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磊
【摘 要】前不久在上海上演的三部德国戏剧,再一次为中国观众展现了当代德国戏剧的面貌,其中《共同基础》作为第一部上演的作品,以战争、种族、移民问题为核心,映衬当下的欧洲难民潮,因而获得更多关注。
【关键词】《共同基础》;德国戏剧
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52-01
2016年6月,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柏林戏剧节”带着《共同基础》《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等待戈多》三部作品来到上海。其中第一部《共同基础》曾获得2015年柏林戏剧节“最值得期待的十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以前南斯拉夫战争、种族冲突、移民话题为焦点,映衬了当下欧洲的难民潮,而且它也并非由经典文本改编,所以获得更多关注。
在谈《共同基础》之前,首先要说到一本德国的戏剧理论书。这些年,德国戏剧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有个重要的理论引导,就是雷曼的《后戏剧剧场》,雷曼在书中提出“后戏剧剧场”的概念,一方面,文本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敞开大门,与音乐、视觉等其他戏剧手段平等;情节上,传统的线性叙事也被视觉空间的拼接取代。另一方面,舞台被视为一种画面,空间也被赋予更多意义。然后就是时间,后戏剧美学强调真实时间,通过各种手段打破舞台时间的虚幻性,将剧场演出视为一次性时间经历。在这本德国理论书的支撑下,再来看《共同基础》便会有更多收获了。
一、拼贴时事的狂欢
开场便是一位演员面对观众的没头没脑的对话与调侃,起初还以为是在与观众交流,介绍剧情,直到第二位演员出来,打断了第一位演员的说话,观众才发现自己被涮了一把。
其他演员上场之后,舞台立即进入一种狂欢的状态,在《Never Mind》这首音乐中,两种叙述开始交杂。一是1991年开始发生的各种政治时事、娱乐事件、体育新闻,不断被投影到舞台上。二是几位德国青年的日常生活,极尽各种荒诞之事。夹在两者中间的核心新闻则是前南斯拉夫地区发生的战争、种族仇杀。几位演员不断在舞台上转换位子,争抢话筒,轮番播报新闻及讲诉着自己在德国的各种生活,频繁的移动让舞台的空间焦点变得散漫。
第一部分下来,最直接的感觉就是闹哄哄的拼贴,摸不着头脑,大家关注了演员在舞台上夸张的搞怪、各种新闻的轰炸、熟悉的流行音乐、不断切换的影像,各种文本之外的戏剧手段被充分利用。台词呢?文学性呢?好像消失了,确实是消失了。继承阿尔托精神的所谓“后戏剧剧场”、后现代,首先把矛头指向了文本,当然,雷曼从未否定文本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实践中,文本却时不时成为开刀的对象,《共同基础》的第一部分在“后戏剧剧场”的道路上可谓是大步前行。
《共同基础》下半部分,风格大变,随着几位年轻人到达贝尔格莱德,之前的闹腾戛然而止,戏风一下子沉重起来,开始全面切入戏剧的主题,种族、战争、移民、融入、身份认同。
二、冠以“戏剧构作”之名的集体创作
2016年6月25日下午,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了“《共同基础》创作过程”的工作坊,介绍该剧的创作手法。内容为:确定一个主题,第一轮,大家写出与“否认”或者“拒绝”相关的五个词;第二轮,大家写出六个句子,第一句、第二句关于“否认”,第三句、第四句与参与者家人有关,最后两句有关这个世界。经过这个过程,共同点、不同点,可以引起共鸣的、引起好故事、好情境的部分被挖掘出来。导演耶尔·罗恩强调挖掘其中的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
该剧还运用了“纪实剧场”的创作方法,剧中七位演员,有五位是前南斯拉夫人后裔,为了排练该剧以及客观呈现历史和剧中人物当下生活的情况,剧组成员踏上了一段重返前南斯拉夫的旅程,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收集材料,然后演员从个人角度讲述自己和亲人的故事。
其实这些创作方法在欧洲也不算什么新鲜事物,类似集体创作,引导这股潮流的大概算是法国的太阳剧社。“不从已有的剧本出发”,这一被太阳剧社贴上标签的创作手法,在德国人这里成了戏剧构作,当然,从工作坊的展示来看,德国人也确实玩得颇具特色。
三、略显不足的气场
《共同基础》讲了好多故事,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又都不深刻,总体感觉就是气场太弱。
将每个演员生发出来的故事拼接,看似丰富,却又没有重点。导演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曾说到:“前南的问题其他地方的人都不太了解,随着我们的了解越加深,反而越不解其中原因。我很快意识到,我们不应该去从政治的角度分析,而应该从个人出发,打开视角去探寻战争的影响,对受害者的影响等。”导演的出发点也确定了该剧只是止步于展现个人、民族、身份认同、战争残酷画面,对于深层次原因的探讨不能深入。
四、结语
总的来说,虽然《共同基础》有种种不足,但作为柏林戏剧节最值得期待的十部作品之一,我想这是有道理的,一来它影射了当下欧洲的难民危机;二来从“后戏剧剧场”的角度来看,它不是从在现成剧本基础上创作,在创作方法、表演形式、叙事手法上它确实给中国观众展现了许多非传统的新鲜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