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云 尚
商圈Business District
商圈场景:“集市”+“体验互动”
文/ 云尚
英国伦敦博罗集市
商人聚于市而“集市”,原生商业模式,登堂入室,常驻购物中心。当然,现今“集市”是商圈场景构建要素,“体验互动”重要形式,现代商业重返温情、人文的重要途径。各种或西方或传统的艺术、人文的活动以“集市”的方式不断地被请进购物中心……
市集开始在上海流行,从国外跳蚤市场演变而来,原先多聚兴特色小马路,商户和消费者的流动性很强,商户多跟兴趣、感觉走,以个人为主,二手、原创的产品都有。早期的市集主要集中在上海市中心,规模很小,往往只在周末成市。经媒体助推,好些成为上海人文风景。
商场希望引进一些新鲜的内容,开始利用中庭等室内广场尝试引进或自己承办一些市集。敏锐看到商机的市集运营商开始有了更大的舞台!
这两年,实体商业为和电商争夺客源,在商场现场氛围营造上,动足脑筋,原来主要用来品牌产品路演的中庭之类的,开始走“集市”模式,营造更吸引用户场景。
集市运营模式越来越丰富,主要有:
营运商已经有专门的移动应用端作为线上平台,用于商户管理和作为线上导流工具,消费者在现场参加活动时,会收到应用端分发的商户优惠券等,这类市集更多侧重体验互动,参与的商户有花艺课、插花、现场手绘纹身、多肉DIY、甜品美食摊位等,就目前来看,形式和体验内容相对单一、简单。观察这类营运,好像是“项庄舞剑”可能更多注重线上数据……
这类营运开始从市集演变“集市“因为有些已经成为“固定集市”。这类商户多是兼职的文艺青年、手工艺人,也是所谓的线下C2C。开始的品质和效果不错,但随着进驻商场数量增加,对商户的数量要求增大,优质商户供不应求,品质和特色难以保证。
此类市集商业模式是以赚摊位费为核心,商场收取市集运营方固定的场地费,运营方再收取商户固定的摊位费,一般600元/天,提供一个固定规格的桌子,类似会展的形式。
作者推崇这种模式,认为这种“集市“才是”互动体验“最具黏度的。有个德国人伍德茨托克去年开始在北京等举办一个美食类市集,仿照美国“布鲁克林吃货节”的形式,场地上千平方米,市集里不只有美食,还有乐队表演、艺术展、设计师作品等等。伍德茨托克从去年3月份开始,在春天、夏天和冬天各办了一场,向参与的顾客收取门票。
这类集市应具更大规模,不太适合与常规商场合作,更适合商圈操作,频次不宜过密,盈利模式则更多元化。因为是需要消费者主动购票实现”集市“效应,对集市营运要求很高,而购票行为如果转化,忠实度最佳。
商场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引进集市或者各种体验活动,效果参差不齐,也有一些活动过于艺术,拔得太高了。
譬如尚嘉中心 的“稀捍行动”。尚嘉中心又被称为“靴子楼”、“LV大厦”,它配合公益组织做主题活动,“稀捍行动“是其中之一,即把苗绣、造纸技术等在现场展示,消费者可以报名参加,周末固定时间有体验活动。尚嘉本就是一个很高冷的商场,这种过于原生态、传统艺术的活动很难有效吸引人气。
随着城市中产阶层的崛起,对品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追求提升,反而贴近日常生活的手工艺品更加有市场。以漆器为例,原来主要是给酒店、大企业做大型装置,屏风画,在公共空间陈列。但其实漆器在日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碗、杯子、筷子、扇子等都会用到。
一些手工艺课老师,由商场零租金找他们开店,条件非常优惠。商场为的就是营造互动”场景“,吸引消费者。而这些”老师“能否教课赚钱,则是这些老师们的问题。
现在更多商场互动体验在“亲子互动“上下功夫,有的商圈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亲子互动已经规划为”幼儿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