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奇妙的再创造之旅

2016-10-29 12:19陈一叶
江苏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绳结计数器数位

陈一叶

《认识小数》是苏教版三下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认识小数之前,已经对小数的意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小数,如文具的价格、食物的价格等;学生学习小数的知识基础是整数的十进制计数方法和分数的意义。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获得概念的方式主要是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前者主要依靠对具体事物的概括获得概念,后者主要利用认知结构中相关的原有概念来理解新概念。随着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概念的同化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学生学习小数应该属于概念的同化。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找到用来同化小数这个概念的系统结构。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来看,有两种方式可以抽象出小数的概念。一种是从十进分数入手,一般认为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所以教材都是先安排认识分数,再安排认识小数。元、角、分是小数在生活中的原型,教学时都会利用这个资源,通过生活经验(零点几元)和知识经验(十分之几)的对接,让学生知道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另一种是从整数计数方法的知识结构出发,把小数看作整数计数的概念推广,也就是基于十进制表示数量的需要,以前学生学习的整数计数是往大的方向发展的,即满10个计数单位就往上面一级进1,但由于生活和数学的发展要求,计数也要往另一个方向(即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

由此,我们知道,小数与自然数一样,都是用来计量的,是生活中很多时候不能用自然数计量时产生的新数,它也遵循十进制位值系统的一切规则。张奠宙教授指出:小数是十进制计数沿着另一个方向(越来越小)的延伸,不是分数的附庸。

从数学史的角度来看,分数和小数的产生其实是相对独立的,我国古代刘徽最早提出十进小数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十进制计数的发展。国内外教材对“认识小数”的编排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从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来编排的,如我国的教材;另一种是从整数计数的推广角度来编排的,如法国的教材。

基于上述分析,教学时,我采用十进制计数与分数意义相结合的方式,创设古人计数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再创造”出小数,并逐步抽象出小数的意义。用学生已经熟悉的十进制位值系统的知识结构来同化小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小数的意义,因为这对其知识结构的构建来说,不仅能凸显小数的本质,也是十进制位值系统完善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讲,分数的意义也是小数意义的基础。由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分数意义的基础,这样,学生能更完整地认识小数的本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初步抽象出小数概念的过程,体会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2.会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初步抽象出小数概念的过程,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呈现结构,唤醒旧知

1.谈话导入结绳计数。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家的好朋友(出示哆啦A梦图片),哆啦A梦有一个神奇的时光机,可以穿越时空。让我们一起跟着他来到一个原始部落。(播放视频)这个原始部落里的人以打猎为生,有一次,他们打到了一些猎物。(出示猎物情境)

师:同学们猜猜看,古时候的人是怎么知道打了多少只猎物的呢?(结绳计数、用小石子计数)

师:是的,古时候计数的方法很多,这个部落是用绳子打结来计数的。(出示结绳计数场景,出示图1)你知道这表示几只猎物吗?

2.怎么来表示很多猎物?

师:猎物越打越多,打一只猎物就要打一个结,非常麻烦,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满十只打一个大一些或者长一些的绳结)

出示图2,这表示多少只猎物呢?(124只)

3.在计数器上画一画、写一写。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明白了古人的意思!请你在计数器上画一画,并写下这个数。

师:与古人相比,你感觉我们现在的计数方法怎么样?(方便、清楚、容易)

4.假如猎物储存到十个一百只,在这个绳子上怎么来表示?(在百前面加一根更长一点的绳结)

【十进制位值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满十进一”;二是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值。本片段十分生动地勾画了十进制位值系统发展的历史,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通过了解古代计数方法并与现代计数方法进行比较,再现十进制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接纳小数的概念作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初步建构

1.把1只猎物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在绳子上怎么表示?

师:有一次,部落里来了客人,他们正好打到了一只猎物,于是把这只猎物拿出来平均分成10份,用其中的9份去招待客人了,还剩下其中的1份,你会在图2的绳结上把这1份记下来吗?

同桌讨论交流,学生自己尝试记录,之后反馈交流。

生:我在1只后面再画一根更短的绳结。

师:这根更短的绳结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1只猎物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

师:想法非常棒,但老师有个疑问,假如一个不了解的人,怎么知道哪个表示1只,哪个表示(1只)10份中的1份呢?你有办法区分吗?

生1:这个(1份)绳结离那个(1只)绳结远一点。

生2:在1只和1份之间作一个记号。

师(出示图3):好办法!原始部落的人也是这么做的,在1只和1份之间再打个结区分一下。

2.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1份?

师:原始部落的人会用绳结上表示1份了,你能不能在刚才表示124的计数器上把这个10份中的1份表示出来呢?

小组讨论,尝试“创造”出小数。

生1:我们小组发现原来的数位上不能表示这10份中的1份了,怎么办呢?我们就在个位的右边又添了一根线,在上面画一颗珠子就表示10份中的1份了,我们给这个新的数位取名叫“分位”,因为它是平均分出来的。

生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我们给这个数位取名为“份位”,因为它上面的一颗珠子表示的是1份。

生3:我们取名叫“十分位”,因为是把1只猎物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1份。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棒,自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数位。那怎么跟原来的个位区分呢?

生1:我在这两个数位中间画一小竖作个记号。

生2:我画了一个点,这样更简单。

师:同学们的想法跟数学家创造的非常接近,现在我们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数位,这个数位叫十分位,它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为了区分1个和10份中的1份,我们在这里用一个小圆点区分开。(课件演示十分位的产生过程)

3.认识小数。

师:把计数器(如图4)上的数完整地写下来。(学生写一写124.1)

师:这样的数叫什么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关于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请自学教材第88页的一部分内容。

学生交流124.1这个数各部分的名称,并一起来读一读。(板书: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小数点)

4.认识0.1。

师(出示表示0.1的计数器):你能写出这个数吗?它的整数部分是多少?小数部分呢?0.1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这样的3份是多少呢?(0.3)0.4,0.5……0.9(十分位上的珠子依次增加)再加一颗呢?(往前进一,也就是说10个0.1是1)

出示两个计数器(分别表示36.6和0.4),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多少?36.6中的2个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5.回顾总结。

师:学到这里,你对小数有了哪些认识?怎么会出现小数的?

【小数的产生是生产和生活中计量的需要。这个片段的教学,引领学生真正经历了小数产生的过程,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通过让学生自己创造出小数,一方面,可以加深他们对小数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十进制的位值系统除了可以向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还可以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对原来计数方法的一次重大突破。】

三、逐步深化,系统建构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小数吗?

1.大自然中的小数。

(出示:蜂鸟的重量1.8克,蜂鸟蛋的重量0.2克)提问:1.8的整数部分是几?小数部分是几?0.2表示什么意思?

2.超市中的小数。

铅笔0.5元 0.5元=( )角

橡皮9角 9角=( )元

文具盒8.4元 8.4元=( )元( )角

计算器25.6元 25.6元=( )元( )角

反馈时追问:为什么0.5元是5角?9角为什么是0.9元?8.4和25.6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小数部分呢?

3.图形中的小数。

(2)出示图6,可以用0.1来表示吗?为什么?

4.数轴上的小数。

出示图7,请你在数轴上找出0.2、1.3和2.7,并展示交流你是怎么找到的,这里还有其他小数吗?

【本片段分层进行练习:一是利用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丰富小数的内涵;二是利用图形沟通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通过反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三是在数轴上找小数,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的理解,渗透数系扩展的思想。】

四、拓展应用,丰富内涵

在原始部落的绳子上又出现了更短的绳子(如图8),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在计数器上怎么来表示?

【利用原始部落的情境和意犹未尽的结尾,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无尽的创造空间,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

猜你喜欢
绳结计数器数位
活动名称:印加奇普绳结(INCAQUIPU)数字
基于Multisim10.1的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与实现
认识数位
SR620型与53230A型计数器的性能测试
算盘是个“小气鬼”
找规律巧解题
“解绳操” 防健忘
打绳结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遮法和写法单元自测题
“数位”和“位数”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