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麦克卢汉是最早关注媒介的学者之一,他在《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这本书里详尽地阐述了大众文化是如何一步步操控人们无意识的大脑。本文从媒介如何通过暴政创造虚拟的大众文化的角度切入,展示在电子时代这种操纵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媒介;对大众的操控;异化的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82-01
一、认识媒介的暴政
媒介暴政就是媒介通过多种宣传和手段,在人们的周围营造一种文化,灌输各种思想,其以异化的大众文化作为工具,在我们周围制造巨大的潮流和压力,使人们无意识地沉浸在媒介的掌控之中,这就是媒介暴政。
在市场的驱动下,人们的一切购买行为都在媒介创造的这种文化中改变着,这种文化与以往的大众文化截然不同,它是异化的,以实现经济利益为基础。就在人们的顺从中,媒介通过他创造的大众文化完美地操纵了人们的意识、思想和行为。
二、暴政的实施——大众文化的产生
在《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59篇犀利的评论中,麦克卢汉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完美的画面——大众文化的诞生。
(一)广告的秘密。《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以大众文化的研究和批判为突破口,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广告。他说“效果良好的广告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是干扰读者的注意力,使之看不到广告所预设的前提的重要性;二是悄悄地与其他层次的体验融合在一起。在这一方面,广告是玩世不恭、蛊惑人心、阿谀奉承的最高形式”[1]
1.广告——拟态环境的构建者。麦克卢汉认为,广告正在通过扰乱我们的思维和注意力企图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他告诉我们每个真实的片段,但这些却未必是常态的真实片段,经过广告的加工重组就成了一幅不能再真实的画面,最后人们彻底丧失了最初的批判和清醒的认知,将其视为常态,广告就此完成了拟态环境的构建。
势力诉求也许就是这类广告最明显的特征。一部分人是被告知要使用适合自己身份的产品而多数人是被指引着去购买某一产品,和贵族吃同样的食物,开同样的车,穿同款的衣服,但真的能成为那种人吗?这是不准确的标准,但人们已经在广告的告知下对其视而不见,最终这一标准就成了社会普遍认知的标准。
2.超需求的欲望文化。广告在满足需求的时候,也为了自己的利益创造一些超越需求的欲望,这种超需求的欲望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需求与人性分离开来。如今社会上出现的减肥文化、女性消费文化等,都是在广告的鼓吹中产生的,其根本目的就是使人同一化,无论是思想、行为,甚至连欣赏水平都统一化。工业化的大众文化就这样产生了。
(二)报纸、广播及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再次重构。广告向我们提供内容,而大众媒体决定将那些内容传输给我们。人们是根据大众媒介来进行社会认知的。到了这个阶段,大众传媒完成了在广告基础上对大众文化的重新构建。
在大众文化的构建中,媒介还喜欢用民意调查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思想。于是,为了不被时代淘汰,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各种媒体,希望能从媒体提供的信息中寻找到适合的思考审美以及行为方式。久而久之,这种安排传递的内容就成了人们的认知,大众文化的构建完美落幕。
三、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我们
很多时候,我们已无法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打量这个世界,而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提供的形形色色的信息去认知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媒介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观念。为了促使人们不断地去消费,它们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外,又注入了文化符号及其象征意义,让人们通过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完成与其所宣扬的文化内涵的比照和对应,感受那种虚幻的“社会品位”“美好生活”“成功人士”的感觉。媒介充斥着不同象征符号的大众文化,强行操纵着人们的消费观,倡导着他们希望人们拥有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四、总结
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希望通过这种批判的过程,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一个媒介环境,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清醒,不至于成为媒介的奴隶。我们要打造自己生活的力量,从而可以适当地运用并引导这种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有更高的媒介素养,以发挥对媒介的利用,并抵抗其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55.
[2](美)WernerJ.Severin,JamesW.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刘宇杰,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