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俏
光阴易逝,岁月如梭,不觉间先辈们的长征壮举已历80载,举国上下都在忆昔日征途之艰辛,感先辈奋斗之不易。而此时此刻,饮水思源,遥想故人,黄镇——这位从长征路上走来的艺术家自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我们亦借助黄镇将军的长征经历以及留下的珍贵作品,回到风起云涌的时代,感受无畏无惧的豪情。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文化部原部长黄镇同志1909年出生于素有中国“文都”之称的安徽桐城县东乡(今枞阳县横埠乡),是一位杰出的将军、外交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艺术家,他戎马一生,纵横捭阖,却始终心系家国,热爱故土。而家乡人民也同样深爱着他。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辈,安庆市政府于1993年建成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馆中陈列的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均为黄镇夫人朱霖同志无偿捐赠,特别是各版本《长征画集》,即使历经沧桑,亦难掩华彩。其画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深受观众喜爱。记得2011年我们编辑出版《黄镇纪念画册》时,曾多次奔赴北京,90多岁高龄的朱霖同志一说起黄镇同志在长征途中的故事时,津津乐道,历历在目。 笔者身为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的工作人员,理应将这段传奇岁月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长征长剧长气势
号风号雨号三军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25岁的黄镇,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随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千难万险脚下过,红军不畏远征难。但纵使铮铮铁骨,亦是血肉之躯,酷寒的雪山,泥泞的草地,前有未知的艰险,后有凶残的追兵。因此军心的稳固,斗志的坚持显得尤为重要,长征中的宣传工作贯穿着长征的整个过程。此时,担任军委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的黄镇,深感所学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他自幼酷爱绘画,立志美术教育事业。青年时期到上海先后入美术专科学校和新华艺术大学攻读,在刘海粟和潘天寿等名师指点下,美术造诣日渐成就。毕业后回乡从事艺术教育,因支持进步学生运动而被学校解职,由此,他毅然投笔从戎,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十分重视宣传工作,文化生活非常活跃。毛泽东曾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的工作。”黄镇正是遵循这一精神,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既是红军战士,又是优秀政治工作者和革命宣传员。在红五军团,他兼任“猛进”剧社社长,成功地创作和导演了《优待红军家属》《粉碎敌人的乌龟壳》《英勇上前线》等反映红军战斗生活的话剧、歌舞剧,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和苏区人民的斗志。在话剧《庐山之雪》《杀上庐山》中,他和军团领导同台演出,朱德等中央首长和战士们看得开怀大笑,周恩来抱病前来观看,鼓掌助兴。 1934年1月,为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黄镇用土布和油漆创作了3米多高、10余米长的巨幅油漆画《粉碎敌人的进攻》,作为红五军团的献礼,悬挂于会场中央,烘托了会议的热烈气氛。毛泽东看后称赞说:“这是黄镇画的啊?画得很不错!”代表们也都赞扬画得好。当时,这样的巨幅画还没有第二幅。于是,黄镇不仅会编剧、演戏,而且是革命画家的名声,在红军中广泛传扬开来。
长征中,黄镇高度重视和倾力开展宣传工作,尽情施展艺术才华, 边行军打仗,边做战场宣传鼓动,率领宣传科和剧社的同志们,奔忙在队伍前后,没有固定的行军位置,哪里紧张就到哪里去,常常是部队还没出发,他们便早早赶到前面,用锅灰或石灰制成颜料,用自制的大刷子作笔,沿途刷写标语,搭好宣传棚,等部队经过时,领着大家一起喊口号,数快板,吹拉弹唱一起来,凝聚人心,鼓动大部队行军,使坎坷艰辛的长征路,充满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而自古以来时势造英雄,苦难成就艺术,长征恰好给予了黄镇丰富的创作素材,灵感迸发、文思泉涌的黄镇自然收获颇丰。其先后编导了一系列歌颂红军战士和苏区人民的活报剧及话剧,不仅丰富和活跃了红军的战斗生活,而且鼓舞和激励了革命斗志,成为长征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破草鞋》和《赛克特的梦》(赛克特是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德国军官)。
《破草鞋》是一出独幕讽刺喜剧。说起它的编导经过,还有一个故事。那是1935年春夏之交,中央红军成功地甩开了敌人的围剿堵截,在通往会理的行军路上,发现先头红军沿途丢下了许多破草鞋,有人便说:“敌人追我们啥也捞不到,仅能捡几双破草鞋!”这句风趣的戏言,引发黄镇的灵感,他立即说:“来,咱们就来编个《破草鞋》的戏吧!”大家一听,当即你一句我一句地凑起这出戏的大概轮廓,晚上宿营时黄镇就构思编写出这样的剧情:蒋介石和宋美龄讲了些前方战况后,大骂贵州军阀王家烈无能,要参谋长叫来薛岳和吴奇伟,命令他们率部加紧追赶红军,二人遵命下。稍后,传来阵阵枪炮声,接着薛岳打来电话,报告追剿红军的战果,蒋介石听了大喜。不久薛岳又来电话,说红军施用迂回战术,四渡赤水,闯过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巧渡金沙江。正当蒋介石又急又气之时,薛、吴二人各提几双破草鞋回来禀报:“报告委员长,红军诡计多端,神出鬼没,我们啥都没捞到,只捡了几只破草鞋!”蒋介石呆呆地看着破草鞋,气急败坏地大骂薛、吴无用,宋美龄在一旁唉声叹气,参谋长来回直转,嘴里喊着:“完了,完了!”这出戏剧情生动亦诙亦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热情歌颂了毛泽东的指挥艺术和红军的伟大胜利。由红军猛进剧社在懋功庆祝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联欢会上第一次演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以及万名红军指战员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节目,盛况空前,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增强了对长征必胜的信心。《破草鞋》剧本在军团机关报上刊登后,各部队宣传队纷纷排演,成为长征中最受欢迎的一出保留剧目,在红军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35年秋,陈云同志在其留苏期间撰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说道,此剧“形容蒋介石自江西起追剿红军几省历时半年以上,对红军追剿毫无所获,只在红军之后尾随,(到金沙江边)拾得红军穿烂而抛弃的‘破草鞋而已。当时红军傲慢之精神,亦可见一斑矣。”该文于1936年发表在巴黎《全民月刊》上,当时海外人士都知道这个故事。
佳作名篇,自然影响深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在《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报告中对《破草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经常处在敌人的包围进攻之中,斗争十分残酷,物质条件极坏,文化人太少。然而为了鼓舞士气,教育部队争取群众和瓦解敌军,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当时红军的文艺活动,就采取了适合斗争环境和需要的形式,生长和发展起来……当时红军的各方面军,在文艺方面也出现了很多好的作品……长征中的破草鞋(尖锐讽刺了敌人追击截击的失败)等等,具有很大的鼓动性。”总政治部在1950年代编排话剧《万水千山》和“文革”后编排话剧《北上》时,邓小平同志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看《破草鞋》的情景,特别建议编剧加上这一情节。
锦瑟华年作音律
一曲战歌壮军心
长征途中,黄镇还创作了许多鼓舞士气的歌曲。1935年,红军到达毛尔盖时,遭到马步芳骑兵的突然袭击,造成严重损失,上级领导要求认真总结与敌骑兵作战的经验教训,为此,黄镇与陆定一同志合编了《打骑兵歌》:敌人的骑兵不需怕,沉着勇敢来打它,目标又大又好打,排子枪齐放易射杀。我们瞄准它!我们打垮它!我们消灭它!无敌的红军是我们,打垮了敌人百万兵。努力再学打骑兵,我们百战要百胜。这首歌当时在红军中广为传唱,后收入《二万五千里》文集,注明“定一、黄镇合编于毛尔盖”。同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陆定一、贾拓夫共同创作《中央红军十二月长征歌》,大家都爱唱,深受欢迎。于是,原红二十五军的一些同志提出请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黄镇也给红二十五军写一首长征歌。他欣然同意,详细研究了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经历,很快写出了《红二十五军长征斗争歌》,歌中叙述了从1934年9月长征开始到1935年11月共14个月的斗争历史。当时的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文印科科长,后曾任第二野战军和西南军区组织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委员的陈鹤桥同志,亲自刻印了这首歌的词谱。黄镇同志逝世后,他在悼念文章中说:“这支歌,红二十五军人人都会唱。我和不少老战友至今还经常唱它。今天,每当我们唱起这支歌时,就情不自禁地联想起我军艰苦斗争的历史,回忆起它的作者黄镇同志。”
如今,这些朗朗上口的革命歌曲,与黄镇创作的话剧、歌舞剧和漫画一样,都成为长征艺术史上的杰作,也是千万英勇将士们的真实写照,成为我军宣传工作的珍贵遗产。
笔墨描绘征途景
意气风发画长征
世间艰难脚下踩,千锤百炼铸红军。长征,那是怎样的艰难的行军啊!雪山、草地、急流、险关,上有敌机轮番轰炸,下有敌军围追堵截。前有未知艰险的烽火征尘,后有遗志未竟的牺牲战友。然而,在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在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面前,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志之前,在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革命大志之前,多一点困难算什么!不过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在长征中,黄镇这位红色画家经常即兴作画,随时记录长征的点点滴滴。那一盏林伯渠老人的马灯一直在长征路上照亮红军前进的征程,他画下了这位革命英雄的形象;那一幅川滇边界女孩赤裸身体和老父怅然泪下的悲惨景象触动心弦,他画下了永远忘不掉的事实;那青藏高原深山老林的夜宿以及永远无法忘怀的砭人肌骨的寒冷,战士们深夜温情互励的谈话,他画下了这种气氛;那汹涌湍急的大渡河和无所畏惧的战斗,那13根险峻的铁索和23位勇士身上燃起的烈火使他不能不留下历史的画面;草地宿营的篝火,行军的行列……都会自动走到他的笔下来。当时条件极其艰苦,无好纸可用,即以随手拾到的、大小不一的杂色纸作画,无画笔可使,即以锅底灰尘做墨汁,石灰红土做颜料,有时候找不到纸就画在破门板或石壁上。他走一路,画一路,行程两万五千里,作画不下500幅,还为毛泽东画过两幅,一幅是毛泽东骑着高头白马过湘江的情景,一幅是毛泽东在开会讲话时,随手揪他自制冬衣上窜出来的牛羊毛的情景。
但是战乱年代非常人预料,环境艰苦,保存不易。由于行军打仗,路途艰辛,大部分画稿在征战途中遗失,其中也包括这两幅画,留存下来的只有24幅。当时黄镇背的是一个布书包,雨打即湿,日晒即干,里面的画也随着书包时湿时干,所以画面模糊、纸张折皱、难以保存。看到同行的王幼平同志身上背着一个皮包,他十分向往。时值王幼平奉调外出学习,分别时黄镇说:“你这个皮包送给我吧,好装我的画。”王幼平同志慷慨相赠。就这样,黄镇的画稿才得以保存。遗憾的是,过草地时,黄镇因患病昏迷,这些画作辗转到了肖华手中。肖华一直小心珍藏,但并不知道作者是谁。1938 年,肖华托人将画作交与当时在上海编印宣传抗战的《文献》月刊的阿英(钱杏邨)手中,阿英一见,喜悦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认为这些画对国内外宣传长征有着巨大意义,于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它尽快完整地编印出来。是年10月,画集以《西行漫画》为题编印成集刊印,至于画集的作者,因为阿英听说是由肖华从山东根据地转来上海的,而肖华本人又亲身参加过长征,所以就在画集的初版上误署了“作者肖华”。初版精印2000册,很快销售一空,绝大部分流传在上海和新四军活动的地区,起到了鼓舞士气和民心的效果。此后不久,阿英主持的风雨书屋被查抄,人员遭到了逮捕,画册没能再印。
风云变幻,时过境迁。20年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同志先后在北京的小书摊和北京图书馆发现该画集,遂建议重新出版。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邵宇认为这是重要的历史见证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材料,同意出版。同年12月,借用阿英珍藏的底本,重印了3000册,并请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写序,但是肖华否认了这本画集是他所作,因不知出自谁手,这一版没有署作者姓名。而此画作的真正作者也成为谜团。直到1961年黄镇从印尼回国,邵宇向他提及此画,才证实了真正作者是黄镇。于是,1962年7月人民美术出版社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决定精印这本画集,才正式定名《长征画集》,并首度署名“黄镇”。此后因反响强烈,供不应求,于1977年7月、1982年6月、1986年8月、1987年3月、2006年8月先后再版,1982年还出版了英、法、日等外文版,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并被世界各大图书馆收藏,影响深远,《长征画集》成为了长征这一奇迹仅存的形象史料。它向全世界提供了历史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无敌之师!如今,各版本的《长征画集》都一一展示在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里。
忆昔日峥嵘岁月,笔墨描绘征途景;看今朝国富民强,四海昌平谱华章。《长征画集》是一位红色画家,用他注入了革命激情的画笔记录下来的长征时期惟一的形象史料。2015年,朱霖同志将长征画作的著作权上交党和国家,国家版权局将长征画作的全部著作财产权交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全权负责管理和行使,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一行,将黄镇同志长征画作的著作权捐赠证书送交朱霖老人时,指出:将长征画作的著作权捐赠给国家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和国家的衷心爱戴,黄镇同志的这批画作极具历史价值,是红军长征时期唯一保存至今的形象史料和艺术珍品,是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历史文献,具有极高的革命政治意义。如今,斯人已去,风骨永存。黄镇同志的不朽作品——《长征画集》已和长征一起,载入史册。
而今,当我们秉承先辈未竟遗志,拂去历史的尘埃,打开那段红色的记忆,不禁无限缅怀黄镇同志。他才华横溢,却虚怀若谷;他有笔墨才思,却投笔从戎;他功劳卓著,却始终不忘初心、依靠人民;他在长征中为我们留下的这一条条标语、一幅幅漫画、一首首歌曲、一出出戏剧,至今仍闪射出灿烂的光辉。
但是,我们同样不应忘记和他一起长征的,在这样的人类壮举中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必将永垂不朽,流芳百世,他们的精神亦将指引后人不断前行,纵使历经百代千秋,纵使沧海桑田,仍然熠熠生辉,生命不息,精神不灭。遥想80年前,革命前辈披荆斩棘,克服艰险,80年后,先辈为实现民族解放赢得国家独立的铮铮誓言犹在耳畔,而革命的后来人,早已在新长征路上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