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曼《幽默曲op·20》的音乐风格及其美学体现

2016-10-31 17:50褚会文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音乐风格

【摘 要】舒曼是首次把幽默曲作为音乐体裁来进行创作的第一人,该作品完美地揭示了作曲家在创作期间的内心情感世界,用简小的音乐体裁创作出技术复杂、内涵丰富的艺术佳作。该作品创作思维独特,一气呵成,成熟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与其情感繁复转变的完美融合,充分地体现了舒曼“感情论”的音乐美学观念。

【关键词】《幽默曲》;音乐风格;美学体现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74-02

舒曼于1839-1849年间创作了《幽默曲op.20》,该作品在其整个钢琴作品创作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情感表现的细腻、音乐风格的显著、规模和难度较大、美学思想的体现等因素无一不能体现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对其研究的必要性。该作品的创作时期决定了其凝聚了舒曼在情感上的挣扎和煎熬,同时透过作品能够折射出舒曼“情感论”的美学思想和“幻想”与现实紧密结合于作品之中的创作理念。该作品的出现无疑成为后人研究当时舒曼的情感状态及其创作走向成熟的有力佐证,成熟的浪漫主义和声与作曲技法也在该作品中得到完整的诠释。

一、彰显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舒曼在1839年创作的《幽默曲op.20》,成为他把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又一力证。作品中使用的一系列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以及作曲家的浪漫情怀都一一能够成为舒曼作为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的有力佐证。

(一)浪漫主义音乐语言

1.音乐体裁

上述已经提到,舒曼是在音乐创作中使用幽默曲体裁的第一人,该体裁的灵感来源于浪漫主义文学,以表现“心情”为主要内容。舒曼用缜密的思维和创作手法将这一体裁得到发展,而舒曼的幽默曲音乐意义有别于后来创作该体裁的作曲家,他把整个情感思绪都灌注在这一别人小觑的体裁上,从而把幽默曲抬高到与奏鸣曲、幻想曲等重要体裁“相提并论”的位置上。这一方面说明了幽默曲体裁是从浪漫主义文学中衍伸而来,舒曼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舒曼采用幽默曲进行创作,在体裁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和声语汇

舒曼在音乐创作中大胆创新,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发现浪漫主义时期所特有的和声语汇。在继承古典和声的基础上大胆使用不协音,如属和弦的升五级音的使用,在其《幽默曲》中应用的淋漓尽致。他把这看似不协和的变化音融入在主旋律中,充分表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感色彩。他也在大量的音乐文章中提倡和肯定了这种创新:“当代的各种派别反映了当代特征。如同政治派别一样,大家也可以在音乐方面划分为自由派、中间派和反对派,坐在右边的是一些老年人、主张对位法的人和反对半音的人……,你们如此热衷于怀念古老而美好的时代,可你们从来不想一想,这个时代必然会不断的向后倒退,所有的老先生们都将无一例外的立即尾随那些业已作古的先人。而只有比较年轻一点的人将不可避免的拥有发言权,因为只有他们能留下来。”[1]如此可见,舒曼对于半音和声使用的大胆肯定和支持。

在和声进行上舒曼也大胆创新,《幽默曲》中经常使用变格进行和阻碍终止等,突破了古典和声传统而古板的正格终止。这种使用加强了和声方面的色彩性,也是后来浪漫主义作曲家非常喜好的使用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舒曼在和声语汇方面的大胆创新,开创了浪漫主义色彩性和声语汇的先例,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3.表情术语

《幽默曲op20》中,舒曼没有刻意划分各部分,而各部分也没有明确的标题,只是使用表情术语来代替。通过不同的表情术语来引导演奏者的情感表现,给演奏者带来极大的情感想象空间,意指自由而浪漫的情调。演奏者在读懂其内心情感基础上可以大胆进行二度创作,那“单纯的、简洁的、豪放的、雄壮的”给了音乐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在他的思想情感中尽情驰骋。舒曼在幽默曲中所使用的大量表情术语,充分体现出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第一部分“Einfach”单纯的,其中还有“Sehr rasch und leicht”快速而轻巧的等术语的使用;第二部分“Hastig”匆忙着急的;第三部分“Einfach und zart”单纯而柔和的;第四部分“Innig”内心真诚的;第五部分“Sehr lebhaft”很活泼的;第六部分“Zum Beschluss”之一到最后,其中还包括其他术语的使用,自由而浪漫。这些术语都有较深的文学性,他把文学术语与音乐有效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器乐作品展现主体内心情感世界的思路。

(二)浪漫主义音乐情怀

舒曼成长于浪漫主义初期,其创作成熟阶段在浪漫主义中期。而在他的创作中体现出的恰是成熟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他大胆地尝试与创新,来自于他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特殊情怀。他不像后来的勃拉姆斯,致力于继承古典主义那一板一眼的教条。也不像后来的民族乐派,虽然含有浪漫主义的气息,但音乐深处透露着乡土情怀。而舒曼的音乐中,单纯体现着浪漫主义情怀。无论是和声语言的大胆使用还是音乐题材上的选择,无一不透露出舒曼对浪漫自由的渴望与热爱。浪漫主义所倡导的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舒曼的作品中体现得近乎完美。尤其是他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热爱,从而把文学与音乐完美地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表现出诗化的音乐风格。

二、舒曼《幽默曲》中的“感情色彩”

舒曼创作《幽默曲》很大一部分是在抒发感情上的波动。他与克拉拉的结合受到威克(克拉拉的父亲,也是舒曼的老师)的强烈反对,二人不顾威克的反对,毅然决定通过法律程序宣告纯洁的爱情。最终法院判定他们成为合法夫妻,并于1840年成功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幽默曲》的创作正是舒曼在感情上最受煎熬的黑暗时期,情感、情绪波动较大,在《幽默曲》中可见一斑。舒曼在1839年写给克拉拉的信中说:“我整整一个礼拜都坐在钢琴前,在创作、欢笑、哭泣当中度过。你可以在作品二十《大幽默曲》中找到这美妙的描写这一切……,一个礼拜中,我创作了十二张五线谱的纸张。”[2]丰富的感性充斥在整个作品中,对现实的无助与徘徊、悲痛与彷徨、迷恋与懊恼、失望与幻想,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彰显得淋漓尽致。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成为舒曼《幽默曲》在感性与理性上的结合点。那种自由而浪漫的随性在现实中展现得如此自然,音乐中每一段落都是在细细地诉说着舒曼的内心。

三、“感情论”音乐美学的体现

舒曼是一位切切实实的“感情论”者,这一方面源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人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却是内心深处情感表达的需要,以及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一种情怀。感情论源于文艺中的浪漫主义思潮,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在德国掀起,随之蔓延开来。舒曼的“感情论”音乐思想伴随着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成长起来。舒曼曾经说过:“情感萦注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涌出音乐。”[3]舒曼把情感的流露放在首位,“他同文学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者一样,不仅祟尚感情,极端强调感情在音乐中的地位,甚至将它置于理性之上。”[4]

舒曼“感情论”的音乐美学思想不仅表现在情感的突出表达上,还体现在他那忧郁的幻想色彩上。他时常把情感与幻想结合在一起,充满梦幻的思想充斥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当沉闷与压力到来时幻想也就随之而来,这也是舒曼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关于幻想的认识和重视,他曾经这样表达:“但愿在法则的链条上,永远绕着幻想的银线。”[5]足以体现出舒曼在音乐创作中对幻想的重视。

《幽默曲op20》全然就是舒曼情感表达的园地,从引子的第一个音符开始就流露出他深情的爱意。宁静的引子后进入快速跳跃的织体表现,自由的情感奔放而有秩序,独具浪漫色彩的和声语汇和多变的调性,以及挥洒自如的节奏表现都在各部分得以体现,浪漫情感与现实的冲撞,无奈后的再现等都在细腻表达着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在第二部分中段展开部分,宁静的长音伴着前倚音,作曲家进入了梦幻般的幻想世界中,短暂的幻想过后又回到无奈的现实中来。

无论是全曲的高潮还是各个角落里的和弦,都倾力体现出舒曼的情感世界,自由而浪漫的表情术语,以及恰到好处的强弱判断,都为此曲的情感表达增色添彩。

舒曼同时也强调艺术作品不仅要有合适的形式本身,更重要的是富有情感的内容,形式是表达思想的艺术手段。他认为:“艺术家必须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术性普通知识不当做目的,而只是当做一种必须具有的手段。”[6]他痛斥那种矫揉造作的炫技和空洞的形式拼凑,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始终存在着幻想中的“弗罗列斯坦”的音乐形象,那种豪放与热情贯穿始终。在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中体现出主观性和唯心主义因素,当然,从反映论的角度来说,舒曼的情感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无疑也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特征。音乐本身就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刻意强调唯物主义思想观诚然使得音乐步入教条化,舒曼的“感情论”美学观具有时代烙印,把情感摆在第一位的浪漫主义时期,能够在严谨的音乐思维下创造出富有情感的音乐作品,实则不易。他的《幽默曲》也正是“感情论”美学思想作用下的产物,从对该作品音乐本体的简要分析来看,舒曼的这种美学思想在1839年就已经完全成熟。他对作品内容思想性的高度重视与艺术性的强调,都全然展现在作品中。

四、结语

舒曼在音乐创作中大胆运用浪漫主义音乐语言,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完美的把文学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形成诗化的音乐风格。他的作品大都以表现内心情感为主要内容,细腻的刻画与浓厚的浪漫色彩,使得每一部作品都展现出浪漫的诗意。《幽默曲op20》体现出舒曼浓厚的浪漫情怀,也细腻表达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上的波动,把舒曼“感情论”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格奥尔格·克内普勒.19世纪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534.

[2]F.E.Kirby. Music For Piano (Cambridge: Amadeus Press, 1995).173.

[3]舒曼.弗兰茨·舒伯特最后几百作品[A].论音乐与音乐家(论文选)[C].北京:音乐出版社,1960.21.

[4]于润洋.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J].人民音乐,1980,(11):36-40.

[5]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论文选)[C].北京:音乐出版社,1960.142.

[6]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论文选)[C].北京:音乐出版社,1960.42.

作者简介:

褚会文(1986-),男,山东日照人,助教,文学硕士,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工作单位: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研究方向:音乐鉴赏与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视觉设计的通感隐喻方法探究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流行演唱教学中音乐风格的引导及培养方法
别具一格的“美国式”音乐风格——浅析约翰·科里亚诺《第三交响曲“大竞技场“》的创作思维
中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音乐风格的角度看电影中音乐的作用
浅谈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艺术特征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