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报道中欧关系框架分析

2016-11-07 21:23王会花
新闻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东欧框架国家

摘要:本文借助媒体框架理论,选取了国际三大主流媒体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在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期间的报道为研究样本,分析他们报道中欧关系的框架策略,探讨媒体框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键字:媒体框架;中欧关系;中国-中东欧国家峰会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会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匈牙利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访问学者,助理研究员,上海200083

2013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聚首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就深化中国一中东欧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会晤结束后,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发表《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投资经贸合作、扩大金融合作等五大领域的合作交流。李克强的罗马尼亚之行是中国总理19年来首次出访罗马尼亚,也是他就任国家总理以来首次到访中东欧国家。正因如此,这次访问政治意义非凡,引起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媒体盛誉本次峰会是“历史性访问”,是一次大力“提升地区合作”的“双赢事件”,“开创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新篇章”,“推动了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媒体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在事件的报道中,媒体报道什么样的信息、如何报道、不同媒体对新闻不同的议题建构,都影响到公众舆论对事件的认识。

框架理论的首创者是美国知名社会学家埃文·戈夫曼,他在《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一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框架理论。戈夫曼认为,框架是指人们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认知的重要凭据,人们藉由框架来理解、分析外在世界层出不穷的事件。戈夫曼的框架理论被引入新闻传播领域,成为新闻报道分析的重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媒体通过特定方式架构新闻事件,影响公众舆论。这种情况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尤为突出。媒体利用框架机制选择、加工、解读并重构社会现实,譬如故意遗漏或者刻意凸显某些信息以引导读者对某一实践的认知和态度。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理论——议程设置理论(Agenda-setting Theory)也认为,媒体的影响力、报道的数量、报道突出的重点、媒体的报道框架等能够影响人们在头脑中对事件图景的构建,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公众议程的重要方式。

媒体框架实质上是从真实的事件中选取部分元素整合在一起,充分突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以映衬某一特定解读的过程。框架通过介绍或者提升某些观点的重要性,引导并鼓励目标受众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觉或者作出决定。

换句话说,媒体框架给予受众的是对于事件的主观解释和认知。但框架的建构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媒体全凭自己的意志做出的决定。这种框架结构的形成往往来源于过去的经验并深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从新闻报道的视角来看,“框架”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虽然客观公正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所一再强调的重要原则,但报道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认知偏见是不可避免的。新闻报道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在不同的报道框架下,对同一事件会有多种解释方法甚至截然不同的解读途径,各种不同的解释途径代表着不同的立场和认知偏见。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影响国际新闻框架构建的因素包括意识形态、民族优越感与国家认同、国家对外政策、国家利益、政府与媒体的相互依赖、新闻职业规范以及记者的信息来源等。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二次峰会期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新闻报道。时间周期设定在李克强总理访问罗马尼亚当天及前后各一天,即2013年11月25日至27日三天。

媒体对象则选取了西方三大国际新闻通讯社: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三大通讯社都以报道迅速及时而著称,日发稿量非常大,是世界各类媒体新闻稿件的重要信息来源。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对峰会多角度、全方位、大数量的报道相比,三大通讯社对于峰会的报道总体数量并不大,但事件本身确实引起了这些新闻机构的特别关注。三天期间,路透社发布了相关新闻报道4篇,美联社2篇,法新社1篇。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时间段内,三大通讯社对于中国防空识别区的报道数量分别是17篇、4篇和5篇。

二、框架分析

下表列出了11月25日-27日期间三大通讯社发布的与中国高度相关的报道的数量及分类。这里只收集了专门主题讨论有关中国问题的报道,报道中提及中国而不作为报道主题的并未计入。(表1)

从表1中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虽然三大通讯社报道各有侧重,但政治类事件的普遍关注度最高。下面来分别看一下三大新闻机构报道所体现出的不同框架。

(一)路透社框架:认同焦虑

路透社在三天内共发布了120篇关于中国的报道稿件,为三大通讯社之最。即使除去其中半数左右是财经新闻,这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充分说明了路透社对中国的关注程度。这些报道普遍简短、及时并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但总体缺乏深度报道。这些特点对财经新闻来讲是很大的优势,而对于社会新闻,尤其是政治新闻来说,则相对欠缺。

中日东海冲突成为关注焦点。在36篇政治类稿件中,有21篇涉及这一主题,占比为58.3%。这些报道体现出以下较为显著的特点:

1.极力渲染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意指中国力量危及世界和平,意图扩大并散播争端。报道语言充满了对中国的担忧和惧怕,中国“拥有海洋野心”,“中国与日本和韩国分别在不同的小岛上有领土争端”,“中国亦在南海兴风作浪,与诸多国家存在领土争端。”“这些争端成为这一地区最大的导火索之一,突显出中国发展军力和美国向亚洲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意义”。半数报道中附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展示中国军事力量的图片,例如中国军舰、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中国海军参加国际阅兵等新闻图片。

2.同其他类型的报道相比较,政治类报道篇幅较长且分析性较强,部分报道是由学者撰写的评论。这些报道较多站在日本、美国和菲律宾等国的立场,引用这些国家强硬派官员的言论批判中国,却较少关注中国官方的观点态度。

3.有些报道中仍然存在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例如,有篇报道将习近平称为“中国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共产党领导人”,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根据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游击战战略建立起来的,传统上多为地面部队”,而“北京现在决定成为一个海洋强国。有赖于1980年代早期的经济复苏,北京大量增加了军费投入。”

路透社的稿件中有5篇涉及峰会主题,分别是《中国总理说希望看到欧元坚挺》、《中国加速修建塞匈铁路线》、《罗马尼亚:12月27日看点》、《中国寻求同欧洲前共产主义国家发展贸易》、《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欢迎中国李总理到访》。前三篇十分简短,仅为简单描述,并未展开评论,后两篇则兼顾评论。

在框架策略的选择上,报道在主题上有意突出峰会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而在内容上则突出中国与欧洲的关系。“中国寻求同欧洲前共产主义国家发展贸易”一文仅从标题来看就是在刻意渲染意识形态,坚持冷战思维,将中东欧国家统统归为“欧洲前共产主义国家”,在东欧与西欧之间划线。但是在正文中,则将16个中东欧国家称作欧盟的中东部成员国,无视16国中还有非欧盟国家。文中80%的篇幅在谈论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关系。这种前后矛盾体现出对欧盟和欧洲一体化的认同上仍然十分纠结。

可以看出,路透社在对中国的不同类型的报道中运用了不同标准,政治类报道与经济类的报道风格大相径庭。受传统的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西方媒体对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报道历来采取不同态度。政治类报道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而经济类报道则遵从实用主义原则,注重实效,关注与欧盟经济关系。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英国首相卡梅隆定于2013年12月2日到4日访华,旨在推动中英经济合作。英国媒体对于中国经济的关注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为卡梅隆此行造势。

(二)美联社框架:牵制+遏制

11月25日-27日,美联社共发布了16篇有关中国的报道,其中政治类报道近半数,为7篇,占比为44%。

其中4篇报道论述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媒体报道主题紧跟事件进程,关注事件相关国家的态度,例如“中国航母开赴南海”、“美国轰炸机飞越中国防空识别区”、“中国声称全程监控在东海挑衅的美国轰炸机”等。一方面,这些报道全都极力渲染东海地区的紧张局势,指出中日有可能爆发冲突的危险,并批评中国的举动“危及地区稳定”。另一方面,却又有意弱化中国防空识别区的效用,强调真正起作用的困难性。当美国轰炸机飞越中国防空识别区,强调“中国并未采取行动,这表明中国在玩的仅是一场外交游戏,意在确立海区归属权而非引起国际事端”,“中国还面临着空对空加油、预警与控制等实际存在的技术难题”。报道引用美国官员的话向美国盟友频频释放信号,企图缓解盟友的压力和焦虑。“美国在这一地区对其盟友有坚如磐石的承诺”,“中国称航母是一个试验平台,但并未说明是否正式使用。长时间的改造是为上海正在建造的中国未来的航空母舰提供试验数据”。有些报道还从个人博客中别有用心地截取一些片断,宣称“仍有一些人批评政府所谓的心理战和国际舆论战”。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美联社善于在同一篇报道中运用多个消息源。报道中常常引用各方言论描述事件进展,尽其所能使报道显得真实可信。例如,在一篇名为《中国意图遏制因滥用职权导致的误判》的报道中,引用了误判的受害者Chen Keyun,法学专家、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教授Tong Zhiwei,辩护律师Li Fangping,香港人权观察组织观察员Maya Wang的言论。这些受访者看起来涵盖不同群体,十分客观真实。但报道中所截取的话语全部是为了支撑一个观点一中国缺乏司法独立。

经济新闻报道共4篇,分别是《中国汽车市场繁荣催生二手车市场》、《中国投资罗马尼亚核能和风能》、《法国部长在中国推动巴黎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中国寻求东欧新市场》。其中两篇涉及李克强访欧。提及中国和欧盟关系,美联社报道中流露出明显的酸葡萄心理。报道并不把中国一中东欧关系看作中国一欧盟关系的一部分,相反,它甚至刻意强调中东欧国家在中欧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中国寻求东欧新市场》一文的开篇第一句是“中国在东欧开展一系列攻势,企图与这个欧盟和俄罗斯争夺影响力的地区加强商业关系”。文中认为,中国和东欧国家“双方皆以经济上的实用主义为上”,指出“除了在会见达赖喇嘛与打击中国移民方面偶有分歧,东欧国家很少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提出批评”,“由于西欧仍未走出经济危机,俄罗斯政府则被认为是恃强凌弱,该地区一些国家有意将商贸关系拓展至远处”。

可以看出,美联社对中国的报道框架策略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烙印和单边主义色彩。他们秉承冷战思维采取敌视中国的态度,与其说关心不如说是害怕中国的快速发展。中欧关系的发展更是引起美国的极度不适,美国近年来想方设法阻挠中欧关系的发展,一方面为了牵制欧盟,一方面则是为了遏制中国。

(三)法新社框架:欧洲一体化

法新社在25日至27日三天内共发布了14篇有关中国的报道。虽然报道总量为三大机构最少,但政治类报道超过半数,为8篇(57.1%),且其中有5篇(35.7%)关注中国东海问题,这两方面的比例在三大通讯社中都是最高的。

对于中国东海问题的报道,没有特色成了最大的特色。总体来看,在不同的报道中,法新社会从不同的角度引用不同的观点并罗列不同的派系态度。但报道语言的选择却带有明显的偏见,这尤其体现在政治类报道中。5篇关涉东海危机的报道分别是:《中国期望缓解岛屿争端》、《美国B-52轰炸机飞越中国防空识别区》、《日中岛屿危机”“日本首相称中国划定防空识别区是‘极度危险的》、《中国媒体:在防空识别区问题上日本厚颜无耻》。Fairhurst&Sarr认为,框架结构包含三个要素:语言、思想和先见。语言帮助我们记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我们能够理解的状态。法新社的报道在标题语言的运用上就可以明显看出对中国的诋毁。仅通过阅读标题,受众就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野蛮且具有进攻性,而美日则是依据国际规则办事。

经济类报道有5篇,其中2篇描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欧盟金融危机。《欧洲股市下跌》一文中指出,人头马君度公布的上半年净利润下滑20个百分点,提醒说在中国白酒销售额降低会严重影响年收益。“市场表现欠佳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市场需求疲软,假日效应没有达到预期。奢侈品品牌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任何变动都十分敏感”,“人头马君度酒消费需求的下降……以及其预测年度利润大幅下滑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放缓且对欧洲市场需求疲软”,法新社引用了CMC市场分析师Toby Morris的言论。报道反映出中欧经济市场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但把欧洲经济不振的主因简单地归咎于中国实属转移国内矛盾,而由此预言中国经济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衰退则是危言耸听。

《罗马尼亚与中国签订核能合作协议》、《中国与东欧16国承诺在欧洲框架内深化合作》、《中国寻求东欧投资机会》3篇文章报道了李克强访欧。与敲打中国经济的各类报道相比,这些文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重点强调了中东欧国家亟需中国的资金。“数以百计的东欧商人将通过展示能源、交通和农业项目的资金缺乏来争夺中国的注意力,或者说是金钱。”虽然意识到欧盟走出危机需要中国的支持,但法新社仍然不忘向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泼冷水,文章中向中东欧国家警告道,“然而,过去的经验证明,对于该地区投资立竿见影的成效应该持谨慎态度”,“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前景不甚明朗”。

虽然欧盟渴望中国资金,但西欧国家一直担心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妨碍欧洲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在欧洲经济风雨飘摇之时。这也暴露出欧盟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增强,在应对危机的方式上,新老成员国之间分歧增多。

三、结论

对国际新闻报道解读、分析和研究,应特别注重分析嵌入内容并隐藏在背后的报道框架。框架理论为我们拨开现象的迷雾,进而了解新闻生产的模式及其背景。对比三大媒体机构的报道框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国家新闻媒体与其政府在国际事件的政策立场上是一致的

“一般而言,在国际事件的政策立场上,国家新闻媒体与其政府是同调的。在这方面,无论是独立媒体还是政府控制的媒体都是一样。”的确,国家利益是影响西方传媒机构国际新闻报道的关键因素,这尤其体现在新闻视角和主题的选择上。新闻的理性与客观性会因意识形态的偏见和认知的局限而大打折扣。

路透社的框架策略透露出身处欧盟围城之内的英国巨大的身份焦虑。一方面,英国历来与欧盟离心离德,尤其是在欧债危机爆发后,为求自保英国接连威胁退出欧盟。而且,作为美国的忠实盟友,英国不愿意看到欧盟一体化进展过快,所以英国会抓住一切机会跟欧盟“对着干”。另一方面,尽管与欧盟之间一直龃龉不断,欧盟身份仍然是英国与欧盟成员国家打交道走出经济低谷的一张牌。另外,从政治角度来讲,若即若离的关系更体现出英国的欧盟价值。所以,在中国与欧盟的关系问题上,路透社的矛盾心态就不难理解了。

美联社的框架策略是牵制+遏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媒体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对世界霸主美国的一大威胁,中国的发展威胁到美国的既得利益。美联社报道中时隐时现的“中国威胁论”便是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美国阻力”的明证。

法新社的报道遵循欧洲一体化的框架,希望强化中欧贸易合作,但也隐约可见充满担忧的分化论调。中国目前是继美国之后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之间相互依存、彼此需要。欧债危机后,欧盟需要中国的资金,中国也承诺帮助欧洲国家。但危机后的欧盟各国为摆脱困境各显神通,出现“再国家化”倾向。此种背景下,法、德等核心国家对于欧盟成员国家与中国拓展合作关系充满担忧,分化论调显示出欧盟内部的不团结与不自信。

(二)媒体框架策略受自身和社会的双重影响

媒体框架策略的选择既受事件自身性质的约束,同时也深受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出,在政治议题的报道上,西方媒体对涉华报道常常或多或少受冷战思维的影响,对中国持有固有的成见,而分析框架的搭建与历史和现实背景都有一定关联。这既是报道中国议题的便利途径,因为攻击中国没有风险,也能够迎合社会主流思想。

按常理来说,经济类报道往往比政治类报道更为客观。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不断加快了融人世界的步伐,经济越来越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因素。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并不时预言,中国的发展必然挑战世界秩序,中国的“威胁”在不断扩大。以此在西方社会营造恐慌中国经济发展的舆论。“媒体放大镜”还会不断放大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利用在国际社会掌控国际传媒组织的优势占领国际舆论的制高点。

(三)媒体信息对国际舆论的形成重要的导向作用

较之国内信息,国际信息离公众的直接认知范围更远,因而媒介信息对国际舆论的形成具有更为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国的发展不仅在国际上引人注目,而且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中国自身的利益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亟待改善。

在中欧关系的发展中,近年来国际舆论质疑中国“分化欧洲”、“对欧洲分而治之”的论调甚嚣尘上。尤其是2012年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以后,此种言论更是不绝于耳。此次为迎接第二次峰会,中国作了不少的外交准备。在峰会的时间选择上,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于2013年11月21刚刚举行完毕。欧洲理事会主席范佩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会晤。会上发表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12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发表题为《中欧将从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中广泛获益》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始终并将继续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洲符合世界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文中提到:“再过几天,我将对欧洲进行年内第二次访问,在布加勒斯特同中东欧16国总理举行会晤,共商合作大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潜力巨大。我期待与上述国家的同事一道,为双方关系发展注入新活力。”峰会结束后的日程安排也有不少欧洲政要。12月2日-5日,英国首相卡梅隆率豪华商界代表团访华。12月5日-9日,法国总理埃罗率5名法国部长和众多企业家代表来访。中国外交的“欧洲旋风”呈现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决心,旨在增强欧洲国家跟中国深入合作的信心。

然而,中国形象的塑造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外交手段,必须大力发挥大众传媒对于国际舆论的影响力。中国必须在国际舆论界占领制高点,才能营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政策环境。

猜你喜欢
中东欧框架国家
框架
中东欧市场
近看中东欧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