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泽州铁史:时光浇铸的凝固之“焰”
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古代埃及将其称为神物,而它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巨大。如今想买一个纯铁的东西都很难,因为有了各种材质的替代品,而承传老技艺,应时出现的古泽州铁器铸造工艺却满足了人们对日用铁具的所有幻想。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泽州铁货是指晋城市的传统铁货铸造手工技艺。晋城,古称泽州府,因煤、铁矿资源丰富,有“铸铁之都”的美誉,至今已有3 000多年冶铸历史。天赋灵犀的自然条件,使历朝历代都有在此设官冶铁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泽州人就开始使用煤炭了,当时的人们主要是使用露天煤冶铁。到了唐代,泽州已出现了地下采煤。北宋时期,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已非常广泛,由于品质优良,连当时的都城汴梁都大量使用泽州煤炭,使得泽州煤炭日输中州不绝。直至今日,煤炭业,依然是晋城的支柱性产业,是晋城经济发展的命脉。
至于铁矿的开采,同样非常久远。晋城人有发达的冶炼业。在2 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盛行冶炼,南北朝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牗牍的冶炼最盛时,犁镜炉近百座,产品有500多种规格,年产600余万件,除供应国内,还远销朝鲜、日本、尼泊尔、不丹。战国最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大阳镇。当时的大阳已成为北方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官方允许百姓冶炼铸造铁器,泽州地区民间铁器驰名海内外,铁器商人涉足全国。
传说蚩尤在泽州发明冶铁技术,锻造铁货。冶铁虽始于春秋,但这个传说足以说明晋城冶铁之早。春秋战国时期,泽州就是全国最主要的产铁中心之一。春秋时的农耕器具铁镈,在炼铁遗址中也有实物的残件收集在农户手中。战国时,这里的实用铁制品已经很丰盛,仅在1955年挖掘的战国墓中,一次就出土铁凿、铁锥、铁斧、铁铲等铁类工具17余件,这便说明战国时古泽州一带,铁已经可以制造各种生产工具。
古董铁壶《福在眼前》
《山海经》记曰:“虎尾之山,其阴多铁。”虎尾山,就是今天泽州县大阳镇的一座小山。从春秋战国至清末,这里一直以开采地上明矿冶铁为主,清末才开始凿井采矿。秦朝时期,这里的冶炼已初具规模。汉唐时,已用铁铸钱造币。西汉时,这里生产的阳阿剑曾独步天下。北宋时期,泽州为全国著名冶铁区之一,境内的“大广冶”为冶铁官炉,所铸“大观通宝”被誉为史上最美铁母(钱)。明清时期,泽州的采煤、炼铁和铸造行业极为鼎盛,泽州境内的大阳镇被誉为“九州针都”,生产的“大德”牌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大批泽州铁货北上内蒙,南下广东,西去甘肃,就连不起眼的钢针都能远出国门,卖到东南亚一带。北宋熙宁五年,日本僧人将泽州煮茶铁货带回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精致的铁壶在日本非常普及,并销往全球各地。清朝至民国年间,古泽州铁货发展到鼎盛时期。“高平铁、晋城炭”名扬天下,“九州针都”大阳的钢针,也成了铁货的集散地,促进了古泽州铁货的生产发展。
古泽州铁矿资源丰富,质地优良,为这里制作铁货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古代这里几乎家家有铁炉,户户会打铁,村村能见到堆积如山的古代炼铁炉渣。无论白天黑夜,乡村大小街巷里,随时可听到风箱的呼哧和铁锤的叮当声响。往往是夫妇儿孙形成家庭作坊,祖辈相传手艺,代代经营,前店销售后场铸造,铁货源源不断地由商家贩运到全国各地。这里的铁货制作工艺高超,规格精巧。
长河,古称阳阿水,发源于大阳镇境内。历史上,泽州县的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河流域,其中尤以大东沟镇的辛壁、下村镇柳树底、史村河和川底乡的和村为最。辛壁村流传有这样的民谣:“村东三十张小方炉,黑夜火龙一大片。”据辛壁德顺山等炉户签订的协约记载,民国24年,村中就有17家炼铁字号。
其实,不只是大阳和长河流域,泽州府所属五县,铁矿资源都很丰富,其中又以阳城为最。明成化版的《山西通志》中记载:“铁,唯阳城尤广。”有首《打铁花行》的小诗称:“并州产铁人所知,吾州产铁贱于泥。”早在明洪武初年,阳城全县生铁产量为575吨,居全国各省铁产量第五位。到天顺年间,阳城“每年课铁不下五六十万斤”。按明代课铁“第三十分取其二”的税率计算,阳城县年产铁量更是大得惊人,比洪武初年提高了七八倍,居全国第一。
泽州的村落和泽州人一样,朴实而内敛。就连村名也是如此,以姓氏和从事的职业来命名,孟匠、郝匠、牛匠、马匠、申匠……除此之外,叫“头”的村名也很多,岗头、二圣头、花园头、椿树头……这些村名一直延用至今。
泽州在金、元朝时期是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金国与宋朝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为了保证战争对铁制兵器的需要,金国的奴隶主将领将各地的匠人抓来泽州,在这里设立了头下军州,实行头户州制度管理工匠,如此便形成了许多带头的村落。冶炼业发达兴盛,铁匠云集(那时叫小炉匠)。元朝与南宋对峙时,泽州又成了元与宋交战的前沿阵地,元代的奴隶主军事首领继承了金代的头下军州制度,建立了匠户制度,实行匠州制度管理工匠,如此又形成了许多带匠的村落。
这便是晋城史上著名的“九头十八匠”的来历,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演变到今天早已经不止九头十八匠,但“九头十八匠”的传说从古代泽州到今天的晋城,一直在民间口头相传,流传地域广泛,并具有较高的民间文学研究价值,不仅为晋城地区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发展晋城经济提供了生动的文化依据。
铸铁壶《汇通天下》
至今,晋城市以“头”“匠”命名的村庄众多,印证了当年晋城冶炼行业的繁荣昌盛。从上古流传下来的一副对联可基本确定“十八匠”是哪些村子。这副对联的上联是:冯吕苗郜夏马牛;下联是:孔申司孟谢武侯;横批是:金江郝段。至今,在晋城泽州县以“头”字做地名的有50多个,以“匠”字做地名的有近30个,如东谢匠、西谢匠等27个村名至今仍然沿用。其中,苗匠村,古称苗庄里,苗氏后人多经商,开有染坊,工艺较好,所以称为苗匠,为晋城“十八匠”中的首匠。这也从侧面映衬出当时泽州铁货的辉煌。
铸铁壶《五台山》
泽州铁货在煮水过程中,可吸收水中的氯离子,并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因而煮沸的水软而甘甜。长期饮用,还能补充铁质,有效预防贫血。长期用铁锅炒菜,铁锅表面会生成一层油膜,不仅不粘锅,还能避免各类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铁器产品附加值不高、品位低的问题日趋凸现,老铁壶、铁锅、铁勺等一系列铁制厨具逐渐被人们遗弃,取而代之的是质地轻薄的铝合金和不锈钢制品,民用铁货一度失去往日风采。
如今,在晋城,能体现往日辉煌历史的,多数为生产经营民用铸管、铸件和机械工程配件的工厂。泽州铸造与文化的嫁接在此岸逐渐萧条,但在彼岸却异常繁盛。受此影响,晋城市的“阳城生铁冶铸技艺”“大阳手工制针”“泽州打铁花习俗”等,与“铁货冶铸文化”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晋韵堂铁壶工厂,正是以古泽州铁货为中心,结合了传统生产工艺和现代科技,致力于传承经典古泽州铁货古法工艺,契合东方现代美学与古泽州传统工艺属性的表达,让更多人知道古泽州铁在我国冶炼史上的重要贡献和铸铁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使用它,并从使用古泽州铁货中得到更多的益处,从而不断振兴古泽州铁产品,弘扬古泽州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