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兵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和谐医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医疗卫生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面对当前飞速发展的形势,加强舆情监管必须引起我们医疗卫生单位的足够重视。
一是要认清形势,提高对舆情监管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是认清我们医疗卫生单位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事故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增多,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严重性。我们医疗卫生部门又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承担着多发病、常见病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可以说是处在风口浪尖,加强医疗纠纷危机管理、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任务日益繁重。培养一支适合我们医疗卫生行业应急处理、危机管理、舆情应对、媒体公关的高素质队伍,是落实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任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其次认清现阶段媒体的特征。现阶段新闻媒体的特征就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传播。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6亿,互联网因其双向互动性而成为了反映社会舆情的最主要载体,一旦失去有效监测和正确引导,其社会危害性将难以估量。但是由于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技术﹑新工具的层出不穷,给舆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最近几年因网络应对失当而导致舆情事件扩大化、复杂化的案例不断发生,充分反映出了舆情应对工作已经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需要有效地应对。
二是做好本职工作,构筑舆情监管的“防火墙”。我们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有一个高的医疗质量、好的服务态度、和谐的医患关系,尽最大可能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这样,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面对一些负面舆情,我们就可以正面出击,有效攻破。
突出医院的公益性质,提升医院的服务功能。医院的服务功能不全或者很弱,这就从根本上埋下了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隐患。
在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我们要树立医院大安全观,在医院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要有安全可靠的保障。
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坚持“管业务必须管行风”的原则,以加强行风建设为核心,以社会监督为重点坚持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进行服务评价,提升服务满意度,有效地解决了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
还原医学本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医学具有两重性,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文学,是“仁”与“术”的高度统一,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介于此,我们要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为抓手,狠抓医疗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消除医疗隐患,确保医疗安全。另一方面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抓好医院文化落地,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是加强舆情监管,扩大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舆情有正面舆情和负面舆情。我们首先要做好正面舆情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的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医院的良好社会形象。
对医院的负面舆情,医院要有专职机构,专人负责。我们首先应该有积极的态度,欢迎、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积极反映负面舆情,因为这是有效监督、推进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
对于网络上的一些负面舆情要及时解决。如果听之任之,可能会引起更多人关注,或添油加醋地议论,甚至会导致更大问题。
对于一些冒充小报“记者”和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抓住我们的“小辫子”或无中生有,进行牟利活动的,我们坚持有理、有节、机智应对。
实践证明,加强舆情监管,是构建和谐社会,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