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鸣
孟宪承先生在其文集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学习律”的记述:“某一联结跃跃准备欲动时,动则满足,不动则烦恼;某一联结不准备动作时,强使之动,发生烦恼。”由此可见,“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前提,是对学习之动静规律的熟谙,是对学习者之心向变化的了然。而在此基础上,以“适切”为标准的选择,对助推学习发生而言,自然是客观且必然的。
余洁老师似乎深谙此理,她的教学,生动而具象地诠释了“适切”这一教学的自然法则。
一、适切的方式让学习变得生动
教学之道离不开“术”的呈现,故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余老师能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思考教学之“术”,选择适切的方式,令课堂生趣盎然。
1.创设推进型情境。
余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名叫邵多丽的傣族小姑娘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创设了推进型情境。从一开始的邀请函,到后来的任务挑战、学习提示,邵多丽贯穿课堂始终,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持久而稳定。
2.穿插挑战性游戏。
喜欢挑战是孩子的天性,余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检查初读环节中穿插了一个挑战性游戏,将文中难读的词句藏在凤凰花背后,让学生自选挑战,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发生。
3.引入传统型表演。
很多教师执教《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都会在理解泼水动作“灌、泼”的环节中安排表演,余老师也不例外。实践证明,此处的表演能够将文字符号形象化,学习者在不自觉中被带入了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从而达成学习效度。可见,优秀的教学必定是在继承中创新,绝非摒弃后创生。
二、适切的内容让学习变得高效
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学习的真正发生需要教师以学定教,精选教学内容。余老师的教学,善于融合生本、课本、师本三种视角,选取最适切的教学内容。
1.字词学习基于预习。
课始,余老师通过呈现学生真实的预习作业,将字词学习环节的教学内容聚焦于学生提出的难读及不理解的字词上。这种基于学情的取舍,无疑是科学而高效的。
2.句式运用一环多效。
为了解决“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这一难点,余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组句式练习:
我想把清水泼在老人身上,祝老人 。
我想把清水灌在孩子身上,祝孩子 。
我想把清水洒在姑娘身上,祝姑娘 。
我想把清水 在小伙身上,祝小伙 。
我想把清水 在 身上,祝 。
这样的言语实践,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体悟,又是对文本典型言语形式的迁移运用,可谓一举多得。
3.写字指导选取典型。
在写字指导环节,余老师选取了“吉”“如”“味”这三个含有“口”这一部件的字,可谓匠心独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出“口”这个部件的书写规律。能通过例子总结出规律,这不正是一种真实学力的提升吗?
三、适切的点拨让学习变得多维
顺学而导是对课堂关系的再定义,也是学习发生的真实过程。余老师的课堂,适时、适切的点拨与引导,让学习点变得立体而充盈。
1.过程成为学习资源。
“互相”一词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余老师顺应学习的规律,没有生硬地给出标准化的解释,而是在了解“互”的字理的基础上,提出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的要求,并布置“小组内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完后互相评价”的学习任务。学习的过程成了学习的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互相”一词的理解变得具体实在。
2.问题助推思维发展。
思维是语言的外壳,对语言的学习,应以思维培养为最高境界。余老师的课,大胆引入了学生的课前质疑“‘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一句为何最后不用问号?”并且在学生对难点段落理解体悟之后适时解答。通过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准确性,感受标点符号表情达意的作用。思维的进阶在真实的学习场域中自然发生。
本次“杏坛杯”课堂教学展评的主题是“让学习真正发生”,言语简练却意蕴丰富。其中,“真正”一词尤其值得我们细细揣摩。有意义的教学,需要我们探寻规律,需要我们去伪存真,需要我们遵循自然法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瑞金路小学副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