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羊
马云曾在阿里巴巴举行的投资者会议上回应假货问题时表示,假货构成的挑战就是它们的高品质,许多假冒商品比真品品质更好,价格更优惠。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有人认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云此番讲话,一定要明白他在告诉大家,仿冒并不是质量问题,而是知识产权问题(《北京青年报》2016年6月20日)。
问是真货好还是假货好?人们会不假思索,当然是真货好!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复杂的,真东西并非十全十美,假东西也不是一无是处,假有假的“骄傲”。
众所周知,真东西投入多,耗费大,成本高,而假东西最大的优越性在于投入小,耗费少,成本低。比如一个真的博士头衔,“十年寒窗”是远远不够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以至博士,没有20多年的“头悬梁,锥刺股”,是拿不到学位证书的。可假博士不需寒窗苦读,轻而易举就可以搞定:有权的给学校领导说一句“我想再充充电”,有钱的多交点钱,博士学位就到手了,凭此就可以调整工资档次,可以优先晋升。所以在“博士大跃进”中,傻乎乎的真正去读博的是凤毛麟角。不信就请查一查,那满大街的博士(听说屙尿都能碰到博士)到底是“读”来的多还是“要”来的或是“买”来的多?是真博士吃得开还是假博士混得风光?
很多人好面子,喜欢穿名牌、戴名表、开名车,浑身上下珠光宝气,什么世界顶级服装香奈尔、路易·威登,世界顶级珠宝卡地亚、宝嘉丽,世界顶级皮具古孜、普拉达,世界顶级名表百达翡丽、爱彼·伯爵等,应有尽有,让人大开眼界。可不得不说,撑起这个面子的,大多是假货。因为,没有经济实力是买不起真货的,而有实力的又大多不需要这些东西撑面子,所以没钱又死要面子的人就特别需要,假的奢侈品恰好迎合了这一点。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敢想敢干的人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财富积累,成为千万、亿万富翁。纵观他们的致富过程,有靠“真”致富的,也有靠“假”致富的。没有“假”,就没有他们中许多人的今天。
更重要的是,假东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至近年来虽打假不绝却是越打越假,吃的有假的,穿的有假的,用的有假的,干部有假的,党员有假的,新闻有假的,典型有假的,统计数据有假的,伟大成就有假的……甚至连人都有假的,诸如假记者、假官员、假专家等等。即或在一个“真”人身上,也往往既有真的一面,又有假的一面,君不见,“说真话,办实事”屡屡见于新闻媒体和领导干部的讲话之中,但一些人倡导“讲真话”之后,又兴致勃勃地反复咀嚼别人送给自己的谎言,又一如既往地做那些虚情假意之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幻灭之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
谎言重复一百次就成了真理,假货流行开了就成了真货,因其“物美价廉”而让人接受,占据了主导地位,风行天下。哀哉,这是假的荣光,却是真的悲剧!
【王 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