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娜 熊艳春 郭 娟 刘 连 聂 鑫 卢碧玉 谭淑仪 杜 卓 曾惠妍
1 广州市戒毒管理局医院 (广州 510435) 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系 (佛山 528000)
对300份注射剂说明书中有关老年人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周娜1熊艳春1郭娟1刘连2聂鑫2卢碧玉2谭淑仪2杜卓2曾惠妍2
1广州市戒毒管理局医院 (广州 510435) 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系 (佛山 528000)
目的调查分析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有关老年人用药描述,为完善和修订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医药公司经营300个品种注射剂的药品说明书,按药理作用、国内外生产厂家和所含成份等统计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内容的标注情况。结果在所调查的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284份(95%)注射剂说明书标注有老年用药项,其中48份(17%) 标注老年人具体用量;236份(83%)标注模糊,标注有“老年人药代动力学”仅39份(占13%);国内外厂家的注射剂在老年人用药标注情况有差异(P<0.01)。结论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在老年人用药方面描述不足,需引起政府和各方面的关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安全监管,完善说明书的内容,以保证药品说明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老年人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基本的信息来源,是医生开处方、药师调剂与病人用药的依据,因其包含了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信息,其正确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注射剂作为临床一线常用的重要剂型,具有给药迅速、剂量准确等优点。近年国内外研发新药水平不断提升,注射类新药不断上市。由于注射剂不经胃肠道而直接进入血管从而进入体循环,药物与机体之间反应直接且强烈,一旦发生危险是难以逆转的[1]。在所有给药途径中,不良反应(ADR) 居首位的是静脉注射者,达62.74%[2]。为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注射剂说明书成为了医生了解临床用药信息的最重要途径。
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其生理心理特点不同于一般人群,且老年人由于肝肾等器官功能衰退, 对药物吸收代谢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旦用药稍有不慎即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死亡[3]。因此老年人采用注射给药存在较高的风险性,提高这类人群临床用药的相关研究质量及规范注射剂说明书,显得尤为重要。
1.1资料来源收集某医药公司2014年—2015年经营的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共计300份。其中按照药理作用分为:抗癌类51份,抗感染类66份,循环系统类45份,呼吸系统类17份,消化系统类33份,神经系统类27份,维生素及矿物质类15份,其他46份。按照所含成份分为:化学药252份,中药30份,生物制品18份。按照生产厂家分为:国产药237种,进口药63种。
1.2调查方法对注射剂说明书药理作用分类参考《临床药理学》[4],对来源及成份的分类参考药品批准文号或进口注册证号。结合《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60号令)等关于说明书管理的法律法规,并按照《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2006)》《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及《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等法规对药品说明书格式和内容的要求,采用逐张查阅的方法,记录老年人用药项目内容的标注方式。
重点从药理作用、生产厂家及所含成份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内容包括老年用药项标注、老年用药具体用量(包括具体给药剂量或注明不需调整用药剂量)、用量模糊(又对其包含 的“调整用量”、“尚不明确”、“慎用”进行统计)、老年人药代动力学标注。
300份注射剂说明书中有284份(95%)标注有老年用药项,其中48份(17%) 标注老年人具体用量,标注有“老年人药代动力学”仅39份(13%);老年人在肿瘤及循环系统患者中占大部分,而抗肿瘤类及循环系统类药物的老年人用药项标注率分别为88%、87%,较抗感染(100%)呼吸系统(100%)标注率偏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标注率除维生素及矿物质类达到27%,其他药理作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标注率均较低,相关数据见表1。
注:*维生素及矿物质类;**药物代谢动力学
按生产厂家统计表明,进口生产厂家的品种虽仅有63个,仅占全部调查300份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的21%,而其说明书中“老年用药具体用量”内容标注率为38%,是国内生产厂家标注率(11%)的三倍以上(P<0.01);进口说明书中有关“慎用”内容标注率为49%,而国产为33%;进口注射剂说明书中“药动学”内容标注率为30%,明显高于国内生产厂家标注率(8%)(P<0.01);国产注射剂说明书“调整用量” 内容标注率为19%,而进口说明书在该方面完全没有标注为0%。在临床实际中调整剂量多采用体重测算法,这对于健康成年人适用,而对于肝肾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则较难估算,相关数据见表2。
表2 按国内外厂家分,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标注情况 例(%)
注:*药物代谢动力学
由上表可见,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的老年用药项标注率都为100%,而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老年人用药项标注率仅有47%。并且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在具体用量标注率为0%,药代动力学的标注率也是0%。在临床使用中化学药、生物制品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要低于中药注射剂,而本次调查中30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标注慎用仅1例,标注率为7%。相对应的化学药、生物制品注射剂对老年人“慎用”的标注率分别为37%、47%。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在老年人“尚不明确”标注率为93%,远远高于化学药、生物制品注射剂,相关数据见表3。
表3 按成份分,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标注情况 例(%)
注:*药物代谢动力学
2006年实施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规定:药品说明书应当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用以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5]。然而老年人因其特殊复杂体质,并且药物临床研究的试验对象较少为老年人,导致药品说明书中关于老年用药项难以完善阐述,甚至缺失。
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国产与进口厂商的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关于老人用药的差异较明显,如有某国产注射用前列地尔说明书中关于老人给药量、药代动力学等方面都没提及,仅用“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一句带过。而相同化学成分的德国Bayer Pharma AG的保达新(注射用前列地尔)说明书关于老年用药注意事项描述具体,尤其是在药物过量情况下有科学安全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类药物作为当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尤其心血管疾病常发的老年人最常用。有学者研究证明循环系统药物的副作用与年龄有相关性[6],相关研究发现循环系统类药物的给药剂量控制是依赖药代动力学研究[7],而这些信息都是直接指导医生临床用药的基本依据。而本次调查的300份注射剂说明书中对老人药代动力学有具体描述的仅13%,其中循环系统类药物对老人药代动力学有具体描述为16%,注射剂说明书在老人药代动力学方面标注亟待补充。
CFDA加强药品说明书的管理以来,药品说明书的质量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8-9],并且与其他剂型相比,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书写都较规范[10]。然注射剂作为一种直接进入血管经行体循环的特殊剂型,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药监相关部门对于上市药品说明书更应该加强监管工作,不仅定期修改药物说明书,提高完善药品注册标注内容的标注;并对不按照相关规定制定或修订说明书的药物,新药品种不予审批,已上市销售的注销其注册证号或批准文号;药品生产厂家应主动完善售后服务,收集产品的不良反应,定期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行再评估,并及时主动提出申请修订药品说明书;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针对老年用药的病理生理特点,着力在政策上激励企业积极开展老年人临床研究试验,鼓励药品生产企业开发老年特殊人群专用药,以推进老年人群用药的有效化和安全化。
[1] 张石革,崔嵘小.临床注射药物应用指南[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2] 蔡长春,李景芬.549例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 医药导报,2005,24(3):257.
[3] PINMOHAMED M, JAMEA S, MEAKIN S, et 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s cause of admission to hospital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18820 patients[J]. BMJ,2004,329(7456):9-15.
[4] 万怀良.临床药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 6.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EB/OL]. (2006-03-15)[2014-04-10]. http://www.sda.gov.cn/WS01/CL0053/24522.html.
[6] 李雪梅.特殊人群临床用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31):438- 438.
[7] LIU J, LIU Z, LIU Y, et al. Effects of B1-adrenergic receptor and CYP2D6 genetic polymorphism on metoprolo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antihypertension therapy[J]. Chin J Clin Pharmacol Ther,2007,12(10):1130-1137.
[8] 吕迅羽,陈银月,郭泽莉.注射剂说明书的调查分析[J]. 中国实用医学,2011,15(6):256-261.
[9] 夏东胜.近8年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文修订药品说明书情况及趋势[J]. 中国药房,2014,41(25):3853-3856.
[10] 杨冬梅,蒋磊,张雪芹.药品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标注情况统计分析[J]. 中国药房,2010,17(21):1630-163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S2012040007298);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3688)
杜卓,E-mail: duzhuo@mail3.sysu.edu.cn
10.3969/j.issn.1000-8535.2016.05.034
2016- 0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