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孩子的健康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孩子生病了,太胖或者太瘦了,个子长不高了,遭受意外伤害了,出现心理问题了,等等,全家都会揪心又操心。多了解一点儿童医疗保健知识,少一点认识误区,可以帮助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时更淡定、更科学理性对待,从而帮助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针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孩子健康的常见问题,本刊特别邀请儿科学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给出相关指导和建议。
8大建议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专家简介
王立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擅长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儿童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儿童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三、周六上午(高级),周五上午(特需)
临床实践中,每当遇见发热、咳嗽的患儿,家长总会有不同的诉求。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尽快好起来,以免反复上医院排队就诊,希望医生用好的药或输液,最好看一次病就好了;有些家长有一点医学常识,认为使用抗生素或输液对孩子健康不利,拒绝使用抗生素或输液;还有些家长,从外地跑来就诊,因当地医生反复给孩子补液治疗并使用了大量抗生素,故觉得当地医院的治疗存在很大的问题,进而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就诊。
其实,发热、咳嗽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是各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表现之一,医生的作用就是在治病过程中权衡利弊,除了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和副作用之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很多方面。
病原体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呼吸道感染有不同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不同情况治疗方法不一。除了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无特效针对性药物,以对症处理(如退热治疗等)为主。对呼吸道细菌感染,可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而支原体感染则主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一般在门诊治疗期间,仅有几种快速诊断病毒的检查,医生主要靠了解病史、体检及血常规检查来进行经验性判断和治疗,这对医生的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
病情轻重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呼吸道感染还有轻重之分,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不同病情的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法完全不同。一般能够口服药物治疗的尽量口服治疗,一些轻度、不发热的肺炎患儿并不一定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但如果患儿持续发热、咳嗽,医生觉得患儿病情在加重,需要用药或输液的,家长不能因为抗生素或输液存在一些副作用而拒绝,毕竟患儿安危是最重要的。
病程不同时期,治疗方法不同
呼吸道感染的不同时期,治疗方法也存在不同。呼吸道感染多从上呼吸道开始,根据不同的病原体种类和机体免疫能力差异,患儿病情发展有不同的方向和结局,有些孩子发热几天、咳嗽几声就好了,还有的孩子持续高热、咳嗽加重而发展成肺炎。其实,呼吸道感染的病情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发热高峰在3~5天,然后体温逐渐下降,1周左右体温大多恢复正常,咳嗽持续1~2周后也会逐渐停止。所以,孩子发热3天之内,咳嗽症状不重,家长可自己在家对症处理,用点感冒药和退热药,观察病情发展;但如果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伴有明显咳嗽及精神不佳、烦躁等,需要到医院就诊。
存在基础疾病,需特别重视
不同年龄、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等因素也需要考虑。如:哮喘未得到有效控制、以往有反复喘息或肺炎的孩子,存在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情况的孩子,小于3个月的孩子及早产儿,抵抗力比较差,呼吸系统发育不健全,呼吸道感染后的病情发展与正常儿童差别较大,需要积极对待和重视。
健康儿童呼吸道感染,无需过多治疗
总之,发热、咳嗽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尽管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病情预后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健康儿童来讲,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控制疾病的发展,而不需要过多的药物治疗。
家长需要学习一些基本医疗知识,以及常见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发展及恢复过程,不要盲目追求一针见效。如果孩子符合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过程,家长就不需要过分紧张。家长如果吃不准,难以判断,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但看病的目的仅是让医生判断病情,而不要一味要求医生用药或者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