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礼仪的现代启示及其教育传承

2016-10-31 19:52宋玉琳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摘 要】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律己敬人行为,包含立、坐、行、穿着、情商等多个方面。汉朝礼仪根植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并为生产生活所利用,衍生为公众约定遵守的社会规范,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汉朝礼仪的基本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最后提出继承汉朝礼仪的具体举措,为批判性继承汉朝礼仪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朝礼仪;现代启示;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54-02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政治和经济成就,其文化和科技水平都领先于当时的世界。今天占据我国绝大多数民族主体的汉族就是以汉朝的名字来命名的,且当今一些重要的礼仪制度都形成于汉,汉朝的一些礼仪习惯与习俗至今对现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仍有着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汉朝礼仪对于现代礼仪的教育与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汉朝礼仪的主要构成及其物化表现

汉朝虽然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长,只有四百多年,但其在极短时间内创造的文明却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民族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汉朝文化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多元化特点,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兼容并包,具有较好的文化适应性与弹性,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特性也深刻影响着汉朝的礼仪。汉朝礼仪主要包括立、坐、行、迎、宴等多个方面。

(一)汉朝礼仪的主要构成

1.立容

汉朝站立的标准是身体要正,两眼平视,双手相合于胸前并藏于袖中。一般来说,为了凸显对对方的重视,腰部要有一定的弯度,大概三十度左右,以示敬意。

2.坐容

汉代的坐姿分为雅坐和胡坐,二者的共同点是要求坐时膝盖并紧,脚背向地而贴,双手自然放松放于膝盖,两眼注视前方;二者的不同点是,雅座要求膝盖并紧,而胡坐只要保证两腿不叉开即可,另外胡坐对手的要求也更为放松,既可以稍微握拳,也可以微微收起放于腹前。

3.行礼

行礼分为行揖礼和拜礼。

揖礼一般身体有一定的弯曲(指要弯曲四十五度至九十度),头部微微前倾,一般左手压右手,两臂自头部下移至胸前,如此反复。

拜礼分为一般拜礼和正规拜礼。

一般拜礼:一般用膝盖支撑身体,身体微微往前倾,双手于额前拜天,而后扶地而叩,如此反复几次。正规拜礼:一般也是用膝盖支撑身体,只是身体(指腰部)应该弯曲九十度,而后手由齐眉,缓缓下拜,然后着地,最后直身,如此反复。

本着男女平等的精神,女子行礼一般无特殊要求,但一般女子行礼时,一般头部略垂,双手合于胸前,拜礼时,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4.迎宾

迎宾的重要原则即尊重,主人要明确表示对客人到来的欢迎,客人要明确表示“客随主便”,并对主人的招待表示感谢。在具体迎宾时,主人一般位于右侧,而客人位于另外一侧,而后主人为客人带路,并为客人做具体介绍,客人致谢。在主人引路过程中,若遇到拐弯或不平处应予以提醒,遇到门帘等主人也应该为客人掀起,到客厅或餐厅时为客人安排合适的位置。

5.宴请

宴请时,宴前主人一般会对宴会进行简短说明,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当天的菜肴进行简单的介绍,客人一般予以感谢。用餐时,主人除简要介绍菜肴及当地风俗外,一般会数次请客人享用,客人会进行辞让,主人再邀请,一般即可正式用餐了。用餐时主客人都十分注重仪态,必要时用衣物遮挡再食用,避免失礼。

(二)汉朝礼仪的物化表现——汉服

汉服,又称为礼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这种服饰一般上身较紧,下摆较宽,长可着地,衣领通常为交领,领口低以便于可以穿多重衣(又称“三重衣”),袖口多数镶边,用绸带塑腰,同时绘有华丽纹样。除了衣服外,冠帽、发式、面饰、鞋履、配饰共同构成了汉服衣冠体系。同时,汉服的制作过程还涉及纺织、蜡染等多种工艺,反映了传统工艺的悠久历史和美学渊源。汉服从诞生之日起,不单作为遮身暖体的物具,同时还具有美化生活的功能,反映了汉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汉服不单指汉朝人的服饰,其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一直延至明末清初,汉朝对于汉服的形成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汉服的典型代表期,是中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

汉服有四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首先是长袍广袖,这种服饰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包裹住身体,符合国人信奉的“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的信条;其次是交领右衽,且一般向右掩,即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这种习俗也是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及生活习惯的;再次是中间束腰,以便于行走及日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汉服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华夏民族的发展史,汉服同中国礼仪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汉朝礼仪的现代价值

汉朝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艺术美学、伦理道德,其中的很多元素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

(一)汉朝礼仪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汉朝礼仪包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艺术美学、伦理道德等元素,一般是古代贤人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对现代人际交往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开拓视野,提高其审美情趣,也可以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最终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汉朝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汉朝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历史性、规范性、传承性等特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更多偏向于现代礼仪的教导与教学,而对于中国传统礼仪涉及较少,因此在高校开展汉朝礼仪教学,既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理解,又可以促进现代文化教育的普及。

(三)汉朝礼仪能够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礼仪是人们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礼仪反映了个人的良好素质,能够约束人的日常行为,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次,良好的礼仪,可以塑造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有利于良好社会氛围的塑造;最后,良好的礼仪有利于社会文明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传统汉朝礼仪的现代传承

(一)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和讲座

除了高校可以开始汉朝礼仪传播的专业课程外,中小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汉朝礼仪的普及课程,让学生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文化,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及内涵。高校可以将汉朝历史教学、汉朝作品教学、汉代习俗礼仪等融汇到高校礼仪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来,让学生通过礼仪课程掌握相关礼仪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开设汉朝礼仪课程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汉朝的时代特点进行:汉朝礼仪制度的完善同其发达的社会经济是密切相关的,汉朝在政治上比较清明,“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都是当时比较发达的时期;汉朝承认土地私有,鼓励商品经济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汉代,纺织业方面蚕桑养殖在长江和岭南等地开始推广,为汉服等的发展也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礼仪培训,提高学生实际能力

礼仪有较强的自律性,但是目前国人在礼仪方面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自律性不强。针对此情况,应该通过制度的方式加强国人礼仪的自觉性,采取制度建设的方式予以完善,如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社会文明公约等完善相应制度。在立、坐、行、迎、宴等多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诸如站要站直,除了抬头、挺胸、收腹外,双肩还要自然下垂;坐时要轻、稳、缓,神态要从容自如,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膝自然并拢;行走时,一般靠右行走,与长辈一起行走时要注意谦让,避免勾肩搭背、搂搂抱抱;迎礼时,遇到客人来访,应使用文明礼貌语言,恰当地使用握手和鞠躬等礼仪;宴会时,应注意就座和离席,同时注意中式及西式礼仪在具体行程上的差别。

(三)将汉朝礼仪教育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礼仪教育还可以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如演讲赛、礼仪大赛等。结合实际情况举办汉朝相关的专题服饰设计大赛,既可以丰富日常生活,又可以促进人们对文化礼仪的学习,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通过演讲赛、礼仪大赛、服装设计大赛引导出其中的礼仪知识与行为习惯,引导大家吸收其积极因素为我所用,最终促使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将礼仪教育与制度化建设结合起来

在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要时刻注意礼仪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礼仪的规范化建设距离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多数人自觉性还不够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来完善。很荣幸的是,国家在此方面已经着手进行了完善,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两学一做”等,同时一些学校、企业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礼仪规范建设,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礼仪教育的规范化建设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四、小结

综上,汉朝礼仪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其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中,并为生产生活所利用,衍生为公众约定遵守的社会礼仪,对现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有利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首先分析汉朝礼仪的基本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于现代礼仪制度的积极意义,最后提出继承汉朝礼仪的具体举措: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和讲座、加强礼仪培训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将汉朝礼仪教育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将礼仪教育与制度化建设结合起来,为批判性继承汉朝礼仪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甄尽忠.汉代北斗信仰的文化意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04).

[2]张中秋.传统中国法的精神及其哲学[J].中国法学,2014(02).

[3]于媛媛.汉代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影响[J].中国研究生,2014(06).

[4]王紫微.古文经学与汉代礼制建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5]赵逵夫.汉王朝的兴衰与汉赋的发展及转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作者简介:

宋玉琳(1973-),女,福建闽侯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