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卫娟
本刊专访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
在济南刑警中,张健当之无愧是“命案现场第一人”。
他从基层技术员开始承担重特大案件的侦查和疑难痕迹的检验,担任支队领导10多年来,他一直承担着全市重特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指挥工作。无论在市区还是村庄,每每有大案、要案、命案发生,他总是率领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作为痕检高工,他擅长从现场的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刻画出嫌疑人的特征。2002年“8.16”济空战士被杀案、2003年“4.2”特大杀人抢劫案、2007年“7.9”建设路爆炸案等等济南大案要案,他和他的技术团队,给案件的侦破指明了方向,功勋卓著。
或许是三天两头要跑一次命案现场的缘故,高官、富商、草民们种种毫无尊严的生命逝去,让张健的生命态度愈发达观圆融,其微名“随遇而安”可见一斑。
但在技术和工作上,他却一直有一种“争先创优”的血性。2004年全国技术大练兵的工作中,他带领济南刑警技术人员在模拟现场侦查考核中,荣获全国第一。
微胖界人士张健,在各种极端现场和人性博弈中,修炼得进退有据,外圆内方。
他和他的自行车,一天跑20个现场
1983年,张健从山东省警校毕业,即进入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工作。那时候整个槐荫分局就一辆北京212。作为基层技术员,他出现场就是骑一辆自行车,斜挎照相包,背着静电吸附器,提着现场勘查箱。80年代摆弄相机,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威风”活儿。后来升任技术组长,他开着摩托车出现场,那个拉风的感觉,远胜现在的豪车飚速。
当时区里没有法医,技术员在提取物证、做笔记之外,还得做尸体的初步检查。一个年三十晚上,他和市局的法医,就守着一具尸体开工。照完相、提取完痕迹物证,他帮着固定头部,法医就拿着工具打开了尸体。外边是鞭炮齐鸣,眼前则血肉模糊。有一次在停尸房拍照,突然胶卷卡住。他让同事们都出去,关上灯,自己在黑黑的袋子里摸索着倒胶卷。只想着胶卷可别瞎了,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摸黑和一屋子尸体单独呆在一起。
当时分局只有两个技术员,随时待命,张健25岁以前就没回家睡过觉。遇到做通缉令,一晚上要洗500多张照片,显影、定影、烘干、裁切、晾晒,然后贴通缉令,500张一晚上齐活,根本没空合眼。无论什么时候发生案情,披上衣服就走。爬房上梯钻沟溜洞,贼走什么路线,他要走什么路线,贼怎么走,他要怎么走。最多的时候,他和他的自行车,一天出过12个现场。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中, “先静后动,先外围后中心”等书本上的知识渐渐变成了潜意识。时间既久,火眼金睛炼成:到现场一打眼,自杀、谋杀,还是其他,基本确定。
担任支队领导后,不管是半夜还是凌晨严冬还是酷暑,只要接到报案或嫌犯口供,他立马带领技术人员奔赴作案现场,第一时间固定证据。2007年11月20日凌晨,一夜没合眼的张健率领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往历城区某村庄外的小树林,从一口水井里将被害人尸体打捞出井,不顾尸臭,甄别核对伤痕。受害人家属非常感动,当场跪倒。
其实这样的状态张健早就习惯。90年代末,槐荫区出现了以张峰(化名)为首的犯罪团伙。张峰手下有十几个打手,帮人出头、寻衅滋事、抢夺地盘,在八里桥蔬菜市场、西市场以及金帝利酒店、新世界大酒店等等场所横行无忌。有的饭店刚刚开业,打手们就去吃霸王餐,敲保护费。“道”上有人发生纠纷,常常请张峰去摆平。张峰渐成气候,为害一方。有一次两帮人在夜总会喝酒,引起枪击。槐荫分局领导下决心将这一团伙端掉,组织了人员进行摸排。张健当时分管技术和重案组,被委以重任。连着一个月,他和同事去找受害人、找目击群众做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确认犯罪事实。张峰团伙终被确定了16项犯罪事实,涉及两起枪案。经过分局统一部署,整个团伙无一漏网,最终 7个人被判刑。
在抓捕时,张健带领民警多在凌晨三四点钟去掏窝子。一个嫌疑人住在正觉寺附近,让张健们扑空几次,最后一次是凌晨5点出动才逮到这个习惯了昼夜颠倒的家伙。
审讯时,从小打架斗殴几进宫的张峰牙坚齿利。张健在和他的斗智斗勇中体会到人性的丰富。张峰指使打手动手,自己却安居幕后,在分钱的时候还比较“仗义”,让弟兄们对他死心塌地。他把很多事情推到弟兄们分寸感失误上,常常以“我就是让他们吓唬吓唬,没让他们打成那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但是张健以技术人员的缜密,将前期的侦查工作做得比较到位。警方了解到,张峰虽然在外好勇斗狠,但对耄耋之年的老母亲特别孝敬,对妻子也非常体贴。审讯时警方从亲情上突破,让张峰争取早交代早出来尽孝。对于这样的一方之“霸”,张健一方面在生活上关照他,给他所谓的“颜面”,有烧鸡吃,有“白将军”抽。另一方面,把几条烟往审讯室里一放,制造压力:这些烟抽完,不说就算了。张峰最终交代了自己藏枪的地点和犯罪事实。多少年过去了,张健还唏嘘,张峰尚在狱中时,老母去世。
在这些人性的刚柔淬炼中,张健从技术员到侦察员、到审讯员,他打通了刑警工作的整个链条,从技术员成长为槐荫刑警教导员、政委(主持工作)。
“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
2002年,张健调到济南市刑警支队负责技术大队(济南刑科所前身)工作,后成为支队领导。十余年来,每有命案发生,他总是和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所有济南的大案要案,张健都在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2005年张健开始分管命案工作,2007年即被授予全省机关侦破命案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他被评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种种卓越,须有使命感来支撑。
2003年11月22日,东北人李某在平阴杀人逃窜。临近年底,张健亲自带人到嫌犯的老家齐齐哈尔、到嫌犯的打工地烟台……当地警方很奇怪:一个命案,需要政委亲自带人出发吗?但张健不这么想,他想的是一定要抓住嫌犯,否则3年命案必破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一个案子不破,两个案子不破,队伍的士气就受影响,被震慑的犯罪气焰就会上涨,犯罪率就会上升。在全支队的努力下, 12月29日晚,被警方的追捕逼得无处藏身、冻饿而死的嫌犯在野外阴沟里被发现。济南的6年“命案”必破、最具安全感的城市等荣誉,就是有赖于张健们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极限将嫌疑人逼到末路。
2002年8月16日,济南空军十二师军械库卫兵被杀,所持81-1式全自动步枪被抢走。接到报案后,张健带着技术人员依然在第一时间赶到勘查现场,提取了大量的痕迹物证。他们在现场发现了一根绿色尼龙绳,上面系有距离不等的12个死结,应该是嫌疑人攀爬的工具。从死者头部取出的金属碎片和射击残留物证明枪支应该是自制枪支。
确定嫌疑人后,张健带领民警对嫌疑人家进行了彻底搜查。他到现在还记得领导的交代:要是枪在他家里,你找不到,你想想这个后果。张健毫不含糊:我知道,你放心。只要有,我肯定能找到。从不让工作掉地下的张健在刘某家进行了彻底的搜查,简直是“挖地三尺”。虽然没有找到枪,但他找到了一根背枪带,枪带上还有被害战士留下的笔迹,证实了属于被抢枪支,为认定犯罪提供了关键证据。后来据犯罪分子交代,枪最终在济南八里桥的一个水沟里找到。
2003年4月2日,济南军区发生一起老红军遇害案,胡锦涛等领导非常重视并对该案做了批示。因为案发现场是一栋二层别墅、结构复杂,面积较大,案发前后进入现场的人员比较多,现场破坏较大。张健带领技术人员认真勘查,先后排除了十几名进入现场人员的鞋子,确定了现场遗留的线条交织型灰尘足迹为罪犯所留的正确结论。特别是现场手套痕迹和微量物证提取,为锁定嫌疑人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现场勘查,他们确定了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对案发情况做了3D式现场重建:
嫌疑人是翻墙进入院内,从窗户进入餐厅。他在餐厅和厨房进行翻动,还喝了酒吃了香蕉和橘子。他从餐厅出来经楼梯进入天台,从窗户进入二楼再到一楼进行翻动。在死者卧室,嫌疑人发现了保险柜,引发了杀人撬保险柜的行为。在杀死睡梦中的张俊英夫妇后,他用消防斧把保险柜砍砸而开,将其中军功章、纪念章、首饰等物品盗走。
实际上,在嫌疑人较早翻动过的另一房间大衣柜内就有大量现金,嫌疑人却没有打开衣柜寻找。假如他满足于衣柜内现金,血案可能不会发生。而他大动干戈杀死年迈的张俊英夫妇后所得,其实纪念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张健和技术人员由此判断出嫌疑人的相关情况:其生活档次不高,对中心现场环境不熟,对现场外围有一定了解。后来抓获的嫌疑人果然证实了张健们的推测。嫌疑人曾在此干休所工作,退伍后因生计困难产生了作案企图。在这起案件中,张健带领技术人员白天反复勘查现场寻找物证,晚上综合情况,连续工作几昼夜。4月12日晚,刘宝柱被确定为这起特大杀人抢劫案的犯罪嫌疑人后,严重睡眠不足的张健带着技术人员赶到惠民某村刘宝柱家中,搜出了被盗物品,为确定作案人提供了有力证据。他在这个专案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从勘查到分析,几无纰漏,被山东省公安厅记个人一等功。
2007年7月9日傍晚,济南建设路发生爆炸案,张健依然是带着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现场一片狼藉,电线杆上、附近居民楼上,都有残肢和碎片。当时正是济南最热的季节,张健和技术人员满身是汗,在现场一点一点仔细勘查,地上的一个脚趾甲盖都不放过。因为藉由这些细节可以推断炸药和遥控装置的位置是车内还是车外,确定是否是熟人作案。后来,他们在现场发现的一块遥控装置电池残片解开了最终的谜底。在嫌疑人家中和汽车上他和技术人员一起提取了炸药成分,为该案的破获和起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到这些济南朝野耳熟能详的案件,张健多数几语略过。较其工作中的成就感,他更愿意谈谈诸多命案现场给他的生命启示。
有时候,杀人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比如某小区传达被杀,警方大力气排查,发现是一个收废品的被拒绝进入小区而报复杀人。9.11抢劫出租车案,就为了十几块钱,司机被打死。2002年夏天,杀人犯何东升逃逸。他为了独吞贷款,先后杀害数人,并把尸体用水泥砌在房间里。5年后,张健押他回济的路上,这样一个情商、智商、心理素质极其超群的人表达了做个号长的“奢望”。若没有当时的贪念,何东升自言早就位显禄高。
2013年5月20日章丘炸药厂爆炸,张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组织勘查。法医们每人一个筛子一个马扎,从残渣中筛出人体组织确定死者人数和身份。离爆炸点近的死者,骨头、牙齿等等硬的东西都没有了,只筛出了筋和皮肤组织,以此判定身份。一个念头当即跃上张健心头:做人不能太硬,该硬则硬,该软则软。这已经接近于老子的“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
“可以保证济南刑科工作30年不落伍”
作为一名技术员,张健一直对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保持敏感。年轻时代,他着迷于照相和洗晒技术,连结婚照,都是自己拍摄。在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对于技术的钻研也未放下。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受害者胃容物中的白酒、红酒、啤酒的差别往往能推断出受害者的身份、个性以及与嫌疑人的关系。于是,他指导技术人员进行专题研究,其科研项目《生物检材中的白酒、啤酒、红酒的区分检验研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007年,他撰写的《加强微量物证在基层办案中的应用》一文荣获济南市第九届科技优秀成果奖。
从技术员到分管技术和命案的支队领导,他对济南市整个刑事科技的发展有了更加高远的认识和布局。
从张健到刑警支队负责技术工作至今,十余年来,济南刑事科技飞速发展,从2003年单道的DNA设备到现在的24道测序仪,从2005年的DNA实验室到现在的济南刑科所新楼的建成,张健其人,功不可没。每一台设备多少钱,是哪一个大案后添置的,在哪一个大案中起了关键作用,他如数家珍。
刚到刑警支队,他就遇到了何东升身背几条人命逃跑以及空军哨兵被枪杀等大案,对技术手段的局限感受深刻。2003年,济南军区干休所老红军被杀一案中,通过和公安部的专家接触,他开始意识到微量物证以及DNA破案的巨大威力。尽管当时济南没有DNA的检测设备,但他和技术人员提取的微量物证还是起到了关键作用。案件侦破后,在张健力主下,济南刑警添了第一台DNA设备。之后,他致力于各种设备的更新换代,磨着各级领导从紧张的经费中扣钱置办家当。
2007年,刑科所的专家毕建红通过DNA发现何东升。何东升逃窜5年来,和家里人从无联系,在云南再婚生子并漂白身份。如果不是因其他纠纷被录入DNA库,抓获他遥遥无期。这些年济南的命案、积案的告破,大部分都有赖于DNA的高效、准确。可以说,济南市连续6年命案必破,张健和他领导的济南刑警技术人员功勋显著。
为了济南刑科所新大楼的建设,他从跑征地手续开始,到广州深圳考察,从立项一直忙到搬迁进楼。2013年7月28日搬进新大楼,到了10月份刑科所就拿到了国家实验室的认证,法医、痕检、DNA,化验等等实验室都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到了年底,刑科所就拿到了国家重点鉴定机构的认证。然后,这位老技术员又忙于和殡仪馆合作建立尸检中心,并同时启动警犬基地的筹建,继续完备济南刑警的技术力量格局。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他依然是跨上自行车一天跑12个现场的干劲。
老部下们都懂得他的好强:干就干个最好的。2003年,全国指纹破案会展中,他带领团队取得全省第三名。2004年,全国技术大练兵中,他带领技术人员在模拟现场考核中,全国第一。他们做的卷宗,被兄弟单位悄悄拆开观摩。作为分管技术工作支队领导,他对刑科所技术力量的格局,从专业到年龄,都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此,在支队超编的情况下,他每年都想办法招进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业内评价:“可以保证济南刑科工作30年不落伍。”在这个意义上,他把一个人的好强变成了一支队伍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