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兵
摘要:CAD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本文针对于该课程现教学状况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考核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CAD课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38-02
CAD课程是土建类专业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学习掌握CAD基本命令的操作与使用和常用绘图的功能与技巧从而绘制施工图,为以后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首先从当前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发,其次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四方面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举措与研究。
一、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的教学状况及其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偏倚
传统土木工程CAD课程的教学目标均仅以对本课程知识的传授即职业技能为目标,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价值观和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就业时,因价值观的错误和综合素质的短缺,有的无法适应企业和时代的与日俱进,有的无法与团队沟通合作甚至一些学生因为实际工作中的墨守成规而被迫离职。
(二)教学模式的不合理
土木工程CAD课程一般是采用先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室授课)、后实践性教学(机房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理论知识讲解,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盲目性。另外,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多以文字、ppt课件为主,知识点不够连贯,比较乏味,不具有生动性,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由于理论教学与该环节的时差性,大部分同学模糊甚至淡忘之前的理论知识,无法运用学习的知识上机绘图,进而缺乏兴趣和信心,导致较差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脱节
土木工程CAD课程培养出的学生在实际投入相关工程设计工作中,即便掌握一定的绘图能力,但普遍绘制的图纸质量不过关。一方面,图纸不符合国家现行有效规范标准和深度,出现图纸校审错漏百出、送审违反强条过多等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往往不按前期规划批复条件或者不及时提资并结合其他水电暖等专业的图纸配合进行设计,导致无效的工作量甚至南辕北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仅只限于传授相应的绘图操作和技巧,忽视结合现行规范和实际工程设计的行业知识和流程,与行业脱节,从而导致一定的不准确性和不实用性,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很快的融入工作。
(四)教学考核的单一
土木工程CAD课程教学考核中,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笔试即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该方式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普遍轻视平时的上机实践机会而更多的采用笔试考前突击和机考拷贝其他同学的文件的方式备考。
二、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研究
(一)土木工程專业CAD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研究
对于传统土木工程CAD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偏倚,笔者对该模式建议改革如下:
教师不仅应将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同时也应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囊括其中。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综合性人才,能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事。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教师作为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将此价值准则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目标中,力求培养出敬业、诚信、友善的学生。另外,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下,学生在就业时能更好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与同事通力合作,成为社会和企业青睐的创新性人才。
(二)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基于以上对于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教学模式的问题的剖析,教师应既要重视前期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同时考虑上机实践的有效接轨和贯通。笔者对该模式建议改革如下:
1.在每次CAD课程上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上一次理论课程内容的回顾展示,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堂的氛围和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也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对于其中典型的问题可以进行相应的总结和指引。
2.采用典型实例现练的教学法,即将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典型工程实例随堂当场演练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学以致用,在实例中加深对操作命令的运用和理解。以实例作为主线,一方面将零散的操作命令连贯起来,结合实例的平立剖面图、楼梯详图、施工图绘制,增加学生的兴趣和课程的趣味,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遗忘和生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实例展示具体某工程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从整体上综合巩固CAD知识。
3.采用教学地点大比例安排在机房的教学模式,尽量减少上理论课的时间。一方面,教师明确设定每次上机课程的任务目标和考核方式,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目标和考核作为引导和方向,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教师讲授操作命令后,立马在多媒体上演示,学生及时地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练,避免传统的学生只能观看不能操作的弊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练习,加强记忆和理解。同时,如遇到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协助指导和解决,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复习总结和消化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师也可当场了解和跟进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形成良性的教学呼应效果。
4.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适时开展一些企业实践项目实习。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工程的设计项目锻炼自身的制图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CAD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最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适度聘请一些行业专家进行例如讲座、培训会议等方式的学术指导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学活动的多元化和开放化。
(三)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CAD课程往往以教材为中心,单一地靠操作命令的分解为基础开展教学。一方面教师没有很好地将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忽视实际工程中各环节流程的连贯性和各专业的相互协调配合性的灌输。笔者在此建议改革如下: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及时了解现行国家有效规范、行业资讯、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适时及时得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例讲解中,一方面应给予强调制图标准和现行规范,培养学生规范标准化的意识。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CAD的学习不仅是停留在绘图命令和软件的操作上,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拉近学习和就业间的差距,时时以日后参加工作岗位上尽快适应行业要求为目标进行有效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应将工程实例的整体设计流程逐步依序分解讲解,包括前期报规、初步设计、图纸设计、图纸送审、图纸施工等流程。其中設计过程中的接口,各专业的相互提交资料也尤为重要。学生能总体了解工程设计循序渐进的过程,对CAD学习有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今后的实际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准确性有着非常显著的帮助。
(四)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教学考核的改革研究
传统教学很多以期末考试为主进行考核。CAD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笔者在此建议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如下:
一方面,课程最终评定考核以出勤10%、课堂作业15%、课外作业15%、期末考试60%其中包括笔试30%和机考30%为考核点,避免考核方式的单一性和不客观性。其中,机考可采用AB卷,相邻考试座位交叉采用不同的考卷,杜绝学生考试的作弊现象。另外加大课堂和课外作业的权重比例,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在平时学习累积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前突击的备考方式和拷贝作弊的错误心理。另一方面,在土木工程学生毕业设计中,建议强化CAD的应用,使学生更加重视CAD的学习。
三、结语
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现教学状况的分析引出相应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四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总之,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教学应考虑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多的重视上机实践,融入贯通社会的要求和行业的标准,综合科学客观地考核学生,不断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程度得让学生学以致用,迅速地适应和融入今后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张如林,程旭东,高福聚,张雪松,张明.基于团队协作的《建筑工程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8(17):83-84.
[2]林彦,孙昶临,姜伟,张晓杰,张立恒.土木工程专业CAD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6):632-636.
[3]赵冰华.高校建筑专业CAD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95-97.
[4]李冰心,王金平,李春柳.CAD建筑制图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科教纵横,2009,18(12):206-206.
[5]刘艳,邓芃.CAD建筑结构CAD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