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2016-10-31 17:07李秀英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吕剧剧目艺术

李秀英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李秀英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吕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东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吕剧起源于民间,取材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吕剧艺术的生存环境急剧变化,传承与传播日益艰难。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吕剧艺术的发展现状和症结所在,探寻吕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努力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工作贡献力量。

吕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

从跨区域文化传播角度探析吕剧艺术,就是为了让吕剧艺术能以多个载体、多种方式实现“活态传承”和全方位展示,吸引更多人关注吕剧艺术,参与到吕剧艺术的保护工作中去,让吕剧艺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吕剧艺术传承与传播的价值和意义

(一)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山东省博兴县素有“吕剧之乡”的美称。随着吕剧唱腔的日渐完善和革新,一些优秀曲目和经典唱段传播开来,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主演的《李二嫂改嫁》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使得吕剧艺术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观众在欣赏和传唱吕剧曲目的同时,也记住了曾经孕育它的城市——博兴县。从某种意义上说,吕剧艺术肩负着塑造“文化博兴”的特殊使命,是博兴的一张名片。吕剧艺术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的软实力,是山东地方文化的特色代表之一,以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方式传播文化,能够对受众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对塑造博兴城市形象和发展博兴文化旅游事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传承民间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传播吕剧艺术,从2003年起,由博兴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中国滨州·博兴董永文化艺术节”,又称“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旨在通过剧目评比和下乡演出等形式,弘扬小戏艺术文化,吕剧艺术在其中得以广泛传播,大放异彩。2008年6月,吕剧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荣获“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活动”。这些活动和殊荣为小戏艺术尤其是吕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吕剧艺术经过130多年的孕育与发展,汇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剧目,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吕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较好地保存和传播了传统文化。因此,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有利于研究民族文化、齐鲁文化和戏曲文化。

二、吕剧艺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李二嫂改嫁》、《借年》、《借妻》等经典剧目传唱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吕剧艺术曾经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迎来自身发展的鼎盛时代。在新形势下,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局限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吕剧艺术传承与传播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逐步进入濒危状态。

(一)吕剧艺术的部分剧目、曲牌和唱腔失传。随着吕剧老艺人的离世,一些曲牌、唱腔和剧目没有及时保护和保存,随之失传。如果保护不当,现存的曲牌、唱腔和剧目也将面临失传的危险。现阶段,需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记录和摄制吕剧艺术的濒危剧目、曲牌和老艺人的唱腔,以供后人学习、研究和传承。

(二)吕剧艺术的受众群体逐步缩减。随着人们经济、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入,吕剧艺术的受众群体日趋萎缩,吕剧专业演出团队生存困难。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途径更加便捷,这就要求吕剧应与时俱进,改变思路,不能单靠剧场来振兴吕剧了。

(三)吕剧艺术的传播方式相对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吕剧艺术这种以剧团现场演出等相对单一的传播方式愈来愈落伍,受众群体也随之减少。“吕剧也要实行‘战略大转移”,多在摄像机镜头前演出,多生产一些吕剧的视频产品,借水行船,依靠现代科技开辟吕剧市场,振兴吕剧。这不但有利于留住老年观众,也会有利于培养大批年轻观众。”[1]吕剧艺术应当丰富自身的传播方式,适时宣传报道,促进吕剧艺术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河南电视台有《梨园春》,浙江电视台有《戏曲红茶坊》,黄梅戏有‘中国戏剧网’,秦腔有‘中国秦腔网’,而山东只有一个私人出资建立的网站,影响力并不是很大。宣传方面的落后也是吕剧低迷的一个因素。”[2]

三、吕剧艺术传承与传播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大力扶持专业剧团的组建和演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吕剧是地方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山东的“省剧”,在娱乐大众、引导大众和教育大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吕剧艺术,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给吕剧的传播提供更大的空间。现如今,博兴县每年九月左右都会举办“国际小戏艺术节暨董永文化旅游节”,吕剧可借此机会积极演出,宣传自己,进而实现招商引资,发展壮大,努力把吕剧打造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二)丰富传播方式,吸取其他剧种的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吕剧艺术必须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传播吕剧文化,消除吕剧艺术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下观众之间的文化隔阂,使吕剧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活跃于商品经济时代。吕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吸取其它剧种的优势。在吕剧《李二嫂改嫁》中,李二嫂首次出场时,为了刻画人物的悲痛之情,渲染舞台气氛,吸收借鉴了河北梆子的元素,创作出了吕剧的“尖板”;在发展“四平腔”时,借鉴其他剧种创作了“四平摇板”、“四平散板”等,将这些音调融化于吕剧唱腔中,既保留了剧种的风格,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吕剧将京剧中比较简单的锣鼓点子巧妙地借用,使得吕剧的演唱有了新的起色。

(三)创新剧目内容和改革艺术表现形式。吕剧艺术应当创新表现手法,以电视剧、小品戏等形式占领农村受众市场,植根于农村地域文化,迎合受众口味进行艺术创作。

1.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优秀剧目。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吕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山东省博兴县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吕剧通过演绎取材于群众现实生活的故事教化大众、传播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吕剧艺术在内容创作上需要紧跟时代节奏,拓展创作空间,立体地展现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2.形式上:运用科技手段,创新表现手法。长期以来,程式化的表演形式阻碍着吕剧艺术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吕剧艺术,需要在传统的说唱对白的表演基础上,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拓展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表演手法,“使吕剧的表演方式更多元、更现代,在吕剧表演的服装、舞台设计、灯光等方面也要多下功夫,使吕剧这个源于乡村的剧种融入现代、时尚的因素,使古老的表演艺术与时尚的审美需求相结合。昆曲可以有青春版《牡丹亭》,吕剧也完全可以有现代版《王小赶脚》。”[3]

综上所述,吕剧艺术不仅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创新,而且要在创作内容上狠下功夫,创作出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优秀剧目,使得吕剧艺术既能引领时尚潮流,颂扬新时代的新风貌,又能做到寓教于乐,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吕剧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保持原有风格,博采众家之长,独树一帜”的发展创新原则,汲取京剧、豫剧等剧种的特长,从而促进吕剧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健康发展。

[1]翟仲来,王晓倩,岩磊.浅论吕剧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丛刊,2013,(5):16.

[2]曹旭超,周凌云.论山东吕剧艺术的通俗性[J].读与写杂志,2007,(6):18.

[3]邵梅.吕剧艺术未来发展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4.

J825

A

1007-0125(2016)10-0037-02

李秀英(1982-),女,河南永城人,硕士研究生,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猜你喜欢
吕剧剧目艺术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吕剧进校园 唱响家乡戏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纸的艺术
优秀剧目进校园
论小学生学习吕剧的几点想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吕剧《马前泼水》“:苦故事”的“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