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七”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象征意义

2016-11-07 11:30朱传莲
文教资料 2016年20期
关键词:探索

朱传莲

摘    要: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现代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肖像》中,“七”这个数字贯穿全文。它与斯蒂芬的选择和命运有着密切联系。《肖像》中数字“七”的象征意义能够很好地解读斯蒂芬从探索到徘徊,之后到终结的人生历程。

关键词: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七”    探索    徘徊    终结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以下简称《肖像》)讲述了斯蒂芬在成长过程中,冲破来自家庭、社会、宗教和国家的束缚,最终选择成为一位自由的艺术家。小说中,“七”这个数字贯穿始终。中西方对“七”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在中国,“七”既象征着美好,又隐含着晦气,人们对“七”的恐惧多于敬仰。而在西方,“七”则是绝对幸运的数字,它意味着神圣、吉利和美妙[1]。在西方文化中,数字“七”在宗教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七”的幸运、吉利源于基督教的推崇。“七”是完美和谐的数字,它象征了“幸运”、“美德”、“终结”、“誓言”、“多数”等意义。宗教和文化常常采用“七”来规范人的道德和行为。人有“七感”,即生机、感情、语言、味觉、视觉、听觉、嗅觉。人有“七大美德”,即信任、希望、仁慈、谦和、毅力、谨慎和节制。人有“七宗罪”,即骄傲、易怒、懒惰、贪婪、善妒、贪食、淫欲。神有“七大礼物”,即智慧、忠告、毅力、理解、知识、主义、畏上帝。还有著名的“七重天”;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了宇宙万物;七天是一周;夏娃是亚当的第七根肋骨;圣母玛利亚有七大喜和七大悲;基督教有七大守护神;天体有七个,即“日月金木水火土”;耶稣七天复活;七声音阶;七种颜色的彩虹,等等。西方人非常喜欢数字“七”,并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色彩意义。

在《肖像》中,“七”这个数字始终贯彻全文。童年斯蒂芬在克郎戈斯伍德学校上学时,盼望着圣诞节放假的日子为七十七天,他把贴在书桌里边记日子的小条子的数字七十七改为七十六。“离圣诞节放假还很远呢。不过到时候它总会到来,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转嘛。”[2]12《肖像》第三章花了很大篇幅讲到基督教教义,这对体验了肉欲后的少年斯蒂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威慑(犯下了“七宗罪”中的淫欲),对死亡和地狱充满了恐惧,最终他选择向神父忏悔自己的罪孽。忏悔之后,斯蒂芬“在每个礼拜的七天中,他还要轮着祈求圣灵的七种神恩降福他的灵魂,从他的灵魂中驱走曾使他堕落的那七种可怕的罪孽”[2]167。斯蒂芬的虔诚让校长打算推荐他去担任宗教职务,但是他却看到了都柏林是信奉基督教的第七个城市。斯蒂芬苦苦思恋的那个万斯家的姑娘住在七号。这时,有了独立思想的斯蒂芬在宗教神职和理想之间徘徊不定。“七”这个数字表明了少年斯蒂芬内心的挣扎不定。青年时期的斯蒂芬选择上大学,并且选择流亡到国外,用文学艺术作为武器来实现爱尔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他在家里盼着离去,此时他离开的日子还有三十七天,“三十七”代表崇高和尊严,也代表了终结。在斯蒂芬的日记中,他提到了“九十七”步兵旅的士兵;从同学的谈话中听到了“七个人”。小说末尾的数字“七”象征着斯蒂芬将要终结过往的不美好,开始新的冒险生活。

探索

童年时期的斯蒂芬矮小、单薄,视力不济还老爱流眼泪,被高年级的韦尔斯撞进水沟里,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小斯蒂芬不懂什么是政治,害怕在黑暗中迷路,不理解为什么大家只称呼迈克尔为兄弟而不是先生。他因为自己的爸爸不像其他孩子的爸爸那样是个当官的而替他感到遗憾;生病的时候害怕死去;对圣器充满了敬畏,认为是个奇怪而神圣的地方;去找校长告诉他自己受到了多兰神父的冤枉;他时常会沉浸于遐想之中,经历一系列冒险活动;家里发生的细微变化给他幼小的心灵对世界的观察产生了冲击。小斯蒂芬生性敏感,内心充满了许多冒险之举。小说开始就出现的数字“七十七”可以看出他想要进行不同的探索。“七十七”象征着罪孽的深渊,他把“七十七”改为“七十六”,意味着他的勇敢冒险。在接下来的篇幅中,读者可以看到和感知到小斯蒂芬的一系列内心和行动的探索。

斯蒂芬通过父亲和其他大人的谈话,开始认识周围的世界,感到自己必须面对这个世界现实生活的时候马上就会到来。“他已经在开始暗暗地做好准备,去迎接他认为迟早会落在他身上的重任,虽然其性质是什么,他现在还模模糊糊的不能完全理解。”[2]69他的内心深处会萌发出某种抱负,但是幼年斯蒂芬总也找不到施展的机会。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嬉戏玩耍,他一心想到现实世界中寻找一直存在于他心灵中的那个虚幻的身影,却不知道去哪里找和该怎样找。但是,内心的预感告诉他不需要刻意去为之,总有一天那个身影会与他相见,就像两个熟人一样。家庭的变故使得斯蒂芬必须承担起某种责任,他总是在四处徘徊,寻找一个在躲避他的人。由于年纪太小,斯蒂芬无法改变童年命运带来的不好之处,只能克制和忍受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他逐渐变得小心谨慎和沉默寡言,独自品尝孤独的狂欢和快乐。来到贝尔维迪学校后,斯蒂芬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学习成绩名列第二,可谓是个模范少年。都柏林沉闷的气氛使他烦躁不安,十分沮丧,所以他选择阅读愤世嫉俗的作家的作品,那些尖刻的讽刺和激烈的言辞会令他心绪沸腾,进而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在和同学争论拜伦是不是伟大诗人时,斯蒂芬因为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受到同学的踢打。尽管他很伤心,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他也曾感觉有一种力量,就像剥去熟透了的果子的皮一样,轻而易举地把他那排山倒海般的愤怒给打消了”[2]92。斯蒂芬耳朵里的父亲和老师们敦促他一定要做一个正人君子和一个好的天主教徒的声音逐渐变得空洞,没有意义。他试图修建一道秩序和高雅的堤坝来阻挡外界乌七八糟的生活浪潮,并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为他人着想,试图建立新的亲情关系挡住内心深处的浪潮,但是却没有起效。“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孤立处境,却无能为力。”[2]111斯蒂芬无法消除他与母亲和弟弟妹妹之间的隔阂,甚至感觉自己只是一个收养的儿子和收养的哥哥。家庭的变故使得斯蒂芬变得越发敏感。幼年时期父母的形象已经大不相同,对父亲越来越不信任,对母亲也失去了从前的依赖感。

童年时期数字“七”的出现意味着斯蒂芬不断进行着内心和行动的探索,希望早点见到内心深处的那个身影,从而指引他向现实世界走去承担起某种重任。他不断地进行着探索来改变一切让他失望和厌恶的事情,最终却未能实现。

徘徊

体验了疯狂的肉欲后(犯下了“七宗罪”中的淫欲),少年斯蒂芬刚开始既不感到羞耻,又不感到害怕。当他走过教堂门口时,对那些上帝的崇拜者们只会冷眼相看,讨厌他们那愚蠢的虔诚。在领着同学门背诵答词时,他并不为自己如此虚伪而感到内疚。有几次他差点冲动地从那受人尊敬的位置上站起来坦白自己没脸待在那儿,然后当看到同学们的脸,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接下来学校的圣方济各·沙勿略静修节纪念活动中传道士的宗教布道让斯蒂芬对死亡和地狱充满了无限的恐惧,他感觉传道士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针对他的。大篇幅的基督教关于死亡、审判、地狱和天堂的宗教教义让犯下“七宗罪”中的淫欲的少年斯蒂芬恐惧不已。“逃避是不行的。他必须去忏悔,去亲口说出他做过什么,想过什么,把一件件罪孽都说出来”[2]142。去忏悔,他必须去忏悔所有的罪孽。忏悔之后的斯蒂芬觉得心灵得到了净化,向天堂飘去。迈着大步回家的路上,他的四肢也不像之前那样无力而是充满了活力。“不管他的罪孽多么沉重,他已经去教堂悔过了,他已经向上帝忏悔了,并且得到了上帝的宽恕。他的灵魂又重新变得清白圣洁,既圣洁又幸福。”[2]164忏悔过后的斯蒂芬过着一种受神眷顾的高尚的幸福生活。每个礼拜的“七”天中,他都要轮番祈求“七”种神恩降福他的灵魂,来赶走曾使他堕落的那“七”种可怕的罪孽。斯蒂芬竭力通过不断的苦行修炼来赎清自己过去的罪孽,而不追求充满危险的精神上的欢乐。他十分严厉地修炼自己“七感”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语言。但是到头来却弄得筋疲力尽,越发害怕和于心不安。这一时期出现的数字“七”意味着少年斯蒂芬面临的困境——既想要随心所欲又被宗教所束缚,他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徘徊并挣扎着,寻求一种出路。忏悔罪孽所带来的精神放松和愉悦只是短暂的,斯蒂芬很快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中,那就是是否接受神职,成为一个神父。受当时的宗教和家庭,尤其是母亲的影响下,斯蒂芬曾幻想自己能变成一个神父,获得天使和圣人都敬畏的权力,这样也满足了那位虔诚基督教教徒母亲的心愿。可是,一想到接受神职后令人恐惧的循规蹈矩的生活,斯蒂芬内心深处敢于说“不”的本能使他获得了勇气,最终拒绝了校长神父的职位安排。都柏林这个信奉基督教的第“七”个城市,让斯蒂芬的内心进行了大量徘徊和挣扎。他命中注定不会担任什么社会或宗教职务,而是要学会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明智的道路,尽管这条路是什么还很模糊。

少年时期的斯蒂芬内心充满了孤独、冒险和恐惧,自己的灵魂渴望站起来进而解开缠在身上的裹尸布。他不断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徘徊,渴望有一天能够像与他同姓的那位伟大的发明家一样,“用他那灵魂的自由和力量,满怀豪情地创造出一个新的、腾飞的、完美的、不可捉摸的、不朽的生命”[2]192。小说中,这一时期数字“七”的出现象征着斯蒂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徘徊。

终结

上大学对青年斯蒂芬来说意味着躲过了一道道警卫的阻挠了。他从儿时起就竭力想摆脱那些一直守在他身边并控制着他的人们,现在他感到骄傲和满足。他的人生目标,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在引导着他逃出束缚。父亲的自负,母亲的唠叨,还有那看不见的疯女人的尖叫声,都令他恼火,都威胁着要打掉这个年轻人的傲气。斯蒂芬不愿成为文化盛宴上一个自惭形秽的客人。在与教务长谈论美学时,斯蒂芬心想:“我们谈话所使用的是他的语言而不是我自己的语言。他的语言,既熟悉又陌生,对我来说将永远是一种学来的语言。我要用我的声音使它们不得近身,因为在他那语言的阴影里,我的灵魂得不到安宁。”[2]215青年时期的斯蒂芬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使命,越来越感觉到国家、家庭、爱情、宗教和朋友给自己带来的束缚。在朋友达文面前,他敢说出自己对国家、民族的真实看法,认为祖辈们抛弃了自己的语言(爱尔兰语),用另一种语言(英语)取而代之,多少正直、诚实的人为国家和民族献出了生命,却被爱尔兰人民所出卖、抛弃和辱骂。童年时期家庭圣诞晚餐上家人关于政治的争吵对斯蒂芬造成了极深刻的影响,所以成年的他明白了什么是政治,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了自己的看法,“当一个人的灵魂在这个国家诞生的时候,立刻就有许多张大网将它罩住,不让它飞走。你在跟我谈什么民族、语言、宗教,可我正是要冲破这些大网远走高飞。”[2]233斯蒂芬甚至说爱尔兰是个吃自己崽子的老母猪。可见,青年时期的他已经认清楚当时整个爱尔兰国家、民族和宗教的腐朽和黑暗,一心想冲破这些大网的束缚,远离那个生他养他的信教拜神的家,离开他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斯蒂芬本想通过与朋友谈论自己的艺术想法和人生目标来获得一些认同和安慰,但是未能如愿以偿,“那么,还是离开这里吧,是该走的时候了。”[2]287斯蒂芬独孤的心没有能从朋友那里释怀,他的友情也快结束了。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决心以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或艺术形式来尽可能自由、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使用的武器是沉默、离乡背井和机智应对。

小说末尾,斯蒂芬离家之前的日记是从三月二十日到四月二十七日,总共“三十七天”,也就是三十七天后他将离开爱尔兰,离开家庭和朋友,用文学艺术的翅膀飞到他心目中向往的地方。“三十七”象征着崇高和尊严。按照《圣经》的说法,“七”这个数字既代表终结,又代表誓言。乔伊斯笔下的斯蒂芬要终结的是往日的烦恼、罪孽和令人窒息的故土的桎梏,他的誓言是去面对无数的现实经历,去在他那灵魂的作坊里打造爱尔兰民族所不曾有的良心[3]。在三月二十四日的日记中,斯蒂芬提到了“九十七”步兵旅的士兵;在听同学谈话中提到了“七个人”。这个时期的数字“七”象征青年斯蒂芬将要终结童年时期的探索,少年时期的徘徊,毅然决然地选择用文学艺术的翅膀来面对无数的现实经历,打造民族所不曾有的良心,最终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小说末尾一改全书的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变成了第一人称的日记体。此时的斯蒂芬与当年的幼儿斯蒂芬已不可同日而语,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坚定信念,成为一个要驾驭自己命运的青年艺术家,并用自己的语言来书写自己的命运。斯蒂芬向心目中的那位和他同姓的发明家祈求,“老父亲,老发明家,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永远给予我帮助吧。”[2]298青年艺术家斯蒂芬终结了过往的一切束缚、烦恼、纠结、罪孽、不自信、弱小,开始了新的冒险生活。

结语

数字“七”始终贯彻《肖像》全文。童年时期的数字“七”象征着幼年斯蒂芬的不断探索,少年时期的数字“七”象征着少年斯蒂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青年时期的数字“七”象征着青年斯蒂芬终结过往的一切不美好,开始自己的艺术之路,最终通过文学艺术的力量来实现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数字“七”与斯蒂芬不同时期的经历和想法紧密相关,不同时期的“七”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阮娟.从数字“七”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5):120-122.

[2]詹姆斯·乔伊斯著.李靖民,译.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3]李靖民.文学巨匠个性魅力的展现:解读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J].世界文学评论,2008(5):73-77.

猜你喜欢
探索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