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重生

2016-11-02 10:50邢小俊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女儿妈妈

吴胜明,是一团时刻在寻找绽放的能量!

又似乎一个巨大的谜!

相对于大多数平稳、平庸的生命,她丰富、跌宕起伏的一生,让所有人都会嘘唏不已……

从大上海千万富姐到阶下囚,身陷囹圄18年,7次减刑,70岁出狱成为郑州市一名厕所清洁工,74岁再创业,重归富有……

人生匆忽,她似乎潜藏能量,从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永不服老。

她是中国年龄最大的打工者,年龄最大的创业者,她心态乐观,78岁时自称“39公岁”,80岁时自称“80后”,82岁时仍在打拼,自称“28芳龄”,83岁口口声声“小女子”……

她的情感聚散无常,两岁时母亲远走台湾,初恋被“棒打鸳鸯”,中年时丈夫无情背叛,女儿绝望自杀,73岁被37岁年轻男人苦苦追求……

现实版吴胜明

从头再来从郑州公厕保洁员到西安街头俏老太——

“叮当当……”公厕门口,随手扔出两枚1毛的硬币,投向门外桌上的铁罐子,老人的心应声揪紧,不由得双臂紧抱,身子微微发颤。她害怕这声音,觉得自己像个乞丐;她又盼望这声音,投向铁罐里的钱,是她当时的谋生之本……

“这不是打扫公厕的那个老太太吗?”

偶然看凤凰卫视,郑州市西陈庄前街商户顾先生有了意外发现:屏幕上,一张熟悉的面孔,老太太衣着光鲜,讲述自己的坎坷经历,开导创业路上迷茫的年轻人——人像,可衣着、神态,与当年判若两人。

是她吗?

“是我。”

2016年2月19日上午,西安市明光路裕华老年公寓,端坐在办公桌前的吴胜明笑着说,今天是她83岁的生日。

因投机倒把等罪名入狱18年的吴胜明七次减刑,终于2003年7月28日走出牢狱,此时的她已经70岁。

她孑然一身,四顾凄惶,古稀之年的她不愿去养老院,在户籍所在地郑州市铭功路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帮忙下,当起了公厕保洁员,每月四百元左右的收入。

失去了千万富姐的优越感,失去了家和亲人,吴胜明知道,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她唯一还没有失去的,是生活的勇气……

从郑州火车站向北,或从二七纪念塔向西,约1公里,有个西陈庄,是郑州闹市里的一处偏僻地。西陈庄前街,是一条窄窄的街道,熙熙攘攘,路两边店铺林立,耳边传来各种叫卖声、火车的轰隆声和二七塔的钟声……街道尽头,有一处不起眼的公厕,一位老人,守在公厕门口,安静地打着毛衣,对周边的嘈杂毫无所动。

一个身影闪到公厕门口,随手扔出两枚1毛的硬币,投向门外桌上的铁罐子,“叮当当……”老人的心应声揪紧,不由得双臂紧抱,身子微微发颤。

她害怕这声音,觉得自己像个乞丐;她又盼望这声音,投向铁罐里的钱,是她当时的谋生之本……

这位老人就是吴胜明,西陈庄前街这个公厕,是她人生最低谷的安放地。那是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时间。

如今,西陈庄前街熙攘依旧,经过扩路改造,她当年打扫的公厕已拆,留给她的小屋落锁已多年。街道西头,循着“西陈庄前街97号”门牌,拐进一排低矮房屋的胡同,有座两层小楼,楼下是公厕,楼上落锁多年的小屋里,存放着她的东西。路边那棵老槐树,依然枝丫遒劲,朝着天空倔强生长……

但是,这里的人还记得爱干净的南方老太太。

人生跌入谷底时,郑州人一声“吴老师”的称呼,让她重拾尊严,温暖至今……她是一个内心真正感恩的人。她说郑州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这里,每天清晨5时,吴胜明起床打扫公厕,活儿又脏又累,她干得一丝不苟。事情做完后,她就开始埋头整理自己一生起伏坎坷的故事,写成20万字的自传。女儿的照片放在案头,有女儿陪伴,她一点也不觉得劳累。

“女儿在天有灵的话,看着你的妈妈。你为我而离开世间,我为你而延续生命。”这是她自传里写在第一页的一段话。

巴顿将军曾说过,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到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一个富婆,变成了扫厕所的阿婆,住的地方也只有5平方米。虽然女儿艳艳早已经死了,但是,她还是每天写信,写好了,放在盒子里。偶尔,小花狗跑了过来,她会把她当成艳艳,对她说“去玩去,妈妈工作呢!”

多么慈祥的一位老母亲,她的眼里含着泪。但她是笑的,女儿活在了她的心里。她拿出在监狱里收到的女儿写的信,好厚好厚,也好重,是女儿含泪写的,每封信上都有泪打湿过的痕迹……她也不是没有考虑到放弃。

她不仅要自己活下去,还要带着女儿留下的光阴,帮她,活下去……

如今,她乐观地过好每一个今天,不断为梦想打拼走出低谷。她受到了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上海卫视等媒体的长期关注,也多次以励志形象亮相荧屏,讲自己的坎坷经历,从千万富姐到一无所有,从不放弃希望,一大把年纪仍在打拼,来激励他人。

办公桌旁的挂历上,有吴胜明的靓照。她的手机里,这类照片存得更多,穿长裙、戴墨镜,摆POSE,80岁了?没人肯信。

“78岁时说我是‘39公岁,80岁我叫自己‘80后,82岁时自称‘28芳龄,如今83岁啦”吴胜明笑语里满是自信。

坐在旁边的是吴胜明77岁的闺蜜杨老太。她说:“吴姐心态一直很年轻,开口闭口自己是‘小女子。”

“我是中国年龄最大的打工者,年龄最大的创业者!”充满活力和时尚的吴胜明说。她目前给朋友帮忙管理这个老年公寓,她只是打工,每月挣工资。

公寓住着一百多个老人,这是西安较早的老年公寓,平均收费是1500元到2100,用她的话说住的全是“平民百姓”。

绽放的生命爱美爱时尚,是她骨子里天生就有的——

她会用亮色的丝巾点缀深色的外套,她戴的珍珠项链与珍珠耳环很协调,她即使每月拿着200元低保,仍然坚持每天摆出三只小杯,冲上几杯雀巢咖啡……

走过人生的低谷和寒冬,她优雅地走进又一个春天!

如今的她,打扮得很俏丽:大红圆顶坤帽,粉色丝巾,长款黑色毛领大衣,牡丹绸缎长袍、紧身打底裤。紫色眼影,桃粉色的口红,闪闪亮的五星水钻耳环。戴着海水蓝大戒指的手,不时摆弄一下新款的三星手机。

起身走动时,咖啡色的小短靴轻轻敲打地面,“哒哒”作响,有种“老上海”的华贵和优雅。

“我爱美,美也是一种正能量!”

在郑州当公厕保洁员时,没钱买护肤品,她就用1元钱的宝宝霜;淘来便宜的眉笔、腮红,化个淡妆;没有香水,就喷花露水。她很清楚,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是“老骗子”、“爱打扮的老太太”。

吴胜明不在乎别人的理解,她会用亮色的丝巾点缀深色的外套,她戴的珍珠项链与珍珠耳环很协调,她即使每月拿着200元低保,仍然坚持每天摆出三只小杯,冲上几杯雀巢咖啡……

如今,条件好了,她每天化妆,还随身带着兰蔻化妆盒,随时补妆,包里还有多个项链、戒指的首饰盒,根据衣服颜色、款式时常变换。

“你扫一下二维码,好,加载成功……”吴胜明热情地邀请我成为她的微信好友。采访中,一有空闲,她就娴熟地划拉着手机玩微信,说自己有几百个微信好友。

装扮讲究的吴胜明,描述起自己的住处,说:很乱。当有生疏人提出能不能去看看?她笑着回绝,“别看了,就给我留点儿面子吧。”

“一位命运多舛身世传奇的女性。”这是2010年《鲁豫有约》节目专访吴胜明的第一句解说词。因为她身上与生俱来的优雅和爱美的气质,在她坎坷的一生的不同阶段,都吸引着男性追求。

出生于浙江富商世家的吴胜明,2岁家庭离异,失去母亲疼爱,12岁被人抢亲逃婚离乡,18岁碰到初恋情人,留下了一段凄美且刻骨铭心的恋情,最后受到叔叔阻碍,有情人未能眷属,上演了电视剧中一样的情节:叔叔为拆散两人,将吴胜明强行开车带走,那一刻,深爱的初恋情人不忍她的离去,在后面追着车跑,车停下后,心上人送她一首表达爱意的诗,“碌碌奔波为人谋,长江一去无回浪,但看西水向西流”,命运将他们在此时分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0年过去了,吴胜明还记得那首诗,30年后,这一对苦情恋人奇迹般地在火车包厢里巧遇,已有家室的吴胜明理智地没有相认苦苦寻觅她的初恋情人,最后留下了一张写有“碌碌奔波为人谋,长江一去无回浪,但看西水向西流”的字条,悄然离去。多情自古伤离别!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2010年凤凰卫视7月7日《鲁豫有约》节目专访时,陈鲁豫说:那现在您的生活当中呢,您现在还是一个人,但我知道因为您很漂亮,有好多人都喜欢您现在是吧。据说您的追求者30岁的也有,80岁的也有是吗?

吴胜明:有一个是,今天还给我打电话了,我觉得是笑话。

陈鲁豫:真的?

吴胜明:给我打电话来了,他就说非常想念我,他说在等我,我说你等我干什么,你做我,你做我的孙子可以,做其他的绝对不可以,我说你妈妈只有五十几岁,娶我七十几岁,我叫她妈,还是她叫我妈,对不对。

陈鲁豫:那其他如果八十多岁的人追您呢?

吴胜明:有五十多岁的,有七十多岁的。

陈鲁豫:那还行。

吴胜明:也有高干,也有教授,也有画家,多了。

情感上,这位近耄耋之年的老太说,还有38岁的男人向她求爱,更不缺50岁以上的人士,我们不想揣测这些人的真正意图和真心,但在吴胜明老人心中,还对18岁遇到的初恋情人恋恋难忘,似乎还在等待好梦重圆的奇迹。

办公室的电饭锅里,煮着银耳红枣枸杞羹,这个富家出身的大小姐说,自己从小就喝这些补品,深谙保养之道。

创实业、做公益、玩微信“80后”仍然在拼

“我为什么要管别人怎么看!我告诉你,生命是一个过程,人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即使我失败了,将来在天堂见到女儿,我也可以说,我努力过。”

如今的吴胜明,很忙。

18年的牢狱之灾,失去的最宝贵的东西不只是时间,还有尊严,吴胜明是个内心高傲的人。她不喜欢别人用同情怜悯的神情看着她。她知道,给她一个舞台,她能演出最精彩的大戏。

创实业、做公益、玩微信的“80后”老太太吴胜明,在人生第二春中,仍在不断为梦想打拼。

她不时接听电话,聊的大都是合作做公益的事儿,不到两天,接连约见了三拨人,还经常出去参加活动。有商家打算和吴胜明合作开展公益活动,约在咖啡厅见面……有的邀请吴胜明又来到朱雀大街一写字楼参加活动。

屋里有“吴妈妈爱心俱乐部”的牌子,还有一家基金会西北地区爱心工作站的标牌。几个人围坐在吴胜明周围,听吴胜明聊着下一步开展公益活动的打算。该爱心工作站主任代女士,和吴胜明结识3年,目前在联合搭建爱心平台。

吴胜明的办公桌上,有一个“最美心灵志愿者吴胜明”的奖杯,是一家公益基金会去年10月给她颁发的。

吴胜明笑着说,2013年12月初,在西安举行的第五届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大型公益盛会,就是由她发起的。

成名之后,她变成了一个情感倾诉中心,因为人们从她身上开始反思自己,每天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信。

这位83岁的老人,也多次以励志形象亮相荧屏,讲自己的坎坷经历,从千万富姐到一无所有,从不放弃希望,一大把年纪仍在打拼,来激励他人。

前不久,她被邀请到上海一家电视台参加节目,给年轻人指点迷津:有个男孩儿大学毕业,父母想让他做公务员,他不愿意,想自己创业,经营放心菜,后来房租一直涨,保不住本,不知道怎么办……吴胜明给对方指了出路,协调关系,让男孩去海南发展。

“我忙得已经停不下来了,这把年纪做公益,是另一种创业。”吴胜明说,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在老年公寓工作,其他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来忙公益。忙碌之余,她还不忘看电视、看书、看报,了解时事,给自己充电。

她的其中一张名片上,印有两家公司的名字。但她告诉记者,一家公司交给别人打理了,一家转租了。在接受电视专访时,吴胜明聊到出狱后再度打拼,据说又有千万资产。她说,最好别再说她有千万资产的事儿。因为,不断有人打电话让她援助,可她其实真的没那么多钱。

走过人生的低谷和寒冬,她优雅地走进又一个春天!但是,公益之路,吴胜明走得并不平坦。

按照吴胜明的计划,将来自己要创办一家养老院,收60位像她一样无儿无女的老人,免费吃住。

而在2013年,吴胜明也往河南新县的陡山河乡跑了五次,如今陡山河乡的养老院已经挂上了“吴妈妈老年公寓”的牌子。吴胜明说:“陡山乡的妇女主任在电视上看到我在媒体上多次表示,为感激河南人民当年收留和帮助,想为河南出点力,她就来西安找到了我。”

吴胜明专程去陡山河乡考察后,就和乡政府签了一个协议,募捐一所养老院。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吴胜明还给陡山河养老院送去了4000块月饼。

“他们好比珍珠,我就做串起珠子的绳子。”不过,吴胜明觉得,单靠一己之力,不可能帮到更多人。“做慈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心的问题。”她说,她遇到很多想做慈善又苦于无门的人,她想把这些人组织起来。

怎么做“绳子”?吴胜明想到了网络。她拿出自己的另一部三星手机,熟练地划出界面,让记者看自己的电子名片。

有一段时间,“吴妈妈的微博”走红网络,让她有了两千多网友,其中包括很多知名企业家。“如果这些企业家和有经济能力的网友都能出点力,就能资助更多的老人了。”

除了管理老年公寓,吴胜明有时也接受邀请去给大学生、企业或培训机构讲课。“他们让我讲什么我就讲什么。”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他们要讲失败,我就讲我的经历,告诉他们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他们要讲成功,我就讲如何能重新取得成功。”

三年前的一个春天,西安当地媒体报道,80岁的吴胜明为还女儿遗愿,由她参与创办的夕阳红老年公寓在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台沟村开业,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专程赶来参加开业典礼。劳模等四类特殊人群可免费入住该公寓,共可容纳120人。

“现在已经关了。”11日,吴胜明不无遗憾地说。

为什么?她说,这家养老院是租朋友的房子,想做好事,顺便吸引爱心人士投些钱,可并没获得资金上资助,就停办了。

“是暂时停办,还是彻底停了?”面对询问,她解释说,主要是天太冷,养老院设备不行,不适合居住,天暖后也可以召集老人小住几日。

2005年9月,骗子张京强的出现颇具戏剧性。对方电话里说得很诚恳:“你有心愿,我的心愿和你一样,我在湖北襄樊有几十亩的葡萄园,但我不懂经营,大姐你不一样,咱俩合作,成功了,咱们的心愿不就实现了。”

吴胜明没想到,这却是从商以来的第一次上当——张京强不仅骗了自己借来的30多万元,更可恶的是,他竟然打着自己的旗号,以投资葡萄园为名,骗走了另外几位朋友的30多万元,共计近70万元。

邻居小乔说,这次打击后,让吴胜明看起来苍老不少,也不像以前那样爱出门了。

“他(张京强)为啥骗我一个无依无靠的老人?”骗子落网让吴胜明感到些许安慰,但她还是有点想不通。

事后吴胜明回忆:“我创业的愿望太迫切了,想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根本没想到像我这样一无所有的老太婆竟有人来骗。”

但是世间还是好人多,吴胜明杨凌葡萄园的项目从运作开始,上海的陈女士投入了50万元,那是她的养老钱;开封的一位先生投了约10万元,同样是倾尽家产。

吴胜明一直不愿向外人解释怎么有那么多的好心人愿意帮助自己。她指着一旁看望她的郑州市民宋女士:“你可以问问她。”

今年2月,宋女士得知吴胜明没钱为葡萄园交租金了,立刻回家与丈夫商量帮助吴胜明。结果,宋女士卖了一些股票,帮吴胜明渡过难关。

2005年5月,“干儿子”杨钻友跟其他“干儿子”一样从电视上认识了吴胜明,这位成都家具店老板激动得根本没法过夜,当晚就给老人打来电话。“震惊、同情,给我的创业带来巨大的鼓舞。”

杨钻友多次飞来郑州看望吴胜明,虽然他不太赞成葡萄园项目,但仍然拿出了3万元。

“我做生意那么多年从没看走眼过,我不会怀疑自己。”吴胜明说,“我的人生既不幸又幸运,这么多好心人的支持,我怎能放弃?我绝对不能倒下去,我得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为帮我的人而努力。”

“为了你的心愿,拿了那么多好心人的钱,没担心过赔了怎么办?”

吴胜明感到有些意外:“没有想过,所以我没法回答你的问题。因为当时觉得一定能赚钱,到现在我仍然坚信自己的眼光,如果是我自己的钱同样会做。”

她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人情债与现实的经济压力,已经迫使她不断地将生意做大。她最新运作的项目,是引资在葡萄园所在的杨凌园区建一个生态园,集旅游、观光、种植为一体,拟打造成当地生态农业开发的一大亮点。

吴胜明还是那个解释:“我做的事有价值,我有这个能力,他们相信我,愿意帮我。”

“我为什么要管别人怎么看!我告诉你,生命是一个过程,人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即使我失败了,将来在天堂见到女儿,我也可以说,我努力过。”

邻居小乔祝福她:“要是葡萄今年夏天能挂果,吴阿姨就熬出来了。”

“到现在,我还没实现女儿的遗愿。”吴胜明叹息。她说,办养老院、孤儿院,需要不少钱,目前她在老年公寓挣的工资,仅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名下两家公司,但效益有限,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开支。要实现女儿的遗愿,也许需要5年,也许更长,她盼着有更多的爱心力量支持。

“女儿的遗愿,她还没有实现。我只和诚心想做好事儿的人合作。”吴胜明对周围人强调说,畅想着在社区开展老人服务项目,改善老人处境,也让志愿者有所回报。

曾经的伤与痛,如今是她开导别人的“良药”——

“我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文革……这些东西在脑中就是一本现成的书!我就是一本书!”

从高高的顶峰跌到万丈谷底,从昔日的阔绰名流到今日的平凡老妇,是爱如至宝的女儿生前的遗愿,让她穿越时空穿越生死,坚持走到了今天……

“我是一位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叛逆女性。”吴胜明总结自己,光彩的妆容背后,她的内心深处,仍有难以言说的痛。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别看我在大家面前打扮得光彩照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也会非常难受……”回想当年东奔西跑打拼挣钱,很少陪丈夫和女儿,如今想来,吴胜明只留一声长叹。

两岁时离她而去的母亲,后来曾想和她相认,吴胜明拒绝了:我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你在哪儿呢?她曾含泪质问。

她也是母亲,对女儿也有无限的愧疚。女儿是她唯一的指望,女儿没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她说,是女儿留下的遗愿,支撑她走到现在。而当年被拆散的初恋,也是她至今难以释怀的心结。她心里一直装着那个人,身边不乏想和她做“老来伴儿”的追求者,她却拒绝接受新的感情。

她的手机铃声,是她很喜欢的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84岁的她,依然想拥有那种幸福和浪漫,希望能有一个人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

当年的痛心和遗憾,如今会成为她和其他人交流时的话题,她会拿自己的教训来奉劝大家:工作和家庭一样重要,男人需要的不是挣钱的机器,而是需要一个妻子。工作再忙,也要把家庭维护好,一定留下足够多的时间多陪陪老公,多陪陪孩子。

“我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文革……这些东西在脑中就是一本现成的书!我就是一本书!”吴胜明经常被企业请去讲课,穿高跟鞋站在舞台上,一站就是四个小时。

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崇拜者、媒体记者,怀着各种诉求,通过各种手段找“吴妈妈”,吴胜明为此倒多了许多“干儿子”“干女儿”。她也给许多迷茫者指点着人生道路。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一位充满能量,不停前行的老人这样告诉青年人:“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不要找现成,寻捷径,靠运气,要瞅准机会,一点点地学,一点点地付出,这样才会有收获。”

吴胜明平时喜欢看报纸学习国家的政策,掌握市场的趋势,看电影电视剧喜欢看战争片,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心里没有梦,没有方向,说战争片让人有斗志,言情片让人丧志。人家国外年轻人也上网,人家大多在做生意,掌握信息,咱的年轻人上网大多在聊天、打游戏。

除过养老院,她的另外一个愿望是办国学班,让年轻人学会做人,成才,成功!

“我站不起来了,不行了呀,要进火葬场了……”这天下午,吴胜明在老年公寓查房时,一位76岁的偏瘫老太太对她诉苦。

“放宽心,像我一样,没心没肺地过吧,别说死呀死的,自己救自己……”她赶忙劝慰,又说起自己丈夫背叛、女儿自杀的遭遇,“你有丈夫,有儿有女,不比我强?”说这些时,她的脸上看不到伤悲。

这家老年公寓里,住着100多位老人,绝大多数都是比吴胜明小的“弟弟、妹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比皆是,挨个问候、开导一番后,吴胜明走出屋子,如释重负一般,说,“每当看到他们,我又觉得自己很富有,我还健康不是?还能为大家忙活不是?”

说罢,她挺拔的身姿健步向前,高跟鞋敲出“嗒嗒”的节奏,留下戴着红色坤帽的优雅背影,仿佛真是一位“80后”……

耄耋重生受聘上市公司终身董事长

“我有三个名字:吴安娜,是老师给起的;吴如英,是家族名字;逃婚后我给自己改名吴胜明,就是相信,今天一定会胜过明天。过好每一个今天,明天也会更好!”

在众多的朝阳产业中,吴胜明最看重的是养老产业。

吴胜明投身养老行业更重要的缘由,则是至今未了的心结——想实现女儿的遗愿。

她至今能清晰地复述遗嘱的内容,脱口而出,特别流畅:……你是一位有本事的妈妈,从监狱出来后,多做善事,比如,办养老院、孤儿院,给无家可归的爷爷奶奶和小孩儿,一个小小的家,如果你爱我,就用对我的爱,去爱他们吧。

在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社会对老年人专业的生活护理、医疗保健、临终关怀等服务需求急剧增大,养老服务社会化为我国养老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挑战、新的发展方向,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裕华老年公寓是西安市最早的老年公寓,在创建初期算是好的老年公寓,但现如今,由于占地面积有限,硬件设施太差无法改变环境,但吴胜明有信心和决心从服务着手,推进标准化管理建设问题,要改进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变过去的不足,使老人在良好的服务中过得开心,在裕华良好的管理中,安度晚年,感到家的温暖亲人的关怀。

虽然理想高远,还得从一件件繁琐的具体事情中入手:一是要解决的是护工难找的难题。适当提高护工的工资和待遇和用工环境,引导护工缓解心理压力,定向培养护工的专业知识从而稳定护工队伍,使他们更好地为老年公寓的老人服务。第二是冬天来临,需做好供暖工作,使老人能够在温暖的环境里度过寒冬。第三是提高伙食质量,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生理特点,改善伙食,特种供应,既要营养搭配,还要讲究科学,软硬适中,以提高老人各种营养的需要,提高免疫能力。

她的中期规划是:实行多层次差别化服务。对新入院的老人,护理员通过与其家人、亲朋的交流收集老人的心理、生理、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后,根据不同老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机构养老属集体生活,个体差异较大,老人自身的身体状况、修养、学识、经济状况各不相同。老年公寓必须详细掌握这些老人的第一手资料,作为服务依据。

“一个老板,2份精力拓展人脉,人脉就是钱脉;2份精力操持自己的公司;6份精力要投入到不停地学习!”她认为当今社会的大小老板是最需要培训和学习的人群。现在的老板们都很迷茫也很忙,都在应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国家的政策、趋势、市场的需求。每个时期国家的风向标都很清楚,但是大多老板都是糊里糊涂。

吴胜明迫切需要重新创业来完成自己的心愿。“20多年前政策刚开放时我都赚过上千万元,现在一样能。”

吴胜明生意上的自信通过一些小事可以看出来:她曾多次自豪地说,“干儿子”杨钻友生意上碰到问题就会给她打电话,而她每次都能给对方指点、帮助。

2014年年末,吴胜明艰难的养老事业碰到一次大的机遇——北京一家养老机构和吴妈妈联手,在陕西成立分公司。她也被聘请为改机构的终身董事长,占股值25%,据说身价过亿。

“我都没有时间去孤独。”对于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感觉,吴胜明说,每天都忙到晚上12点才能睡觉,根本无暇去想自己的事。“女儿的心愿还没有了,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啊!”

吴胜明称,女儿的心愿完成后,她还想办一家幼儿园,因为“朝教夕养同样重要”。

容颜的老去,没有人能够阻止,但是年轻的心态却没有人能够夺走。稚嫩的脸颊和健康的体魄不过是它的皮囊,而决定它内在的则是那份不怕失去、敢于重来的勇气。经历了太多人生风风雨雨的吴胜明,用她年轻的心态和蓬勃的生命力,在告诫我们:人生漫长,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现在时时都有一种使命感。”吴胜明感叹道:“我这83岁的身体里藏着一个28岁的灵魂,我连老去的时间都没有。”

回忆版吴胜明

上篇:跌宕童年

1、逃婚 从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后的小保姆

“一位命运多舛身世传奇的女性”,《鲁豫有约》对吴胜明的专访开头,曾这样描述。

1933年,吴胜明出生在浙江嵊州一个富贵商贾世家,母亲在她两岁时改嫁到台湾,吴胜明由祖母带大,虽然不缺吃不缺穿,但是缺少爱,性格独立又叛逆,很有主见。

祖父祖母把她也当小男孩来养,久而久之,家里的人也把她当“少爷”来伺候。她4岁入私塾,和澳大利亚籍的修女学习礼仪、吃饭、走路,家里另外请了一位秀才教授她们《女儿经》、《四书》、《五经》。

她人生的第一次叛逆发生在9岁,那年,逐渐在私塾里懂得了男女有别的她要还自己一个女儿身,为了穿花裙子、留辫子,她竟然绝食一天。

12岁时,吴胜明被家人做主定了一门亲事,倔强的她不同意。当时,她很少出去玩,经常在自家铺子里,看长辈们忙药铺、米店等生意,经商的“种子”,悄然埋入心中。

第二次叛逆的行为发生在1949年,她16岁,不甘心被命运束缚的吴胜成功的坐上了开往大上海的火车,找机会逃了婚。这一次她第一次主宰了自己的命运,初到上海滩后吴胜明很快就花光了从家里带来的钱,她不得不开始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带着从婆家学来的针线手艺,吴胜明从昔日的大小姐变成了一位海军军嫂家的小保姆,每月8元。

绣花、洗衣、缝缝补补、给小主人喂饭……她得到了这家人的喜欢。但是好景不长,当时有个政策,凡是随军的家属必须回到原籍,这样,刚刚在上海站稳脚跟的她又每月地方可去了。

天下之大,何处是她的家呢?

万般无奈之下,她投奔了远在西安飞机场当军官的叔叔,也正是在这里,她留下了半个多世纪刻骨铭心的隐痛……

2、初恋 被“棒打鸳鸯”

在古城西安,吴胜明18岁那年无意之中遇见了从山东到西安当兵的军人于萍,两人互相喜欢,这是她至今刻骨铭心的初恋。

可是,由于叔叔觉得她远嫁到山东太远了就反对他们在一起,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叔叔的勤务员恰巧是江苏无锡人,叔叔又特别的喜欢这个小伙子,就有意的撮合他们。几个月后叔叔利用职权把于萍调到了北京。从那以后,只要是于萍给吴胜明写的信叔叔都全部拦截了,就这样,这对苦命的鸳鸯从此失去了联系。

几年后,吴胜明对叔叔说自己很想去一次北京看看毛主席,于是叔叔就带着吴胜明来到了北京,到北京后吴胜明马上就给于萍发了封电报,告诉自己来到了北京,可于萍当时正在北京某军区医院要接受取弹片的手术,由于不能知道手术是否成功于萍回电报给吴胜明说希望能见她最后一面。吴胜明不顾叔叔的阻挠终于在医院见到了于萍,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叔叔百般阻挠,请军区禁止他们见面,就这样军区强行把吴胜明从医院驱逐出来。

于萍赶上来后递给了吴胜明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碌碌奔波为人谋,长江一去无回浪,但看河水向西流……”

1982年因工作需要,四处奔波的吴胜明在火车软卧包厢里奇迹般的与于萍相遇了,49岁的吴胜明由于工作辛苦晚上早早地就睡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列车员说要安排一位部队的首长到她的包厢,问她是否同意,当时吴胜明觉得包厢又不是她一个人包下的,没理由不让其他的人来,于是她同意列车员将那个人安排过来后又继续休息了。

第二天醒来时才发现和自己在一个包厢的男人很像自己以前的恋人,双方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毕竟30多年过去了,人的相貌有很多改变,双方就都没敢相认。但于萍却讲起了自己的初恋,他对吴胜明说她很像他的初恋等等,后来他问吴胜明姓什么,吴胜明却把丈夫的姓氏告诉了他,因为她在内心深深知道没有母亲的孩子是多可怜,所以,为了女儿她觉得放弃与于萍相认。

下车的时候丈夫女儿在接吴胜明,因在这个车站停18分钟,于萍也下车买东西,吴胜明借机把当年于萍写给自己的那几句话写了一遍送给于萍,于萍终于知道了吴胜明就是当年的初恋情人。可是火车开走了,他隔着车窗远远望去,吴胜明一家就这样消失在茫茫的人流中,自此以后两人就再没见过。

3、白手起家 打拼成千万富姐

她回忆说,1952年,19岁的她和初恋男友遭遇“棒打鸳鸯散”,她远离伤心地,和叔叔断绝了关系,只身远走。后来独自闯荡上海滩,白手起家,从开小卖部到经营商场、饭店。20岁那年吴胜明开始做起百货生意。

25岁时,吴胜明结识了一个叫张林的生意伙伴,张林对吴胜明很有好感,经过张林的不懈追求吴胜明同意与他交往。张林的家境贫寒,吴家原本不同意这门亲事,但吴胜明性格倔强,和男友一起逃到青海,开了一家小小的电器修理部。

第二年,吴胜明怀孕了,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她满怀喜悦地等着孩子的降临。然而在一次搬重物时,她突然摔倒后流产了。两个月后她再次怀孕,竟然又流产了。医生怀疑她是习惯性流产,可能与高原反应有关。

吴胜明非常喜欢孩子,看着别人家的小孩,她心里痒痒的,于是她同丈夫商量回到平原生活,这样就可以生孩子了。随后他们搬到了河南郑州,但她依然自然流产。夫妇俩先后去看了30多家专业医院,吃了上百种民间偏方,均无济于事。经历了多次流产后,吴胜明年近不惑,但她仍不死心。

再次怀孕,吴胜明忐忑不安地等待命运的裁决。6个月过去了,胎儿竟安然无恙。

1975年11月30日,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个健康漂亮的小女孩呱呱落地。看着这粉嫩嫩的小生命,母亲不禁泪光满面。这是母亲经历了10次流产后,艰难得来的小生命。第一眼看女儿,吴胜明满眼泪水,小小的襁褓里,孩子那黑黑亮亮的小眼珠,那微微张开的小手……那一刻吴胜明发誓,一定要给女儿幸福,要给女儿所有的爱!那是1975年,夫妇俩终于有了自己的女儿张艳,他们亲切地管孩子叫艳子。

生完孩子的吴胜明并不富裕,她开始筹划赚钱。多年漂泊后,夫妇俩回到家乡嵊州。当时,中国经济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迈进。看准了政策前景的吴胜明心潮澎湃,她说服丈夫,倾尽多年的积蓄,又贷款1.5万元,在嵊州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为了表达对女儿深深的爱意,他们给公司取名为:爱艳商贸公司。

吴胜明首先从收音机、尼龙服装做起,生意很快走红。她穿梭于郑州、福建、上海等城市,短短两年公司就积累资金100多万元。吴胜明忙得焦头烂额,但不管走到哪里,她都要带着宝贝女儿。艳子乖巧懂事、聪明伶俐,从小就心疼妈妈,这更激起了吴胜明的生活热情。有一次艳子不小心弄破了手,看妈妈正在午睡,便自己按着伤口,小手上都是血,吴胜明醒来时,吓傻了,拉着女儿往医院跑,边跑边问女儿为什么不叫醒妈妈,艳子回答:“妈妈太累了,我想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吴胜明把女儿紧紧抱在怀里……

2000块钱创业,1984年,吴胜明已积累了高达千万元的资产。在浙江绍兴、河南郑州、四川南充,吴胜明都开有自己的公司,业务往来遍及大江南北诸多省市。

吴胜明为自己买了进口高级轿车,购置了几套豪华住宅。在上海、成都等大都市,吴胜明出入高级宾馆,交结各界名流,一掷千金,极尽奢华。

20世纪80年代,“万元户”已经是“先富起来的人”,2000多万元对很多人都是“天文数字”。生活中,她一掷千金,相当奢华。吴胜明还记得女儿在郑州过10岁生日时的盛况,“几乎全校老师和同学都来了,最后摆了四五十桌。”当天,请客连同给贫困的同学每人发20元红包,花费近20万元。

“在上海,那时好多人都叫我‘大姐大。”至今说起,吴胜明仍有出人头地的自豪感。

下篇:中年涅槃

4、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

一个女子,白手起家,如何挣得数千万资产?

“有钱能使鬼推磨,疏通关系要花钱,再赚更多的钱,能赚的钱一定要赚。”那时,吴胜明相信金钱是万能的。吴胜明说,可能和经商的遗传基因有关,当时的她认为挣钱靠智慧也耍“手段”。

她的老家嵊州,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领带之乡”。有2000多年历史的嵊州,商业传统绵长,并在清代中后期鼎盛一时。从小耳濡目染,跟长辈学做生意的吴胜明,学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意经:祖父心善,诚信经营,时常做好事施舍穷人;父亲刁滑,比如卖米时,加粉,喷水,只为多赚钱。

改革开放之后,吴胜明紧跟“潮流”,逐渐做起了“倒爷”。她到广东等地大量购进收音机、布匹等紧俏商品,再倒到西宁、西安、郑州等地销售,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当时,老百姓多穿棉布,穿尼龙布是时髦。很多商人倒布赚钱,她是其中之一。“批发布料,论斤卖,别人都抢着挑重的,我不抢,等着要他们挑剩下的。”“大方”背后,是吴胜明心里有数的精明——她发现重袋子里多是碎布,轻的是大块布。老板看她不抢不挑,货底儿全要,夸她人好,主动再给她优惠。低价买来布后,吴胜明再找人深加工,做罢上衣、裤子,再用布头做小孩衣服、拼单子,卖好价钱。

吴胜明的业务涉及建材、轻纺、机械、家电、化工等诸多行业。因为当时的商品供给能力远远低于需求,谁能组织来货物,特别是紧俏货物,谁就能获得利润。

为了平抑物价,平衡供需矛盾,国家对部分紧缺物资仍然实行计划调拨的政策。吴胜明将目光转到了计划调拨物资上。1985年夏天,吴胜明通过疏通关系,拿到了进口48辆高级轿车的计划。按照政策,吴胜明无权经营汽车。仅此一桩买卖,她获利百余万元。

同一时期,吴胜明在福建省组织到了价值520万元的高档布料。她将这批布料销往上海的服装生产厂家,并获得用该批布料生产服装的销售垄断权。而这批布料的来源却是台湾,是国家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允许福建省与台湾进行的某些指定商品的交易。

相信金钱万能的人,为了金钱而在一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很可能走向万丈深渊。不顾一切忙赚钱的吴胜明,很快尝到了苦果——赚到的钱,变成了冰冷的手铐,她失去了自由,还有家和孩子。

上海市警方发现了她投机倒把、诈骗行为的证据。52岁的吴胜明被抓,吴胜明此时已万念俱灰,但她唯一担心的是宝贝女儿会因为她的事,身心受到伤害。于是,她苦苦央求办案人员和丈夫张林,别把被捕入狱的事告诉孩子。

1986年11月1日,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走私罪、合同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吴胜明死刑。后经上诉,一年后,高院将她改判无期徒刑。

5、母女相隔铁窗 书信传递相思泪

入狱一年多的时间里,张林按妻子的交代,一直对艳子封锁消息。他告诉孩子:“你妈在做一笔大生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来。”艳子起初深信不疑,后来终于从邻居嘴里听到一些风声,她缠着爸爸追问实情。

张林不说,女儿将刀片架在自己手腕上,威胁道:“再不告诉我妈妈的真实情况,我就自杀!”张林迫于无奈,告诉了孩子真相。艳子哭干了眼泪,追问爸爸:“监狱冷不冷,妈妈冷不冷?妈妈在那儿能吃饱吗?”

1987年底的一天,张林带着女儿来到上海提蓝桥监狱。天降大雪,没有带足衣服的艳子冻得瑟瑟发抖。在监狱大墙外,娇弱的艳子站在纷飞的雪花中哭喊着妈妈的名字,在狱警帮助下,一家人破例相见了。

隔着一层冷冰冰的铁网,见到艳子,见到丈夫,吴胜明浑身颤抖。艳子把手指从网眼穿过,放在妈妈的嘴里,吴胜明也艰难地把手指伸进网眼,交给孩子……“孩子,妈妈做错了事,恨妈妈吗?”艳子拼命地摇头。

“告诉我,什么时候您才能走出这铁网!”女儿的这句话击得吴胜明泪流满面,她垂下眼睑无言以对。狱警善意地为她解了围:“你妈妈5年之后就能出去。”艳子呆呆地说:“妈妈,我等你5年,每周给您写信,你要是闷得慌,就看我的信。”

10天后,吴胜明收到了女儿的第一封来信——

“妈妈,我多么怀念咱们住在三间平房里的那些日子。经过这场变化,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妈妈,上天让我们经受苦难才能得到幸福,我会做到的,我保证好好学习,您也尽最大的努力改造自己,好吗?我用眼泪给你加油……”信纸顷刻湿透了。

女儿的话句句敲击着吴胜明的心。此后,读女儿的来信成了吴胜明最快乐的事情,她不再颓废,当别人打扑克、下棋、闲聊的时候,她在看报写文章。每月评比劳动成绩,她都是名列前茅。

1988年底,吴胜明被评为劳动改造积极分子,得到入狱后的第一张奖状。她欣慰地写信告诉女儿:“女儿,我把奖状和你的信放在了一起,妈妈要感谢你,妈妈的进步和你的信是密不可分的啊……”

女儿很快寄来一张自制的贺卡,女儿称,妈妈的奖状让她快活了三个月。但几次来信,她对爸爸却只字未提,原来,此时张林提出了离婚。

张林的离开,其实是早已埋下了种子的。吴胜明风光无限的时候,张林已隐隐感到自卑;吴胜明为攫取金钱而疯狂的时候,不经意间已冷落了张林。那时张林就已经与家中的小保姆有了不正当的关系,可由于吴胜明一心想让女儿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对此事就从未提起过,而张林在吴胜明入狱后就带着小保姆去了安徽,对于张林的离开,吴胜明早有预感并予以充分的理解。办完离婚手续后,张林再婚,而艳子被寄养在伯父家,那是江苏张家港一个叫杨舍的小镇。

善解人意的女儿写信劝妈妈不要太难过:“妈妈,不管怎么样,在这世上还有爱您的女儿,女儿永远不会变,为了我,您要保重身体,好好活着,好好改造。”此后,母女俩一直通过书信传递相思。

1990年底,看着人们欢欢喜喜地忙着过新年,艳子默默落泪。她问伯父上海离张家港有多远。伯父因为手头不宽裕,拒绝带艳子探监。艳子哭了一场后,决定自己攒钱,然后去看望妈妈。寒假里,艳子以补课为借口,天天外出糊纸盒。看到一天天多起来的钱,她觉得和妈妈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后来伯父知道了这事,被感动了,向亲戚借了500元,于1991年1月17日带着艳子去探监。吴胜明知道了艳子偷偷挣钱的事,一把将艳子紧紧搂在胸前。

由于表现异常出色,1993年,吴胜明受到减刑嘉奖,刑期变为18年。她多想把喜讯告诉艳子,可漫长的18年对女儿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她犹豫了。有一年元旦,监狱举办联欢活动,监狱领导特地邀请艳子与母亲同台演出,这是艳子最幸福的一个节日,她拉着妈妈的手跳了一个舞,然后就静静偎在妈妈怀中……联欢会结束时,她撕心裂肺地号啕大哭,不愿意离开。艳子泪眼婆娑地问:“我已等了5年,妈妈的刑期到底是多少……”“再等5年吧孩子,这次不是骗你了!”吴胜明悲哀无奈地欺骗女儿说。

艳子开始了又一个5年等待。从那时到1997年,她一共给妈妈写了170封信。

6、女儿死去

吴胜明也在女儿的鼓励下不断进步。1997年9月,吴胜明再次减刑,欣喜之余,她决定将实情告诉女儿。

命运的无情是那样的无法预料。1997年11月30日,因为收到了妈妈的一封喜报,艳子十分高兴,约了几个朋友在伯父家里跳迪斯科,身为农民的伯父勃然大怒,认为有伤风化。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啊,艳子极力辩解。

伯父说:“这是我的家,你不准跳!”艳子被伤了自尊,她哭着说:“等我妈妈回来,她会告诉你这不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恼怒的伯父脱口而出:“实话对你说,你妈妈是无期徒刑,永远不会回来的……”

艳子惊呆了。从富豪之家的掌上明珠,到寄人篱下的孤独少女,她脆弱的心理崩溃了。

当晚,艳子给爸爸打电话,说要到他那里去住,张林没有同意,她说想搬出去租房住,张林认为不安全,更不同意。失望至极的艳子做了一件傻事,就这样在她16岁生日那天的下午趁着身边没人,吞下半瓶农药。服药前,艳子给一位要好的同学打电话,央求她定时替自己给狱中的母亲写信,谎称自己遭遇了车祸,右臂受损伤,不能执笔,信由他人代笔。

吴胜明确知女儿的死是在两年后。那天,监狱派出两位领导找她谈话。他们认为,继续隐瞒真相对吴胜明将是更加残酷的事。

得知女儿自杀身亡,吴胜明数次昏倒,她只有一个念头:追赶女儿的脚步。当时在监狱的吴胜明做女工改造,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地将一枚刀片藏在了自己的衣服里,到了晚上准备自杀的吴胜明却被狱警叫去谈话,狱警耐心地给她做思想工作:“你一定要扛过去,尽快健康地走出监狱,哪怕到女儿的坟上看一看,哪怕讲一讲你的忏悔,也算是对她生命的交代……”

狱警还拿出了艳子的遗书———

“妈妈,我错了,真的对不起您。若想我的话,就读以前的那些信吧,女儿在九泉之下保佑您。我知道您会痛不欲生,我请求您别走我的路,我已无法挽回了。在我眼中,您是有本事的,假如您有一天能出来,万万不要再想着赚什么钱,尽量去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吧。您可以收留那些寄人篱下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或老人,假如您不答应,我是不会瞑目的……”

字字泣血。吴胜明悲哀地闭上眼睛,她想了很久,决定为心爱的女儿延续生命。

7、与女儿的情债

提起女儿艳子,她立刻变得凄惘:“女儿给我的爱真的很多很多,我给她的却很少很少……”

“她今年……41岁了……”老人说。

女儿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二十多年了。但在母亲的心里,女儿似乎从未离去。

曾经,从女儿来到世间那一刻起,吴胜明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女儿幸福,要把世间所有的爱都给女儿。

在狱中,艳子经常给妈妈的信,在慰藉她那颗愧疚的心。艳子把对妈妈的爱都渗进了信里。她鼓励妈妈好好改造,争取提前出狱:妈妈,在我的心中,您一直都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虽然有时候我也会受到挫折,我也曾怨过、恨过,可过后一想,我觉得我不应该怨,也不应该恨。这不过是命运对我的考验。如果我现在就怨、就恨,那以后我又该怎么办……不管您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在我心中,您一直都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我最爱的母亲。

每每看到女儿的来信,吴胜明总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母爱缠绕在心头。伴着这强烈母爱的,还有深刻的反省。她把入狱后得的第一张奖状和女儿的信叠在一起。她在信中告诉女儿:女儿,妈要感谢你,妈的进步与你的信是分不开的。

在吴胜明的丈夫提出离婚时。懂事的艳子在极力阻止未果的情况下,依然给母亲写信劝她不要难过:妈妈,不管怎样,在这个世上还有爱您的女儿。女儿永远不会变。您要好好保重身体,好好改造。

狱中的吴胜明知道,善良的女儿心中一定隐藏着巨大的哀痛。可艳子却给母亲来信说:妈妈,我相信失去的一切,只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肯定还能挣回来。我也相信妈妈回家后,我会有一个幸福无比的家。我现在的情绪也不再低落了,因为我知道,妈妈对我的爱是多么深沉,我是幸福的。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向往。

母女俩书信往来,憧憬着未来美好的团聚。女儿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支撑着吴胜明。从这近百封来信中,她想象着女儿的生活,感受着女儿的成长,同时也促使自己努力改造。鉴于她良好的表现,狱方把她的无期徒刑减到了有期徒刑18年。激动的吴胜明盼着艳子再来探监时亲口告诉她这个喜讯。

但是,吴胜明和女儿却没能等到这一天。

得知女儿自杀身亡,吴胜明数次昏倒。她只有一个念头:追赶女儿的脚步。监狱的队长时刻陪在她身旁:“你一定要扛过去,尽快地、健康地走出监狱。哪怕到女儿的坟上看一看,哪怕讲一讲你的忏悔,也算是对她生命的交代……”

吴胜明更加积极地接受改造。她连续出任服刑人员小组组长。从2000年起,她连续担任监狱民主管理员。她编导的小品取材于监狱女囚的真实故事,在多次比赛中获奖,还被邀请在社会上演出。到2003年,她一共获得7次减刑。

那些年,吴胜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受到表扬、奖励或者被宣布减刑的时候,她总要写一篇怀念女儿的文章夹在女儿的那些信里。

生命中一段匆匆的母女缘/只留下岁月无法消退的悲哀/这一生无论是梦是醒/心里只有你的一笑一颦……千百次在心里狂呼/是谁扼杀了你年轻的生命?/回答只有一个:是我/一个深爱你却不知如何爱你的母亲……/假如有来生,让我们来生再续母女缘……

这是72岁的吴胜明写给女儿的诗。

“女儿在天有灵的话,看着你的妈妈。你为我而离开世间,我为你而延续生命。”字字泣血。吴胜明悲痛地闭上眼睛。她必须为心爱的女儿延续生命。

母女俩高墙内外的思念,幼小女儿苦苦期待的5年,近百封感人的信件,女儿放弃生命时的最后嘱托,70岁母亲重返社会后的惊人选择……跌宕起伏的人生,催人泪下的母女真情,让我们慨叹:有一种爱永远不能淡去,有一种映像永远清晰。

吴胜明迈入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开始了积极而昂扬的新生。吴胜明怀念女儿的文章累计达6万字,多数被监狱内部刊物《新荷》、《劳改报》、《大墙内外》等发表,感染和改变了众多服刑犯人。

此后,吴胜明还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长达6万字的小说《囚路》。《囚路》在监狱自办的小报上发表。上海剧作家黄允偶然看到《囚路》后,大为感慨,以《囚路》为蓝本改编制作了8集电视剧《罪犯与女儿》。《罪犯与女儿》在监狱举行首播仪式,观看该剧的管教和服刑人员哭成一片。电视剧在社会上播出后,反响强烈。成千上万的观众被剧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8、从千万富翁到厕所清洁工

2003年的夏,中原大地,阳光明媚。

在狱中,她一次次努力争取减刑,7次减刑,最终服刑18年。7月28日,70岁的吴胜明终于走出高墙。那一刻,她老泪纵横。从千万富姐到阶下囚,那18年,是怎么过来的?很多人问过吴胜明同样的问题,她却不愿再多说。

吴胜明被安排回了户籍所在地郑州市。铭功路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为她联系了一份打扫公厕的工作,每月工资400元。社区为她安排了一间18平方米的小屋。

18年牢狱生活结束,当年的“大姐大”,守在郑州一条偏僻街道的公厕门口,搁一个小铁桶收钱,听着如厕人施舍般把硬币扔进小铁桶的声音,“响一次,我心里‘咯噔一下。那时候我就这样,不敢看人,低头打毛衣……”至今,回想那种声音,吴胜明仍觉得心里发颤。过去经商时,吴胜明在几个城市置办了住房,曾拥有4辆轿车、4个专职司机、3个家庭保姆……如今住在厕所一隅,一条咸鱼,半碗米饭,她很知足。

“艳子,妈妈今后为你还愿……”从这里起步,吴胜明开始完成女儿的心愿。

每天早晨5点,吴胜明起床打扫公厕。活儿又脏又累,她干得一丝不苟。事情做完后,她就开始整理自己一生起伏坎坷的故事。女儿的照片就放在案头。有女儿陪伴,她一点也不觉得劳累。

“他们都叫我吴老师。”刚从监狱出来的吴胜明,对这种称呼倍感温暖。她说,感受到了人格上的尊重。

那是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时间。

“郑州人对我有恩。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吴胜明说,“感谢在我无家可归的时候收留了我。”

她至今记得,铭功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对她的好:帮忙安置工作、找房子、申请低保等,能想到的都想到了。那时正值夏天,见屋里没空调,邵书平还专门买了台电扇送来,临走交代:吴老师,有啥困难就找我。

最困顿时的温暖援助,让吴胜明感激至今。

“女儿在天有灵的话,看着你的妈妈。你为我而离开世间,我为你而延续生命。”这是她写在自传第一页的一段话。

2004年初,吴胜明被街道评为优秀清洁员。

2004年10月16日,由朋友牵线,上海一位商人来到郑州,希望通过投入资金与吴胜明合作完成艳子的心愿,来帮助一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过上幸福生活。

2005年3月,吴胜明在劳动间隙写下了20万字自传小说。郑州电视台对此进行报道后,立刻引来如潮反响,小小的厕所变得门庭若市。吴胜明与女儿的动人故事,打湿了人们的眼睛,许多人愿意做她的女儿,陪72岁的老人过晚年。

“吴胜明?我记得,她现在有事儿还会给我打电话。”原铭功路街道办事处人民武装部部长、现为二七区交通局副局长的邵书平,对这位老人也印象深刻。邵书平回忆说,吴胜明从2006年开始在各地奔波,之后离开郑州。“东西在,可人好几年没回来过了。”西彩社区主任孙小仙,还和吴胜明保持联系,“三无”老人吴胜明,是她关注的对象。她只知道对方在西安,听说过得还不错。

如今,西陈庄知道吴胜明的很少,“想起来了,之前在这儿打扫公厕,是南方来的老太太。人随和,爱干净。”环卫工贾世清叫不出老人的名字,却对她记得清楚。

时隔多年,如今一身俏打扮、担任老年公寓院长的吴胜明,追忆那段打扫公厕的经历,说,人生中那段最落魄的日子,内心饱受煎熬——

谈及将来的打算,吴胜明说,活一天就要活出个样子,不为别的,就为了女儿。她说假如有可能,她还会做些生意,目的就是了却女儿生前的遗愿,建一个养老院,尽自己所能,让那些孤寡老人老有所养。

吴胜明说,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觉得女儿还活着。虽然她看不到,但她能感觉得到。说到动情处,她索性大声吟诵起自己给女儿写的一首诗:

就这么静静地去了,在一个烟雨凄迷的午后,如一朵娇嫩的玫瑰,在最艳丽的时节告别了花季。那天该是你来接见的日子,你却超然地去了,去寻找理想中的净土,把绝望和悲哀统统留给了我,将我的心碾成碎片,再也无法拼凑。千百次在心里狂呼,是谁扼杀了你年轻的生命?回答只有一个:是我,一个深爱你却不知如何爱你的母亲……本来,你可以有个温暖的家,有一对疼你爱你的双亲,可以和其他女孩儿一样有梦,有一个玫瑰般的人生,可是你什么也没有,只有倔强以及无奈……假如有来生,让我们来生再续母女缘……

这一切,对吴胜明,都是一种于内于外的涅槃!

2016年2月19日,亦是农历猴年的正月十二,古城西安,虽然阳光还不硬朗,但是到处都似乎孕育着春天。这天是吴胜明的生日。她收到千里之外一位老板邮寄来的鲜花和祝福,也不停地接到全国“干儿子”“干女儿”们的问候短信和电话。

这时,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轮休着回去享受最后的年味。吴胜明却一直陪着这些无家可归的孤寡老人一起过完这个年。她说有家回的老人:“她们有婆家、娘家,我只有这个养老之家。”她说这话时,没有一点悲戚之色。

她说:“我有三个名字:吴安娜,是老师给起的;吴如英,是家族名字;逃婚后我给自己改名吴胜明,就是相信,今天一定会胜过明天。过好每一个今天,明天也会更好!”

她还说:人生,何时都不晚!

作者简介:

邢小俊,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24期高研班学员。入选陕西省首届“百青人才”扶持计划。

第六届全国冰心散文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陕西省首届年度文学奖得主。

长篇纪实文学《十年》《中国的隐士》获中国作协2015年重点项目扶持计划。

责任编辑/魏建军

猜你喜欢
女儿妈妈
哈哈村
鸟妈妈
和女儿的日常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淘气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不爱自己读书等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