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印发了《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对商务发展主要指标定调。规划中对外贸未来5年的期许,让我们看到国家从强调速度到强调质量的转变。
该规划对货物贸易没有设量化指标,只提出“努力实现货物贸易出口增速高于世界贸易增长水平,进口规模扩大”的定性目标;提出服务贸易超过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占对外贸易比重明显提高;特别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提高到27%。
过去5年,我国货物贸易并未达到预定目标,但规模傲视群雄,升至全球首位;服务贸易的表现出人意料,增速超出既定目标(11%)3.5个百分点,未来大有可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外贸新动能不断浮现。“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及供给侧改革等新的市场牵引力,正激发传统贸易焕发新活力,同时带动新的贸易形式释放潜能。
对外贸人来说,这是从未有过的动荡年代。国际形势波谲云诡,需求疲软已持续多年;国内劳动力、原料成本持续上升抵消了低价出口的优势;“提质增效”正将外贸企业卷入产业转型升级这股强大的浪潮中。
特别是随着我国出口产品和品牌影响力的加大,来自国际市场的围追堵截更加肆虐,贸易壁垒一波又一波地现身阻击中国出口。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遇来自1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6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同比上升66.67%。其中,立案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和印度。
尽管时局多艰,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个机会涌现的时代。面对外贸新格局,外贸企业唯有整旧如新或除旧布新,把握国家政策动向,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透析海外市场需求变化,拿出自创品牌的精气神儿,出口优质产品,紧跟市场脚步,锲而不舍。
本期封面报道《重现发现英国》探讨英国“脱欧”之后欧洲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并为外贸企业提示新的贸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