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蕾
【摘 要】在改良昆腔和传奇作品空前繁盛的影响下,各地方剧种也风起云涌,异常活跃。据1983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的《中国戏曲剧种表》的统计,形成于清代的地方剧种就有近200种,为如今的戏曲艺术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关键词】古代戏曲;艺术成就;繁荣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60-01
在清代的戏曲艺术发展中,地方剧极为繁荣。在不同的剧种中,如以声腔分析,大体可分为梆子腔、弦索腔、皮黄腔、吹拨腔、乱弹腔等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如花鼓戏、采茶戏、秧歌戏、滩簧等杂腔杂调,流传范围都非常的广泛。由于各地方剧种的繁荣,出现了诸腔竞演、激烈争锋的局面,“花部”与“雅部”的争斗最能体现这一时期地方剧种的繁荣。乾隆年间的地方戏统称为“花部”或“乱弹”,北京、扬州等地的士大夫称昆腔为“雅部”。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两淮盐物,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花雅之别,原是为了供皇上消遣娱乐,但在客观上却加剧了戏剧之间的争斗,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戏剧时代。
一、戏曲艺术的代表人物
汤显祖(公元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明传奇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临川派的代表人物。以戏曲“临川四梦”(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名闻天下。其中《牡丹亭》是其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戏剧史上又一光辉之作。沈璟(公元1553~1610年):字伯英,号宁庵、词隐,江苏吴江人,吴江派的代表人物。平生创作传奇作品17部,合称“属玉堂传奇”,今存7部,即《红蕖记》、《埋剑记》、《双鱼记》、《桃符记》、《义侠记》、《坠钗记》、《搏笑记》。沈璟主张戏剧要注重纲常和提倡本色。他还编写曲谱,论述曲词的唱法和做法,在音律的运用方面要求也是非常的严格。
李渔(公元1611~1680年):字笠鸿,号笠翁,金华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娱情乐性是李渔戏剧的基本观念和最高目的。因此他创作的多是儿女风情的喜剧作品,为清初剧坛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审美天地。李渔的剧作合称“笠翁十种曲”,包括《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蜃中楼》、《凤求凰》、《奈何天》、《比目鱼》、《玉搔头》、《巧团圆》、《慎鸾交》。除《比目鱼》外,其余9部均为喜剧。《风筝误》是颇能体现他喜剧风格的代表作品。晚年时系统总结中国戏剧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写出《闲情偶寄》这部戏剧理论的不朽篇章——《李笠翁曲话》。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戏剧理论家,为全人类戏剧文化的积累作出了卓越贡献。除上述传奇作家与作品外,据记载明清传奇作家有700多人,作品近2000种,现存600多种。孟称舜的《娇红记》、梅鼎祚的《玉合记》、郑之珍的《劝善记》、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程馍的《龙沙剑》等都是明清传奇中的杰作。
二、京剧艺术的形成与其艺术形式
京剧的形成:京剧又叫“皮簧戏”,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京剧的形成是在诸腔杂陈、花雅角逐的过程中,在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之上,吸收昆腔、京腔、梆子腔以及民间小戏等长处形成的新剧种。皮簧是“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合称。“西皮”源于秦腔,是汉调的主要腔调。“二黄”是徽调的主要腔调。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即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吸收京腔和秦腔,实现了西皮和二黄的第一次合流。道光年间二黄又吸收了“楚调”的汉调,实现了西皮与二黄的第二次合流,即徽汉合流,明末清初统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称为“京调”,民国后称“京戏”,后改称“京剧”。从徽汉合流到京剧最后的定型有三个转变:一是由旦角担任主演改由生行为主导的演出格局;二是由诸腔杂陈改为西皮、二黄统领的局面;三是演唱和念白的语言转变为北京地方方言。促进和推动三个转变过程的,是被誉为“老生三杰”的京剧第一代代表人物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他们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体现在以老生为主的剧目上。同时期的生行徐小香、旦行胡喜禄、净行庆春圃、丑行黄三雄和杨鸣玉等在徽汉合流创造京剧的历史过程中,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后的孙菊仙、汪桂芬、谭鑫培被誉为“老生新三杰”或“新三鼎甲”,在继承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等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又作出了新的发挥和创造,加快了京剧走向成熟的步伐。京剧的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南弦子、月琴、笛、唢呐、海笛等管弦乐器以及鼓、板、大锣、铙钹、堂鼓、星等打击乐器。
正是由于地方剧种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由诸多声腔相结合而形成综合性新剧种的现象。京剧的形成就是这种综合性剧种中综合程度最高、最具实力、最能体现这个时代审美风尚的一个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