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金燕 张谬亮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诸暨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信贷风险的防控提出相关对策。要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信贷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授信业务“三查”制度,继续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打造高素质的信贷队伍。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8-0068-02
一、引言
目前诸暨经济金融处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困难的时期,面临着“四期叠加”的新常态,即“经济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企业处于结构调整的困难期、银行处于新旧模式的转换期、风险处于内外矛盾的集聚期”。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面对经营发展过程中越发频繁凸显的信贷风险,要积极谋划应对,主动适应经济金融发展新常态。
二、诸暨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一)存贷款情况
2015年末,诸暨市商业银行的本外币存款余额1048.15亿元,比年初增加17.49亿元,同比曾长1.70%。本外币贷款余额1094.97亿元,比年初增加70.40亿元,同比增长6.87%(如图1)。从存贷款余额的增长情况看,存款的增长速度缓慢,而贷款的增速始终在6%以上,金融资产流动陛面临不小压力。
(二)其他渠道融资情况
除了传统的贷款业务外,诸暨市商业银行亦通过表外业务、市外融资、直接债务融资、信托租赁等渠道进行融资。2015年,总融资余额347.40亿元,比上年减少29.5亿元,融资规模缩减较大。从不同的融资渠道看,银行表外业务融资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保函业务发展较快;直接债务融资占比逐年递增,2015年末达到27.86%;而以高成本、高回报为特点的信托融资又有所增加,融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不良贷款情况
近年来,诸暨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增加,2015年末不良贷款余额43.69亿元,比年初增加24.85亿元,增幅高达131.90%;不良贷款率3.99%,比年初增加2.15%,增幅117%。上述两指标的“双升”态势,表明资产质量整体下滑明显。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逐年递增,占总额的4/5,尤其是工商银行最为明显,2015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5.09亿元,不良贷款率9.66%;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为3.8亿元,不良贷款率1.93%;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了两家新开行无不良外,有3/4存在着指标上升的情况,尤其浦发和浙商银行的不良增长情况甚为明显(如图2所示)。总体而言,诸暨市商业银行面临的资产质量问题相当严峻,不良贷款处置和化解压力很大。
(四)信贷结构情况
在政府提出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号召下,诸暨市各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呈现向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倾斜。但从整体上看,信贷投放行业和领域还比较集中,尤其在经济下行趋势下,部分行业成为隐藏风险爆发主力。而且,近年来贷款结构也趋于恶化,主要体现为中长期贷款在信贷中所占比重有较大攀升。
(五)抵(质)押品风险情况
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相当一部分是抵(质)押品担保的贷款,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考虑到自身规模和经营风险往往把抵(质)押品作为首选的授信担保方式。由于抵(质)押品价值评估的时间性要求较高,一般会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动,在经济下行趋势下,就可能出现抵(质)押品价值大幅缩水的情况。
三、诸暨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对策
(一)要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监管机制
一是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组织架构。要依据内控和审贷分离原则,建立风险调查、检查、审查、审批和处置等相对明晰、独立的风险管理架构。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信贷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需求、市场变化需要及时补充、调整、修订规章制度,减少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漏洞。如建立权责分明的信贷岗位责任制度,以做到在信贷决策过程中厘清岗位职责,同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做到权责对等、任务明确、奖罚分明,使贷款参与人与决策人的权利和责任限于特定范围内,实现自我约束,且能够互相制约。三是建立起强大的信息科技保障平台。利用科技手段将客户基本信息数据库、金融同业数据库、行业数据库等整合到同一平台,实现共享信贷信息资源,以降低甚至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信贷风险。同时,建立风险控制相关管理系统,做到实时反映经营交易和业务机构的变动情况,然后重点对汇率、信贷、区域、客户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方面进行实时分析、监测、控制、预警和管理。
(二)要加强对信贷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授信业务“三查”制度
商业银行要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确保全面真实地反映客户信息;做好贷中审查审批工作,尤其是要强化新客户准人、强化客户评级对业务准入的硬约束;做好贷后管理工作,确保信贷资金支用、到期资金落实检查和贷后实地检查等落到实处。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要尤其关注重点风险领域的监测与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及时作出应对,清理“死库容”,积极退出长期亏损、丧失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
(三)要继续优化信贷结构
要通过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评估其偿债能力,合理制定客户的综合授信额度、贷款期限等,有效运用信贷组合管理原理分散信贷风险。要做到优增量,调存量,一方面加大对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防御性行业、绿色信贷和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投放,另一方面调整压缩纺织业等“两高一剩”贷款,逐步退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同时,要结合诸暨当地区域经济特色,巩固壮大环保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铜加工及新材料、时尚产业“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抓住“特色小镇”、“一镇一品”培育建设的良好机遇,适度加大信贷投人,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四)要着力打造高素质的信贷队伍
要全面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加强对信贷人员业务知识的专业培训,如金融基本知识、信贷风险管理知识和技巧,以提高其分析、判断和处理信贷风险的能力;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培养其从事信贷业务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要不断优化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结构,注重信贷风险管理队伍的梯队建设,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新老人员在交流中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
(五)要严格抵(质)押品价值准入评估和动态重估,合理核定押品价值
加强押品评估和监管机构准人与退出管理,严防价值高估和监管失效带来的风险。同时,要做好对未办理权证的房地产、在建工程等抵(质)押品的跟踪管理工作,及时落实抵(质)押登记手续,最大程度保障商业银行抵(质)押权人的利益,确保信贷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