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对接为基础促进省际接边地区工业发展

2016-11-04 09:26钟英
北方经贸 2016年8期

钟英

摘要:以湘黔边界大(贵州大龙)新(湖南新晃)经济技术协作产业对接为基础,研究提出基于产业对接,促进省际接边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赘力将新晃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武陵山片区跨省经济协作的“示范区”、怀化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产业对接;省际接边地区;工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8-0091-02

新晃地处湖南最西部,三面楔人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地理上属于西部,却又未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边远省级少数民族贫困县。近年来,因省际政策不对等,新晃已陷入“先发落后”的尴尬局面。将新晃作为“产业对接”示范点,充分依托资源禀赋、园区平台以及产业基础等各项优势,探索省际接边地区工业发展新路径,切实做大做强产业经济,可真正扮靓湖南“西大门”,有力助推省际接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也将成为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的新实践。

一、省际接边地区产业对接的现实条件

(一)产业对接符合现实需要

政策有导向。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通过调整产业布局,推动地区对接、加快产业配套全力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6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提出结合“一路一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引导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并在西部地区建设向西开放产业平台,提出将产业转移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有效衔接。因此,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配套及合作,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要求,将大大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有力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对于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意义。

群众有期盼。新晃属于后发地区,是传统农业县,经济结构经历了转型升级的阵痛,正在爬坡过坎。近年来,周边贵州县市凭借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支撑,产业经济提速发展、城市面貌变化巨大、人居条件全面改善。反观新晃,与贵州接壤却无法享受西部开发政策,曾经的“标兵”变成现在的“追兵”。根本改变落后现状,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为27万新晃人民的共同期盼和梦想。

(二)产业对接具备现实基础

近年来,新晃始终将工业作为第一战略,坚持“工业先行、园区兴工”发展思路,有力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承接产业转移、建立产业配套、开展产业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发展平台不断夯实。2012年,新晃工业集中区成功升级成为省级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为矿产品精深加工、新金属材料、轻工电子科技、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五大产业。2014年园区投入5.4亿元开展园区道路、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等10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成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铺设供水管网19.4公里。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基本实现“四通一平”,项目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新晃、大龙两地合作共建“大新经济技术协作示范园”正积极推进之中。目前两地已组建联合工作组,正在开展政策、规划、基础设施、环保、产业等八个方面合作对接,并已着手联合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省际合作共建“大新经济技术协作示范园”已逐步进入上级决策视野,发展来势十分看好。

二是产业特色十分鲜明。以“一石(重晶石)、一牛(新晃黄牛)、一树(右旋龙脑樟)、一铁(铁合金)”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其中,新晃重晶石和钾长石储量丰富,分别达4.5亿吨、9亿吨,其中重晶石为全国特大优质矿床。以上市公司“红星发展”为代表的一批钡盐深加工企业其产品占国内外市场份额的50%以上;2009年,新晃黄牛肉成功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老蔡、嘉信、小肥牛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入园集群发展。目前新晃黄牛肉系列产品获省级品牌和著名商标13个,获国家品牌和商标4个;2012年新晃龙脑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晃龙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天然冰片提取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多项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以龙脑公司为代表的生物制药向纵深发展,“天然冰片”系列产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年加工能力达200吨,右旋龙脑樟基地种植面积达5万亩;预计2016年,新晃铁合金产业将实现产值10亿元,高碳烙铁、硅锰合金等铁合金产品产能将达到15万吨。

三是骨干企业来势看好。在计划经济时期,机械制造业曾是新晃县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人推进,相关企业先后改制破产,机械制造产业发展曾跌至低谷。近年来,新晃县机械制造行业又发展至一定规模,并呈现欣欣向荣之势。截至目前,已有远大铸造、长江铜业等骨干企业人园发展。同时,新晃县以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为代表的合创新材料、红星化工、龙脑开发、嘉信食品、老蔡食品等企业发展来势看好,以技改转型升级为代表的安圣电池、自强纸业、新中化工等企业市场前景广阔。

二、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困境

(一)融资难,建设资金紧张

近年,新晃县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推广建行“助保贷”等举措着力化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但资金不足依然是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受产业政策制约、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审批程序复杂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因资金不足,生产规模难扩大,产品市场难拓展,技术改造难实施、技术创新难投入,对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了极大制约。

(二)经济总量小,工业发展水平不高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39家企业累计投资额9.75亿元,平均投资强度为3.1亿元/平方公里,低于怀化地区平均水平。2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没有投资过亿元的企业,5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9个,占园区企业总数的23%;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10个,占园区企业总数的25.6%;还没有利税过1 000万元的企业。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少。目前仅有合创新材料、安圣电池、新晃龙脑三家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园区企业总数的7.7%,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405万元,对集中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仅为9.5%。

(三)政策差异大,周边挤压十分突出

发展政策不对等依然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新晃地处湘黔边界,新晃工业集中区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仅一路之隔。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发[2012]2号以及黔委厅字[2012]2号等一系列文件的支撑下,大龙经济开发区凭借财政支持、基础设施、投融资等优惠政策,对新晃县的招商引资和社会事业发展形成强大冲击,造成面临“东挤西压”的严峻态势。

(四)项目审批时限过长

过来,新晃县招商项目从签约至办理土地使用证手续最快需要6个多月,慢的超过一年甚至两年,最终导致很多签约项目未能落地。2013年杜家毫省长调研省际接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指示新晃先行先试,要求凡是贵州大龙经开区和怀化市工业园享有的优惠政策,都可以给新晃工业集中区。目前市委、市政府同意下放21项经济管理权限,26项省级管理权限下放工作正在落实当中。但现阶段,项目审批时限长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改善。

(五)招商引资难度大

新晃县作为湘黔接边地区,承受着周边县市迅猛发展造成的巨大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方面压力较大。招商引资整体质量不高,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少,龙头项目缺乏,产业带动效应不强,加上周边县市借助政策优势,对项目、资金等要素形成了强大的集聚、吸纳能力,导致我县现有优惠政策处于对比劣势,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依然不明显。

三、新晃县工业发展新路径

(一)把握四项标准

一是定位要高。新晃跨省合作共建“大新经济技术协作示范园”已进入省委、省政府决策视野,并成为中央党校研究课题。在定位上必须要高一点,切实将新晃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接边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典范”以及“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示范点”。二是产业要特。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特”制胜,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或产业集群。必须充分发挥右旋龙脑、新晃黄牛的国家地标效益,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与经济效益,全力推动重晶石、右旋龙脑樟、新晃黄牛等特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程,切实将新晃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重晶石加工基地、天然冰片加工基地和西南地区重要的肉牛加工基地。三是规模要大。规模偏小、总量落后是新晃工业的明显劣势,做大规模、做大总量是实现工业经济后发崛起的先决条件。只有通过做大工业,才能谈到做强工业,才能实现从“量”到“质”的蜕变。四是环境要优。工业要发展,招商是关键。要使投资者能招得进、留得住、发展快、做得大,必须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贯穿工业经济发展始终,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一起抓。既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条件,又不断提升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服务环境的竞争“软实力”。

(二)统一思想

一是坚定不移抓工业。结合县情实际,必须坚定不移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入融合,不改弦易辙,坚持一以贯之抓落实。二是矢志不渝推协作。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动“大新经济技术协作示范园”建设,着手抓好规划、产业、征地等方面的协作,实现发展共赢、互惠互利。三是千方百计搞招商。要有“让利”观念。在一定时限推行土地“零地价”,如以2-3年为限,对达到土地投资强度以及税收上缴额度的项目,可将征地、拆迁、报批等手续办完后的建设用地无偿给投资业主。要有“服务”理念。切实打造“无费区”,对企业上缴费用中除上缴省、市部分外,其余费用(除排污费)一律予以免收,由县级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解决。要有“针对性”思维。摒弃“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想法,根据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开展招商引资,切实提升综合配套能力,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三)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加快推进绩效管理,实现灵活多样的绩效工资制度,使人员薪酬与个人贡献挂钩,形成“人人谋工业、人人比奉献、人人有压力”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园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可自主使用和招聘人才,实行择优录用、竞聘上岗。二是创新工作推动机制。工业工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必须坚持“一盘棋”思路,在工业发展建设相关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加强协调制度,形成发展合力,建立既分工明确又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三是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可借鉴BT、BOT等开发建设模式;标准厂房建设可用活“按揭”和“经营性物业贷”两大金融产品;可积极探索“专业化园中园”发展模式,即在工业集中区整体规划范围内划分若干专业特色园区,以特色鲜明的园中园推动大园区发展。

(四)转型升级推动

坚持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生态发展理念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始终,推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一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着眼环境保护、土地集约、资源节约,切实加快污染型、耗能型企业以及小企业的淘汰关停。二是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上下功夫,重点选择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关键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充分做足重晶石、右旋龙脑、新晃黄牛等特色资源文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摆脱资源路径依赖,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变资源型为技术型,变数量型为效益型,促使传统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五)全力破解瓶颈

一是行政审批“瘦身”。推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代表本部门行使相关管理职能,或委托授权。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切实精简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二是金融支持创新。建立健全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快组建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小额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时积极探索动产抵押、建立担保基金等融资模式,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三是帮扶企业到位。推行“一对一”“点对点”联系服务工作机制,建立服务项目、服务产业的考核机制,增强各级各部门服务工业的责任意识,切实帮扶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