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民族地区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结构及特征研究
杨 静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中小学抽取2375名中小学生,利用问卷对其进行测试。以探索及验证民族地区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结果按照结构方程模型、层面理论和最小空间法,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问卷包括五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偏爱被试。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7,五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2.611%。母亲较多偏爱被试的养育方式,同时积极和消极养育方式并存。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部分因子在年级、学习成绩、性别、民族、排行、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父母亲文化和毕业打算方面均出现了显著差异。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在人口学变量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结构特点
Abstract: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about adolescent mother's parenting styl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were to explored and verified.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2375 adolescent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According to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facet theory and the smallest space method,adolescent mother's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was composed by five factors which included emotional warmth understanding,excessive interference protection,punish severely,deny and preference.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0.847,the four factors explained 42.611%of the total variance.Mothers used preference parenting style more,positive and negative parenting styles coexisted at the same time.On grade,academic record,gender,nation,ranking,family locating,family economic,father mather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graduation intenti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appeared in adolescent mather's parenting style.Adolescent mother's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has high reliabilityand validityand adolescent mother's parentingstyle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demographic variables.
Key words:adolescent;mother's parentingstyle;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母亲养育方式是指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母亲的养育方式影响青少年自我概念[1],应对方式[2],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3]和人格倾向[4]等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的母亲养育方式会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完善成熟,对自我有理性的认知,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而消极的母亲养育方式降低青少年的自尊心,对自我有消极的定义,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自杀意念[5],继而影响人格的健全性。
通过文献查找发现,目前研究民族地区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问卷及特征方面的研究较少,所以对该领域进行探索研究,为指导塑造积极的母亲养育方式和亲子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被试
2015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贵州黔西南州中小学共抽取被试2500人,有效被试2375人。男生1106人,女生1269人。被试来自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被试年龄为9-22岁之间,平均年龄13.72±2.542岁。
2.研究工具
基于岳东梅等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中的母亲教养方式问卷[6],问卷四级计分(1-4),分数越高,表示母亲的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作用越大。由于岳冬梅修订的该问卷各因子项目太多,测试时易引起被试的厌倦出现作伪倾向,在本文中重新探索和验证了该问卷的因子分布,简版问卷共39个项目,简版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47,五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42.611%。
3.数据处理
用 SPSS15.0、AMOS 7.0和 HUDAP6.0对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全文显著性水平为0.05,双侧检验。
1.区分度分析
首先按照计算总分,根据总分取前后27%进行高低分组,高低27%的分数点分别为136分和159分。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各个项目在高低组间的差异是否达到显著。结果表明在积极和消极应对因子中,66个项目均达到0.05以上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这些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检验66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相关系数范围为r=-0.121-0.505,删除相关系数小于0.3的项目16 个 :9、20、23、26、31、32、34、43、44、50、51、53、56、61、64、65,剩余 50 个项目(r>0.3)的同质性较强,区分度良好,予以保留。
2.因素分析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将样本中奇数序号的数据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偶数序号的数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样本的KMO=0.921,证明适合因素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 χ2 值为 16067.588,df=1225,p=0.000<0.001,表明数据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因素分析。
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采用极大方差旋转的方法,50个项目得到了10个因子解,异于最初结构,10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9.063%。根据量表原始结构限定为5个因子,5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37.853%。根据因素分析理论及问卷编制的实际经验,本研究中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0和项目共同度小于0.30的项目,删除在两个因子上均有负荷的项目,同时每个因子不能少于3 个项目,项目 1,5,7,10,11,12,14,16,19,40,59 被删掉,最终剩余39个项目。39个项目进行探索,KMO=0.920,Bartlett’s 球 形 检 验 χ2 值 为12849.312,df=741,p=0.000<0.001,五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2.611%。五个因子对应的特征值分别为:6.699、5.725、1.703、1.320 和 1.172,贡献率分别为17.176%、14.680%、4.366%、3.384%和3.005%。根据各因子内包含的项目内容,把五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和情感温暖理解。
(2)2正式问卷的结构验证
①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采用AMOS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用偶数序号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判断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在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五个因子的模型中,各拟合指标较好,基本符合统计要求[7],表明模型对数据有较好的拟合度和稳定性。
②层面理论和最小空间法验证
根据层面理论将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分为两个层面。A层面包括五个元素:a1情感温暖理解、a2过分干涉保护、a3惩罚严厉、a4拒绝否认和a5偏爱被试。B层面包括两个元素:b1积极养育和b2消极养育。运用HUDAP6.0软件中的最小空间分析法(SSA)分析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多维结构和维度数的选择。在本文中SSA利用二维的方法呈现了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层面结构图。A和B层面的异化系数均为0.10821,A层面的区域指数均为0.908,B层面的区域指数为1.000。上述拟合指标都达到了统计标准[8],证明用最小空间法进行验证是可行的。
A层面图中能清晰的看出层面中的五个因子呈模块化结构分布(图1),即五个因子之间是顺序关系而不是平行关系,证明这五个因子不具有相同的地位,位于结构图中心的偏爱被试因子在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中居于主要位置,说明存在一定的普适性。根据结构图中呈现的因子位置关系,说明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五个因子按重要性排序为:偏爱被试>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五个因子的区域界限非常清晰,归属于同一因子的项目聚集在同一区域,说明这些项目同质性非常强,能良好的代表同一因子含义。
B层面图能清晰的看出层面中的两个因子呈极化结构分布(图2),即两个因子之间是平行关系而不是顺序关系,证明这两个因子具有相同的地位。
图1 A层面结构图
图2 B层面结构图
AB合成图能清晰的看出A、B两个层面中的因子划分均成立(图3),从不同层面代表了母亲养育方式的心理特质。
图3 AB层面合成图
3.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总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7,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五个因子结构较清晰、各项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40,两个因子总方差解释率为42.611%。每一个因子项目含义具有同质性和代表性,五个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和最小空间模型拟合指标均良好,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各因子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范围为r=-0.180-0.668,说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4.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特征
(1)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年级差异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在年级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方面,四年级、五年级、初一、高一和高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学生的得分;在过分干涉保护因子方面,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得分;在惩罚严厉因子方面,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初三和高中的学生得分;在拒绝否认因子方面,高三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小学阶段和初一及初二学生的得分;在偏爱被试因子方面,高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学生的得分,高一及高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六年级及初中阶段学生的得分。
(2)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成绩差异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在学习成绩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方面,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等学生,且均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母亲偏爱被试因子方面,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中等和不好的学生得分。
(3)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性别差异
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在性别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均为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得分。
(4)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民族差异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被试在民族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均为布依族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的得分。
(5)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排行差异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在排行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方面,均为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排行的学生得分;在过分干涉保护因子方面,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排行中间和最小的学生得分。
(6)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所在地差异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在家庭所在地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均为农村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城镇学生的得分。
(7)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家庭经济差异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在家庭经济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方面,家庭经济很好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困难和特困的学生得分;在偏爱被试方面,均为家庭经济很好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家庭经济的学生得分,且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特困学生的得分。
(8)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父亲文化差异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和偏爱被试在父亲文化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均为母亲文化水平为小学以下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母亲文化为初中以上的学生得分。
(9)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母亲文化差异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在母亲文化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方面,母亲文化水平为小学以下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母亲文化水平为初中以上的学生得分;在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因子方面,母亲文化水平为小学以下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专或大专以上的学生得分。
(10)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毕业打算差异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在毕业打算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方面,毕业打算继续读书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毕业打算的学生得分;在母亲惩罚严厉因子方面,毕业打算为打工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毕业打算的学生得分;在母亲拒绝否认因子方面,毕业打算为继续读书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毕业打算为打工和不知道的学生得分;在母亲偏爱被试因子方面,均为毕业打算继续读书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毕业打算为学技能和不知道的学生得分。
1.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因子结构及层面图解释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面理论最小空间法通过各种心理学指标验证了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包括五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偏爱被试。同时采用层面理论及最小空间法,也验证了问卷的双层面结构。在A层面中,五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偏爱被试)呈模块化结构分布,位于结构图中心的偏爱被试因子在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中居于主要位置,说明青少年的母亲较为呵护偏爱。在B层面中,问卷又可以分为两个因子(积极养育和消极养育),它们呈极化结构分布,说明母亲既采用积极的也采用消极养育方式。
2.量表信效度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7,各项目的因子负荷均大等于0.40,五个因子方差累积解释率为42.611%。五个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和最小空间法双层面模型拟合指标均良好,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
3.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人口学特征讨论
(1)青少年母亲养育的年级差异讨论
母亲养育方式五个因子在年级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基本规律为初二和初三学生体验到较少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五年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过分干涉保护和惩罚严厉,高三学生得到较少的拒绝否认和更多的偏爱。出现上述情况原因可能在于初二和初三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转变、自我认同及升学的关键期,存在一定的叛逆抑制性行为和压力心理,认为母亲不是倾诉的最优对象,自动拉大与母亲间的心理距离,体验到较少的母亲温暖和理解[9][10]。五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年级较小,母亲对其关注较多,对其各种事情进行指点和建议,同时对于错误行为进行严厉惩罚。高三学生处于人生关键转折点,即将进行高考,对其寄予厚望的母亲对他们有更多关心和偏爱,积极解决他们碰到的问题,对其进行肯定。
(2)青少年母亲养育的学习成绩差异讨论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在学习成绩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基本规律为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感受到越多的母亲温暖理解,原因在于这些学生自身学习成绩优秀,可能会实现家庭的期望和给母亲带来荣誉,所以会得到母亲更多的偏爱。
(3)青少年母亲养育的性别差异讨论
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在性别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均为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得分。原因可能在于由于性别角色原因,男生相对来说性格较为外向,较易出现过激行为,所以母亲平时对其监护较为宽泛,教育较为严格,对其外化问题行为[11]多进行批评和惩罚,这些不良的教养方式使男生感受到更多的拒绝和否认。此处结果异于周梅的研究[12],她认为母亲除了对女生有更多的偏爱,在其他因子方面,对男女生间的教养方式没有显著的差异。
(4)青少年母亲养育的民族差异讨论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被试在民族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均为布依族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的得分,原因可能在于布依族由于传统文化的原因,文化传承强调家庭和睦,家人互相帮助,通过节日等形式形成深厚的情感纽带,母亲和子女间沟通较为开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13],且弱化汉族推崇的父母权威的传统文化模式。
(5)青少年母亲养育的排行差异讨论
和其他排行的学生相比,独生子女的学生感受到了更多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被试的偏爱和过分干涉保护,原因可能在于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父母爱和希望的寄托,由于对子女满怀期望,所以对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担心意外事情的发生,母亲也对子女的一举一动有更多的关注,对其不适当的行为进行干涉,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对子女进行良好的保护,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此处结果不相同于张晓洁等的研究[1],她们认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母亲养育方式方面没有差异。
(6)青少年母亲养育的家庭所在地差异讨论
和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学生感受到了更少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及来自于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此处结果不相同于张晓洁等的研究[1],她们认为农村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母亲温暖呵护和理解。
(7)青少年母亲养育的家庭经济差异讨论
和其他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越好的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原因可能在于家庭经济好的母亲一般人生阅历较为丰富、视野和心胸较为宽阔、文化程度较高[14],能用细腻的情感行为和语言关怀子女,对他们的成长进行细心的呵护和心理上的疏导,所以他们的子女感受到了更多的母亲关怀温暖、理解和爱。
(8)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的父亲文化差异讨论
和父亲文化为初中以上的学生相比,父亲文化水平为小学以下的学生感受到较少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和过分干涉保护。原因可能在于父亲文化水平越低的学生的母亲,一般文化水平也较低,不能给予子女有效的指导,自身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欠缺,不能和子女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和呵护。他们忙于劳作,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对其干涉较少,不能形成积极的亲子关系[15]。
(9)青少年母亲养育的母亲文化差异讨论
和其他母亲文化水平的学生相比,母亲文化水平为小学以下的学生感受到了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和过分干涉保护。原因可能在于低水平文化的母亲可能对应较低水平的事业成就,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生活较为艰辛[14],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子女进行有效情感沟通、交流和各方面的保护,也无暇或没有响应能力对子女其他方面进行更多的干涉。
(10)青少年母亲养育的毕业打算差异讨论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在毕业打算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基本规律为毕业打算继续读书的学生体验到了更多来自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及更少的拒绝否认,毕业打算为打工的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母亲惩罚严厉。出现上述情况原因可能在于毕业打算继续读书的学生代表了家庭地位阶层向上流动的希望的可能,所以承载更多家庭中的期盼,母亲对他们有更多的关怀理解和爱护偏爱,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期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实现梦想。而毕业打算为打工的学生相对来说,不太喜欢读书,希望通过将来的打工进行谋生和渴望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而社会中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所以母亲也对这些子女的选择担忧,害怕他们受到伤害。因此这些母亲在平时和子女的互动中有更多的严厉,对于他们的一些早期稳定的内化问题行为进行惩罚[16],缺失适宜的引导和沟通。
1.按照结构方程模型和层面理论最小空间法,从A层面来说,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包括五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偏爱被试,从B层面来说,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包括两个因子:积极养育和消极养育。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试的有效工具。母亲较多偏爱被试的养育方式,同时积极和消极养育方式并存。
2.青少年母亲养育方式部分因子在年级、学习成绩、性别、民族、排行、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父母亲文化和毕业打算方面均出现了显著差异。
[1]张晓洁,张莉.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386-388.
[2]徐新旗.青少年应付方式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17-120.
[3]胡军生,膳兰芳,王登峰.父母养育方式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志,2007,21(9):650-653.
[4]李慧民.犯罪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及与自身文化程度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20-22.
[5]赵国香,荆春霞,杨光,等.母亲教养方式与高中生自杀意念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86-87.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7.
[7]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6-173.
[8]赵守盈,杨建原,臧运洪.基于多层面模型的教学效能感量表[J].心理科学,2012,35(6):1484-1490.
[9]张晓,王玉英,李环,等.儿童行为抑制性与母亲教养行为——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13,36(4):910-914.
[10]Barkley RA,Fischer M,Edelbrock CS,et al. The adolescent outcome of hyperactive children diagnosed by research criteriaⅢ: mother-child interactions , family conflicts and maternal psychopathology[J].J Child PsycholPsychiatry,1991,32:233-255.
[11]于凤杰.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J].青少年学刊,2016,(3):4-8.
[12]周梅.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与同伴依恋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1712-1714.
[13]舒曾,贺琼,李晓敏,等.母亲养育压力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3):276-284.
[14]王晓阳.国外关于不同阶层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89-95.
[15]张艳,王争艳,梁爱民.亲子关系促进模式对母亲养育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2366-2368.
[16]徐夫真,张玲玲,魏星,等.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的稳定性及其与母亲教养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2):204-211.
责任编辑:张 军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about Adolescent Mother's Parenting Styl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YAGN Jing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562400 China)
1009—0673(2016)06—0058—06
B844.2
A
2016—11—30
2014年黔西南州科技局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14-1)。
杨静(1981— ),女,贵州遵义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心理学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记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