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青++周瑶
校园创业风行
90后创业,在校园里风行起来。
一个广为流传的创业笑话是:“靠谱师姐创业,想法已有,招聘程序员、安卓系统研发人。”“研发一个项目需要什么?不就是编程和系统吗?两样都没有,只有一个想法,就敢说自己创业?”校园里这样的创业广告很多,一时传为笑话。
向仁楷对这一套不认同,1992年出生的他已经把“长颈鹿科技”办起来了,他卖的是技术和创新。
这产品叫“长颈鹿”,看上去酷似一枚徽章,指甲大小,黑色皮质材料,别在胸口并不起眼。但正是这枚设备,可以随时监测你看电脑、读写的坐姿和距离,时间太长,或坐姿太近,它都会发出提示音。
看上去不起眼,做起来却不简单。向仁楷当时把自己关在北大实验室,一天一天地写程序。后来,他拿到了50万元投资,每个月都跑一趟深圳,一呆一个星期,产品的材质、所有的设计他都一个人盯着。
可一边创业,一边跟着课程,有时也力不从心。团队里,几个合伙人都是本专业技术过硬的,将来是创业、保研还是出国,都不好定。学生创业就有这点麻烦,大家都在成长中,未来太多未知。很多投资人会让创业者退学,全职创业,他们担心“如果核心团队的人出国或保研了怎么办”。
上一代人不能理解的事
孙宇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学文科的他打算把硅谷的一项名叫ripple的新技术带进国内,这技术可以实现跨境支付,瞬时清算,手续费几乎为零。
“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90后在创业过程中,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工作经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因为一直囿于这个创业必须先就业的怪圈而浪费了许多时间。实际上,回头看来,创业与就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孙宇晨说。
“创业要求你成为‘特种兵‘变形金刚,要求你样样兼顾,核心特质是“用人+找钱”,但并不完全需要业务能力十分拔尖。而就业时,老板考察你的往往就是单一业务经验。”孙宇晨选择一毕业就离开美国,回国开公司。
家里却不能认同。爸爸做公务员,是个保守的人,听说孙宇晨得到了200万元风险投资,且已经开起公司了,将信将疑,每周打一个电话问他:“那200万元到账了吗?”孙宇晨花了很多时间跟他解释,投资人的钱要一笔一笔打过来,先30万元,再70万元,爸爸一听,摇头说:“怎么样,没那么容易吧?谁会为一个想法给你钱?”
现在创业的低成本、零门槛,以及风险投资等,已经远不是上一代人能够理解的了。
创业的心态变了
和80后不一样,90后对物质没有饥渴感。
90后中多数人都有不错的家境,受过完备的教育,又是“互联网原住民”。这群人中开小店、创实业的不多,大多是从网络入手,很少有“凑点钱攒够本做个小生意”的想法。
尹桑大二从美国宾利商学院辍学,想做点儿和70后、80后不一样的事。
“70后、80后对物质的匮乏有深切的体会,所以淘宝、携程之类,做得大的公司多是做这方面的。”尹桑说,“怎么买到好的东西,怎么比价格和服务……他们(创业者)对这种生活本身有感悟,所以这方面产品做得非常好。可90后的物质渴望没那么强,我们更喜欢上网、聊天、自嘲、娱乐,跟陌生人社交。”
22岁时,尹桑已经开了三家公司,他比同龄人更早明白这一点:社交、娱乐才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刚需。靠着这个想法,他回国创立了KTV团购APP“一起唱”,最初目标是做KTV版的“携程”。
尹桑说,从物质转到服务、娱乐,是他们这一代人创业和上一代人的不同。
尹桑的朋友,同样刚刚开始创业的孙宇晨说,90后真正开始对消费和享受,抱一种开放、接纳、不羞耻的态度,开始对不满意、不体贴的服务说不,用一种更新、更年轻的方式去与这个世界相处。
无论家庭背景、所支付成本,还是受教育程度,都使这一批年轻的创业者可以不用再从睡地下室、吃馒头开始起步,不是迫于生存而逼迫自己要混出人样来。
但也正是这些优势,让很多90后在创业心态上有了改变。“很多人的心态不像做企业,更像做项目。”尹桑说,“成功就是撞运气,不成功就走,就回去读书,当作一把体验。”
“这样不好。”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地创业,又一个一个地倒掉,尹桑觉得自己这一代人对创业心态似乎没有上一辈那么隆重了,成本、门槛都要低些,风险也减小了,这似乎更自由,也更随便了。
“创业”的概念被放大
“90后是受互联网影响成长起来的一代,互联网是把全世界的信息都拉平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肯定更容易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甚至能够同步。”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学院院长杜葵说,这一点让90后在思路和想法上比70后、80后都要更加开阔。
“70后、80后刚刚赶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切都在快速发展中,机会也相对多。但一切都还没有完全成型,家庭也不是很富裕,社会的财富在增长但并没有到一个很丰裕的阶段。他们的父辈,其实是在短缺经济中很艰难地一路走过来的,从小给他们的教育仍然是要勤俭节约等等,导致他们在生存的安全感上并不强。所以他们的创业还是生存性的创业,为了改善生活,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杜葵分析。
互联网固然把起点拉平了,但杜葵也发现,90后在行为上虽然特立独行,但思想上却很容易受影响,随波逐流,且自己并不知道,常常以为自己是一个新潮流,却不知道这是很多人一起在挤的一个潮流。
身在其中,尹桑也感觉太多90后把创业想得过于简单,“当作期末考试一样的东西,好了就做,不好就回去念书”。
尹桑现在更深刻地觉得,商业的本质不会因为时代而改变,这个时代里成功的商人,具备的仍然是上一代的品质:灵活的手腕、在商言商、盈利,对投资人负责,给员工开出薪水。“只是因为90后一无所有,又年轻,看起来更像从无到有,把创业这个概念放大了!你不跑完全程,没有人会知道你是谁,拿到融资只是第一步,你甚至还没有开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