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曾对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进行如下阐述:“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由此可见,习作兴趣的培养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目标。然而,结合现实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却不难发现大部分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仍普遍较低,有些学生甚至对习作训练存在着某种畏惧心理或应付心态。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议题。
一、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兴趣不高的原因
1.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常处于失语状态
当前的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很大一部分学生都面临着这样的“失语”现状,不知道如何下笔或展开描写。比如,某位教师曾在习作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所有学生有话可说,布置了一篇名为“我的梦想”的习作训练,希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展开写作。然而,学生在习作训练中的实践情况,却似乎和教师预想的不太一样。由于缺乏应有的生活经历,许多学生对“梦想”尚未形成正确认识,也不知道梦想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这就导致习作中学生不知如何下笔,或者写了半天也挤不出几句话来,还有的学生由于紧张或缺乏自信,甚至不敢当着教师的面进行书写等。这些写作“失语”状态,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因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时,很容易滋生畏难心理,甚至从心底开始抵触写作训练。长此以往,非但不能提高写作水平,就连自信心也受到了严重打击。
2.习作教学模式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当前部分地区的习作教学模式依然非常传统,呈现出“八股化”的培养趋势。一些教师鼓励学生模仿他人写作,甚至罗列出许多谋篇布局的条条框框,还美其名曰“示范性”写作。殊不知,这种习作教学模式只会限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试想,一篇毫无情感的小学生作文,即使再符合教师的规范要求,又有何美感和艺术魅力可言呢?毕竟,小学生习作的最大特征就是通过发挥他们的无穷想象力,来赋予文章趣味性和生命感。如果教师连学生想象的自由和空间都剥夺了,而只是让学生变成复制作文模式的机器,那样的习作课堂想必也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吧。
3.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打压学生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要求过高,也是打压学生习作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部分教师在评析学生作文时,经常不自觉地以某些知名作家的水准来评判学生的习作水平,从而得出一些不恰当的结论。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过分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并且十分享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进行“涂鸦式”修改,导致整个版面都是教师批阅后的红色印记。殊不知,这样做的最大恶果就是让学生误以为自身能力不足,从而心情沮丧,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
二、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方案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所以,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起步阶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显得尤为重要。
1.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为了让学生的习作内容不再脱离生活实际而显得假大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拓宽学生生活体验的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争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养成写生活日记或观察日记的好习惯,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相分享。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举办季节性郊游、户外野炊、参观博物馆和历史文化纪念馆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通过深入了解生活,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积累更多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真正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情感。
2.激发学生写作动机,让学生乐于表达
让学生爱上写作,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最佳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体验,通过提升成就感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在每节习作课的开头部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优秀作文;或者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一栏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出来,供全班学生欣赏点评,营造一种“全民”阅读作文、分享作文的活跃氛围,使学生沉浸在交流心得、各抒己见的情境下。此外,这样做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也为更多处于写作“失语”状态的学生提供了好的榜样,让整体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很大提升。
3.注重学生思维训练,让学生有话可说
为了让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说,教师还要注重拓展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产生厌倦心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缺乏自由的表达空间。例如,部分教师在选择写作题目时从不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不能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出发,而偏偏选择一些学生不愿意或不熟悉的内容布置写作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哪里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呢?其次,部分教师还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没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习作教学中,对写作题目的解析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仍做得不够完善。这都是今后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兴趣培养过程中应该避免的问题。
4.教师评价标准合理化,训练体系科学化
教师在设计习作课堂教学时,应该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并且制订相关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实现习作训练的步步为营。毕竟学生的自身发展是分阶段性,因此,教学也应该有步骤地开展,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此外,教师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更趋合理化,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要过分注重字斟句酌而忽略了学生行文的逻辑框架和素材选取方面的优势。毕竟小学生中年级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处于低级水平,很多人连一句话都不能表达完整,但他们至少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往往新奇、妙趣横生。而这些正是教师应该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地方。
参考文献:
吕绪.调动学生作文写作积极性的方法[J].吉林教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