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爱
(威海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山东威海264200)
浅析家具色彩设计中的配色方法
徐凤爱
(威海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山东威海264200)
本文从色彩的基础知识入手,结合家具色彩设计的配色原则,探讨了家具色彩设计的配色方法。
家具;色彩设计;色彩搭配;方法
色彩是最赋美感的形式。“万紫千红总是春”,人们正是用色彩来辨别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经过人们长期的实验与研究,人们按照色彩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了关于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相即色彩相貌,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如红色的气球,“红”就是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即指颜色的深浅、明暗的变化;纯度,又称为彩度、鲜艳度。纯度最高的色彩就是原色,随着纯度的降低,色彩就会变的暗、淡。纯度降到最低就是失去色相,变为无彩色,即黑色、白色和灰色。
家具配色的目的不仅要满足空间环境配套,整体风格协调、统一,体现空间场所感,更要达到丰富的光彩效果,表达作者情感,感染观众。
1.功能色原则。色彩属于物体外在形式的一种,“形式追随功能”在这所指的就是色彩设计的功能性。所谓功能色是指进行家具色彩设计时,对颜色的选择和搭配组合需要满足家具的使用功能。如红、橙、黄等暖色,具有激发人的食欲的功能,因此,常用暖色来进行餐厅的家具色彩设计。
2.生理心理色原则。色彩会使人产生一定的身心感应,不同的色彩使人在心理上或生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适当的色彩设计,能让使用者容易融入色彩环境,并产生舒适、轻快、振作的感受;不适当的色彩设计,可能会让使用者抵触色彩环境和色彩氛围,产生萎靡不振、沉闷、厌恶的感受。因此,家具色彩设计时要充分分析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因素,充分体现人、家具、环境的协调关系。
3.整体性原则。“艺术必须通过一个整体向世界说话”。家具艺术的色彩设计的整体性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指一件或一套家具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色彩的综合体;二是指在前一种之上所要考虑的更为广义的家具色彩,多数情况下靠消费者或室内设计者来实现,即(第一层整体意义上的全部)家具的色彩与使用环境等协调的统一体;三是指一个品牌或一个企业的系列家具的色彩关系,属更大范围意义的整体。
4.区域民族色原则。不同地区和民族因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气候条件、文化理念等的不同,对色彩产生不同的喜好与禁忌。可以说,同一色彩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可能会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如黄色被西方的某些民族认为具有邪恶之意,而在古代中国是皇帝的专用色,象征着皇权和高贵。因此,在家具色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色彩的文化内涵,使用色彩的象征意义来产生家具象征性的色彩美。
5.流行色原则。流行色是某个时期人们对某几种色彩产生共同美感的心理反映,即为一种社会心理产物。家具的流行色与人们的心理状况、审美思潮、社会的经济状况、消费市场等因素有关,是某个时期内人们对家具使用的色彩具有共同爱好的、倾向性的色彩。如在1998年以前,家具行业中有“全国一片榉”的说法;在2000年前后,黑胡桃与浅胡桃色系家具风行全国,占据了当时家具市场大半个江山;而在2012年,家具市场开始流行嫩绿、橙黄、粉红、淡蓝色等;又如近年来家具流行的奶油咖啡色、胡桃木等深色系列。
1.家具色彩的明暗、强弱与平衡的关系——秩序感。色彩能给人温度感,如红、橙、黄色有温暖感,称为暖色;蓝、绿色有寒冷感,称为冷色。在家具的色彩搭配上,冷色和淡色比暖色和纯色的面积大时,可以取得较强的平衡,在明度相似的场合更为重要。因此,若红和绿这两种明度上近似的纯色组合,则会因过于强烈而不调和,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缩小一方的面积大小或改变某一方的纯度或明度加以调和。
2.家具色彩的轻重对比与平衡的关系——稳定感。色彩能给人重量感。通常情况下,明度高的色彩使人感到重量轻,明度低的色彩使人感到重量重。明度相同时,纯度高的色彩比纯度低的色彩使人感到重量轻。因此,在家具色彩设计中,把明度高的色彩放在上面、明度低的色彩放在下面,则会显得稳定;反之则具有动感或不安定感。
3.家具色彩面积对比与平衡的关系——层次感。在进行大面积的家具色彩设计时,或与环境(如建筑、墙壁、屏风、其他陈设等)相关的家具进行色彩设计时,除少数的色彩设计要求一种视觉吸引人的远效果外,大多数应该选择明度高,纯度低、色相对比小的配色,以达到明快舒适、和谐安详的视觉效果,保证家具从色彩上给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视觉层次感。
每种色彩都有她的心理意向,没有不好的色彩,只有不好的搭配。家具色彩设计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其色彩的搭配设计上还存在很多值得发掘的地方,人们可以加大对家具色彩设计的研究和利用,以形成对当代家具色彩设计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
[1]刘明彬.家具设计与案例分析[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4.
[2]张萍.家具的色彩及色彩设计的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4.
[3]于海燕.室内色彩情绪浅析-室内色彩的功用与设计[J].科教文汇,2006(07).
TS664
A
1005-5312(2016)29-00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