偏离”。在其主要文体学著作中他将偏离定义为:质量上的偏离是对语言规则和语言惯例的违反,是“对常规交流过程的破坏:从而使得人们对于文本的理解产生了空缺”。他将偏离看作是文学特征表现的方法,从而促成了“前景化”的效果。他还进一步对偏离进行了系统分类,包括词汇偏离、语法偏离、语音偏离、书写偏离、语义偏离、方言偏离、语域偏离及历史偏离。
二.层次转换
(一)词汇偏离
词汇偏离首先表现在创造新词语上[10]101,这种新词汇并不应该被解读为对词汇规则的破坏,而是不拘于其惯用法更广泛的应用[13]23。最常见的方式有:增加词缀、功能转换等。
例1 …“Where is the cricketer?”
译文……“那只蟋蟀呢?”
……“蟋蟀在哪儿呢?”
原文cricketer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板球队员,此处其实是一个新造词“cricket+er”是将表意的词根cricket(蟋蟀)加上了表性的后缀—er(表示“……的人”)所成。这句话是蟋蟀所有者的妈妈问蟋蟀去哪里了,而不可能是板球队员。用cricketer来表示蟋蟀,是把蟋蟀看做了一个“人”,是与她们一家人平起平坐的一份子,这时cricketer成为了一个自造词,一种词汇偏离。翻译时,很难达到形式上的对应,因为汉语中无现有词或新造词可以满足原文中新造词所传达的形式及所指意义。两个汉译本中,译者都选择了只译其所指意义,即只翻译出指的是蟋蟀这一层的意思,读者无法从译文中感知到原文的偏离,这是不全面的。可以采取文本对等,即用译文形式上的变化达到与原文偏离相同的效果,译为:
“蟋蟀去哪儿了?他人呢?”(本文作者译)。本文作者译文中,通过中文两个疑问句表达出了原文偏离的两层意义——所指意义(蟋蟀)和形式意义(将其看作与人一样地位的生命体)。这时,不难看出发生了层级转换,即原文的词语层面结构和意义通过译文语法层面结构和意义表现出来,从而达到了翻译等值。
(二)语音偏离
语音偏离一般是指“不规则的发音”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常见的不规则发音形式包括:元音省略、字首音省略和字尾音消失等。
例3“Entomologists,” said Mario, holding the leaf for Chester to nibble.
“Take him to an entololomist,” said Mama.
译文“那叫作昆虫学家。”玛利欧一边说,一边抓着叶子,让柴斯特慢慢地一点一点啃食着。
“那就带它去让昆虫学家看看。”妈妈说。
“叫昆虫学家,”马里奥一边说,一边把叶子喂给切斯特吃。
“带他到昆虫学家哪儿去吧,”妈妈说。
原文中有一个既非英文现有词,也非新造词的词语“entololomist” ,其本身是对于“entomologist”发音模仿或失误造成的,属于语音偏离。此偏离说明说话者对该词语并不了解,只是在听到别人的发音之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去尽量模仿其中的部分,也说明了模仿者在知识文化层面不如原说话者这一事实。实际上,说话者——小男孩马里奥接受过学校的学习,有这方面的知识,而且他也热爱自然和昆虫,所以对于这些领域的词汇术语就了如指掌。他的妈妈不过是一个家庭主妇,以卖报纸为生,因此不论在文化知识层面,还是个人兴趣爱好方面,都与这个术语和其所在的领域几乎一无所知。这一系列的背景信息,当然也是通过语言来传达出来的,而不是直接的告知给读者。因此,这里的偏离很重要,不应无视或者草率的处理。然而中文两个译本中,这两个词都被译为“昆虫学家”没有任何意义和形式上的差别,没有体现的出原文所要传达的背景信息,这样的翻译是不完善的。可以根据模仿词和原词对比发现,“ento” 和“ist” 这两个部分是在两个词中都出现了,前者是“昆虫学”这一词根的一部分,后者是词缀,表示“……方面专家,从事……工作的人”。因此我们可以在译文中得以保留这些形式和语义,可以翻译成:
“那叫昆虫学家,”马里奥一边说,一边拿起叶子喂给柴斯特吃。
“带它去看虫子专家吧。”妈妈说。(本文作者译)
在建议翻译中,用虫子专家作为昆虫学家的语音偏离体,一方面形式上与昆虫学在原文的偏离对等,另一方面也通过“虫子”和“专家”两部分,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模仿者语言中的意义模仿,将原文语法层面特征转化为词汇层面特点从而达到了文本对等。
三.范畴转换
(一)语法偏离
语法偏离,也称语法变异,在小说和诗歌中很常见[10]104。其主要指对于词汇语法和句型语法的破坏,主要表现为语法错误、句子成分顺序变化、词类活用、搭配错误和变化等方面。
例5“I Sai Fong,” he answered. …“‘You very good man, …”
译文(他)应道:“我是冯赛,”……“‘你是好人……”
“我是方赛,”他回答说。……“‘你是很好的人……”
英文原句很明显缺少谓语成分,这是由于说话者是一位居住在美国的中国人,因此他的英语并不标准,具有很多的“外国”特色,可以算是一种“中式英语”。这样不规则的语言,可以看作是对语法的违背,也就是发生了语法偏离。这种偏离是说话者自身社会地位、背景等方面的语言体现,因此不应被忽略。但是,由于是违背了语法规则,如果按照形式对应,则会出现令人难以理解的译文,也无法让读者明白作者想通过语言传达出的说话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信息。两位译者在处理这个偏离时,不约而同地选择抛弃偏离的模式,按照语法正确的原文进行了形式对应的翻译。其实,这种语法偏离是可以处理的,但不是采用同样的语法偏离形式表现在译文中,而是运用结构转换达到文本对等的效果。可以译为:
“我(是)冯赛,”他回答道。……“‘你(是)非常好的人……”(本文作者译)。
这样一来原文的语法结构SVC(V是指原文中实际上不存在的谓语)就等同于译文中的SV”C(V”是指译文中相对应的不存在的谓语),二者形式不一样,但是效果一样,达到了翻译等值。
(二)语域偏离
语域偏离,又称语域借用,常常伴随着语域混合引起的不协调现象一起发生。其表现为在同一文本中同时出现不同语域特征,由此构成了该文本的独特特征。语域变异不同于方言变异,其取决于使用者在运用语言是所要求完成的功能,既可以体现在词汇方面,也可以体想在句法方面。
例7“ They could make a soufflé out of a mouse…”
译文“搞不好他们也会拿老鼠做道什么点心。”
“他们说不定会用老鼠肉做奶油鸡蛋酥呢。”
分析:原文中的法语词汇soufflé,是法国经典点心,主要由奶油鸡蛋做成。在这里,老鼠塔克说话的语境是他正在谈论中国菜肴,他觉得中国人的菜肴都很奇怪,比如用燕窝和鱼翅做汤。然后调侃,他觉得中国人说不定也会用老鼠做一道什么甜点。Soufflé本身就不是美国人日常或传统中的菜肴,本身有异域特色,和塔克认为的中国人奇怪的做菜方法相呼应,产生一种有异域风格的对应。另一方面,该词是烹饪领域术语,对美食尤其是甜点很了解的人才熟知,说明老鼠塔克非常喜爱吃甜点,这与老鼠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形象不谋而合。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儿童——本身就对美食有极大的兴趣,这样的安排也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加深其对角色的喜爱,增加认同感。因此,这样一个词汇的翻译,绝不应该草草了事,而应仔细思索、斟酌。第一位译者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些,只是用了该词语的一个上义词——点心,概括了这个外来词汇的属性和实质,读者无法从译文中感知其所蕴含的背景信息。第二位读者将其翻译为奶油鸡蛋酥,这个名字一听就有西方的风格,中国人传统的点心很少用到奶油,更没有把奶油鸡蛋做在一起这种酥作为日常甜点。这里,事实上已经做到了法语词汇在英语原文中产生偏离产生的效果,同时,我们通过酥这个定义,也了解到了它是一种点心。其实soufflé在很多美食烹饪书籍中还被音译为“舒芙蕾”或“梳扶厘”等等,这样虽然保留了法语词的语音特色,也能感知到它是一个吃的东西,但并不知道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吃食,因此会使得读者感到索然无味了。
四.结束语
偏离现象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类文学作品中的常见现象,其作用和意义都不容小觑。然而,由于原文和译文往往处于不同的语言、文化、社会等体系之中,导致偏离现象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实现理想的翻译等值。但是,偏离现象本身所承载的原语在文化信息传递、人物形象塑造、原文作者意图表达、读者反应引起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又不能轻易忽视,否则将会使得原文的文学性、趣味性等大打折扣,甚至完全消失,而在儿童文学中这种文学性和趣味性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时代广场的蟋蟀》(The Cricket in Times Square)一书中偏离现象的发现,结合其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对其译文偏离现象的对比研究,借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作为指导,研究了翻译过程中偏离现象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如何达成翻译等值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仅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法,对于其之后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Catford J.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 Leech G.N.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 [M].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4Seldon G. The Cricket in Times Square [M]. New York: R.R. Donnelley & Sons Company, 2008.
[5]陈彬彬.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老人与海》中的外来语变异及其翻译重构 [J]. 外国语言文学, 2009,26(1):29-34.
[6]陈士法,东野圣时,彭建武,宋燕. 英语文体学与高级英语教学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7]J.C.卡特福德. 穆雷译.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1.
[8]刘世生,朱瑞青. 文体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9]秦秀白. 文体学概论[M]. 湖南:湖南出版社, 2003.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