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述
(温州大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南戏视觉化艺术策略探讨
蒋述
(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本文通过探讨创造性实现南戏视觉化艺术策略的三种方式,包括将南戏文化融入民间民俗活动、开发南戏实验剧场与植入数字交互艺术,以实现南戏从静态到动态的演绎,以期达成南戏文化在目前主流文化消费群体中的有效传播与传承。
南戏文化;视觉化;民俗活动;实验剧场;数字交互艺术
南戏,孕育于楠溪江畔,传唱于田埂戏台,可谓顺着瓯江的水穿过800年时空悠悠而来。然而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南戏却失去昔日的传唱度与关注度,而成为冷门的戏曲形式之一,渐渐为市民所陌生。通过观察当下电影、电视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生存状况不难发现,智能化移动终端的普及使文化行业视觉消费的倾向愈发明显,信息爆炸的现状让体验式消费日益崛起。那么,如何借势将南戏文化进行视觉化艺术创作,以一种适合当代观众口味的演绎方式重现于世,成为传承非遗文化——南戏的一个重要议题。
南戏虽然由民间而来,但其历史价值与艺术造诣却不容小觑,南戏剧作内容所反映的民生民相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都为后世的戏剧艺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如何在坚守不变的内核下,进行形式与载体的与时俱进,正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
据《水心文集》记载,虽酷暑亦不能停演,如果遇到府县官衙禁止,便假托是禳灾祭祀,率众乡亲呈举,获准后,或者就在祠里演出,或者在戏所边烧香祷告边演戏。[1]可见,南戏与祭祀等活动其实早在北宋末年便已有之。正如南戏研究大家俞为民教授所言,让南戏文化与南戏元素融入祭祀、庆典等民间文化消费市场是不可忽略的。五大剧种(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占据中国戏曲市场多年,已经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观众与票友,纵使市民的文化基础甚好,但是群体性的文化消费习惯流失,无法在短期内复原确是事实。因此,通过市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活动,让南戏重回大众视野是当务之急。
南戏的发源地——温州,近年来依托传统佳节发展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活动,让节日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节点”。诸如“二月拦街福”便可以成为南戏文化输出的切入口。“拦街福”取自“拦街祈福”之说,是一项融合民间信仰、文化娱乐、商贸活动的复合性民俗活动,自清朝流传至今。在举办“拦街福”的主街区,传统文化巡游活动、传统戏曲表演、温州民间艺人特色才艺表演、温州特色手工艺品等都将得到展示,可谓地方民俗的大集合。恰逢此时,又是每年的中国农历新年期间,男女老少走街串巷体味古朴,恰是当下对“怀旧情怀”的最好诠释。借此机会展示南戏文化,上演一出《张协状元》或是《琵琶记》,都将为南戏重返大众视野奠定基础。还有,至今仍保留在温州市南戏博物馆内,用泰顺木偶的制作技法制作的南戏表演场景,平时鲜有亮相的机会,但在“拦街福”这样的民俗活动中,这些被世人遗忘的木偶活灵活现的动态演绎定能引发话题热潮。南戏,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印刻在文书上,而是以非常态的形式存在,以视觉化的形象活跃在市民眼前。另外,从南戏文化延伸出的周边产品,如南戏服饰、南戏首饰、南戏剧作绘本等,都可以借助“怀旧”之名来博取大众的关注,一方面可以留住中老年戏曲爱好者;另一方面也借此让青少年观众直接从文化生活中了解古老的南戏文化。
早在2000年,南戏就曾“热”过温州本土。随着“南戏国际学术会议暨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剧目展演”活动的举行,具有代表性的新编南戏剧目得到业内人士的重新编演,古老戏剧由此走入现代化剧院。虽然此举意义深远,但却没能在传承南戏文化上得到预期的延伸。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文化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成熟。
直至2015年,国内演出市场配比发生巨大转变,戏剧演出异军突起,平均占到演出总观众数量的近五成。如此票房似乎也在暗示文化消费方向的转型:曾经垄断演出市场的演唱会不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观众在寻求更深层次的思考,文化消费者的自我意识觉性,整体素养提高。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南戏恰是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得以重生再现。
南戏,开创以歌舞演绎故事的格局,其以歌唱、舞蹈、念白、科范、音乐综合艺术,来演绎悲欢离合的人情世故,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普世价值理念。[2]一直以来,文化消费市场对于南戏的演绎多以原汁原味的复原演出作为衡量标准,殊不知当代观众,尤其在80后、90后占据目前主流文化消费市场之后,其审美情趣与价值理念正悄然转变:传统封建的思想观念是否需要得以保留?观众是否也可以参与到戏剧表演中对价值观进行评判?戏剧场景可否突破一板一眼的实景演出,更大限度激发观众想象力?
在打破传统戏剧演出制式的尝试上,国家一级导演翁国生作出表率。翁国生说:戏曲也是可以玩出花样的。他用一净一丑以说书人的角色串联起经典剧目《琵琶记》中的三出折子戏,同时融入温州古词等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内容,以短平快的节奏形式向市民呈现他所理解的南戏。甚至于,在写意的舞台上采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台下的观众受邀走到台上,进行相关剧务的工作。[3]以实验话剧的运作模式来重现经典,在古老戏曲的内核上加以创新性的包装,既符合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在使命,又响应当下创意生活、创意文化的时代号召,更是贴合了目前观众群体的消费体验习惯。
从内容而言,南戏市民性与婚变性的题材适合实验话剧的探索与尝试。从家长里短的生活细节出发,品尝人生百态,从而总结人性哲理,这些内容历来都是剧本创作不变的核心。若要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消费热潮,注定无法和生活、情感、人性脱节,而来源于生活,又经过文人墨客整理编辑的南戏文化的取材正是符合了这样的特点,具备改编基础。当然,若要开发实验剧场的演出,做一些区别于传统剧目的改良是必要途径。在情节与人设上,实验剧场的剧情设置可以根据表演场地的特殊性与亲密性,围绕“开放与创新”展开,《琵琶记》的结局“一夫二妇”实为最完美的结局吗?剧中所倡导的忠孝双全是否过度美化人物而具有教化的意味?理想化的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的形象值得肯定吗?实验剧场的目的在于,观众与演员均是创作的主体,双方在协定的时间内通过眼神、语言、动作的交流共同挖掘作品深处的魅力,探讨作品之外的价值观,但最终以舞台空间呈现,或演绎,或讨论作为沟通方式。所以,有别于大型剧院的传统复原演出,实验剧场参与观众对于作品的理解,对于南戏的解读更为深入,甚至每一次演出都可以成为唯一而真切地实现戏剧演出的不可复制性,突破模板效应。而这也是实现南戏视觉化策略下,颠覆“一对多灌输”、促进“点对点吸收”的有力方式。
从形式而言,“虚拟”是南戏艺人自古就采用的表演形式,演出过程通过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等具体表演来表现特定的时间与空间[4],甚至于取代实景道具,以逼真的形态展现来简化舞台元素。秉承南戏演出传统,“虚拟”还可以从灯光入手。面对既定的舞台形象,灯光可以在视觉上提供多种展现手段来美化、改造、重构新的时空[5],以满足演出场序变化的需要,必要时灯光的营造可以凸显写意氛围,为角色活动创造环境,暗示人物内心,揭示戏剧内涵。相较于传统舞台布景,实验剧场多变性的空间所能传达的信息和意义的不确定性与无限制性成为它的亮点。
固然,传统复原南戏演出是不可或缺的,但实验剧场的开发则有利于促进视觉化策略下,观众对于南戏文化的吸收与理解,实现传统与创新改造并举。
在新形势下,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以交互艺术为载体增加南戏文化出现频率,以青年观众偏好的艺术表现方式呈现南戏文化,是传播与传承南戏文化的趋势性产物,以此方式可以消除中国戏曲留给青年观众的普遍误解——枯燥乏味。
突破传统博物馆实物展示的限制,实现多媒体交互艺术的O2O模式,充分利用传感器技术,联通互联网、智能手机端以及展示现场,不仅能够实现人机互动,也能借互联网平台实现人与人的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让参观者切身融入电子荧屏的南戏演出,参与者挥弄舞姿呈现于屏幕,就好似上了妆,更了衣,置身于古老的戏台唱响这绝世的经典。交互性的视觉化手段,同样旨在文化的吸收与交流,而非继续复制一方强加、一方流失的社会现象。因此,视觉烙印并非只是制造片刻的视觉停留而已,而是以期促成文化探索的欲望,激发被分享的潜力。
事实上,并非只有专业的博物馆、展览馆才能够向人群展示南戏文化。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转变,大型活动往往被长期的系列活动所取代,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诸如在街头的文化宣传活动,以及在公共交通站台、在商场的节庆活动,利用线下人群实现线上游戏,再借线下人群进行分享传播,便是一条有效途径。而h5的应用,及时地为这样的活动内容提供了可能性,满足了市民目前迫于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强大需求。
数字交互艺术之路不断前行,需要国家、政府、民间团体筹建常驻机构,以保证南戏在表现形式上的更新发展,为不断抓取主流消费群体进行文化传承作出应对措施。
任何一门传统艺术沉寂后的再度复兴,都必然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挖掘、改造与重塑的过程,而借传统艺术之躯、经过现代审美指导与技术包装的南戏,将更为直观地呈现南戏于当代社会、当代人群的宝贵价值。同时,南戏经典、蕴藉的文本原型经现代化、视觉化的全新阐释,也将为观众提供一种思考当下问题与人类文明母题的特别角度。南戏民俗文化的渗透、实验剧场的培育以及数字交互艺术的应用这三种策略,本质都是从各自的优势、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进行南戏文化土壤的再造与滋养,这是南戏传承不可回避的一条道路,也是解决当下文化生产与受众需求矛盾的一种有益尝试。
[1]李冬君.南戏里的民间精神[J].文史天地,2015,(7).
[2][3]张玫.翁国生执导的《琵琶记》驻场温州南戏博物馆[J].青年时报,2015.
[4]俞为民.南戏通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97.
[5]禹敏.用外化的“形”表达内在的“意”[J].剧影月报,2014,(2).
J617.5
A
1007-0125(2016)10-0017-02
南戏的视觉化艺术创作策略探讨,项目编号:15wsk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