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感觉派初期作品所反映的问题

2016-11-04 04:25马乐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川端康成

马乐

摘   要:从作为日本新感觉派领军作家的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的初期作品来看,二者在“私小说”的范畴里发挥自己的语言特色,将自然流露的真挚感情、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新感觉派的表现相结合,使其作品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同时也预示了日本新感觉派昙花一现的必然结局。

关键词:日本新感觉派;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私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9-0078-01

20世纪初,受到西方达达主义等现代派文学影响,日本产生了新感觉派。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派与日本传统的以私小说为中心的自然主义文学和阶级意识强烈的左翼文学两派相对,努力以新感觉、新技巧、新认识来表现文学,给当时的日本文坛带来了一股新气象。作为代表人物的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创办了杂志《文艺时代》,成为新感觉派作品的阵地。

中日两国对横光利一的作品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他转向心理主义后的中后期作品,忽略了其现实生活对小说创作的影响,。而在研究横光利一初期作品中,多见凸显新感觉派色彩的象征、暗示、比喻等表现与构图的分析;如助川幸彦《空虚的构造——<太阳>中形而上的世界》、日置俊次《横光利一试论——<春天乘着马车来>里死亡的象征化》、舘下徹志的《论横光利一<蛾无处不在>》、木村友彦《花园的思想——由反论式的美学进行的“赌博”》,邹洁《试论日本新感觉派的创作特征》等。在川端康成的作品研究中,同样存在关注点集中在中后期作品的问题,如对《雪国》、《睡美人》的研究分析等。但是,从横光登上文坛之作的中篇小说《太阳》和其后的短篇小说“病妻三部曲”(《春天乘着马车来》、《蛾无处不在》、《花园的思想》),及川端文坛处女作中篇小说《伊豆舞女》来看,与其说带有强烈的新感觉派色彩,不如说暗含传统的私小说的印记。特别是横光初期作品(《太阳》及“病妻三部曲”)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横光第一任妻子小岛君子之间的关系;而对川端康成的研究多集中于其中后期的作品,对初期作品尤其是《伊豆舞女》的寥寥研究中,鲜见从其新感觉派角度的分析,割裂了当时川端康成与新感觉派的联系。这些都是可以创新的切入点。

通过研究新感觉派近10年的发展历程,以重要作家的代表性初期作品的文本解读为基础,归纳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积极意义,发现其理论与实践中的矛盾。以新感觉派比喻、象征等语言上的特征为引线,以二者初期作品中的私小说痕迹为主要思路,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

1.新感觉派的产生背景。本课题首先研究20世纪初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对新感觉派产生的推动作用;然后从文学发展过程中审视西方达达主义等现代派文学对日本新感觉派产生的影响。

2.研究的重点为新感觉派作家的重要作品阐释。主要从横光利一的初期作品《太阳》、“病妻三部曲”来探讨鲜明新感觉派的语言特征和潜藏的“私小说”印记,即男女主角的现实生活原型探究;探讨川端康成作为当时新感觉派旗手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处女作《伊豆舞女》荣登文坛的矛盾性。横光利一是日本新感觉派的最重要的作家,其初期作品《头与腹》获得了文坛评论家千叶龟雄肯定,正因如此得名“新感觉派”;而川端康成作为横光利一的挚友,一起创立了新感觉派阵地杂志《文艺时代》,也发表了标新立异的作品,但是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却是鲜见新感觉派特征的《伊豆舞女》。通过这两位新感觉派主要作家和他们的初期作品来理解新感觉派的理论体系和衰退灭亡的必然结局。

3.新感觉派的意义与影响。研究新感觉派对当时日本文坛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日本文学发展的现实意义,并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视点探讨新感觉派对中国文坛的影响,最后总结出新感觉派在日本文学与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作为日本新感觉派领军作家的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的初期作品来看,二者在“私小说”的范畴里发挥自己的语言特色,将自然流露的真挚感情、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新感觉派的表现相结合,使其作品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同时也预示了日本新感觉派昙花一现的必然结局。

参考文献:

[1]井上謙.評伝横光利一[M].桜楓社,1975.

[2]栗坪良樹. 横光利一論[M].永田書房,1990.

[3]保昌正夫.横光利一見聞録[M].勉誠社,1994.

[4]横光利一.定本 横光利一全集(第一巻)[M].河出書房新社,1981.

[5]日本文学研究資料刊行会.横光利一と新感覚派[M].有精堂,1980.

[6]日本近代文学館,小田切進.日本近代文学大事典(第三巻)[M].講談社,1977.

[7]三好行雄等.近代文学評論大系6大正期Ⅲ?昭和期Ⅰ[M],角川書店,1991.

[8]横光利一 疾走するモダン[J].国文学 解釈と教材の研究,1990(10).

[9]特集.横光利一の世界[J].国文学 解釈と鑑賞,2000(06).

[10]鶴田欣也?末期の眼と「伊豆の踊子」[M].日本:川端文学研究会,1999.

[11]久松潜一「日本文学美と川端文学」?講演の覚書[R]?日本:東京女子大学,1970.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参加葬礼的名人
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像个孩童爬上土山
参加葬礼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