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芬
摘要:管理会计是企业通过将财务与管理相结合的一种财务管理的模式,企业管理层根据财务会计资料、其他资料来规划、控制、决策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并帮助领导者做出各种有效的决策。现如今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分析法、比较法,首先对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概述,再对它进行分类,进而找出管理会计方法的实践应用,从中得出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管理会计方法 企业 应用
一、管理会计方法概述
以现代的管理理论作为指导的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为了能更加灵活地运用它,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类管理会计的方法。管理会计方法是从事会计的人员用来反映与管理经济活动的会计途径,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而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作用于会计对象的方式,一般有它具有系统性、目标性、实践性这几个主要特征。众所周知,会计分为事前会计、事中会计以及事后会计,因此管理会计方法根据这个规律组成了一个囊括多个方法的有机体系,各个方法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一起发挥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有效作用。管理会计方法的目的是利用当前的经济信息来进行相应的预测与决策,对所经营的主要业务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分析,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无疑都是来自于会计工作的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来概括与总结出具体的管理会计方法,然后再运用到今后所遇到的会计实践中,这样不断循环,就丰富发展了管理会计方法。
二、管理会计方法的分类
会计人员在实践中遇到的会计问题,并总结解决它的相关方法即管理会计方法,根据问题性质、成因等属性的异同,对管理会计方法进行分类,采用对应的方法来灵活性地解决相应的问题。经总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科学规划的方法
管理会计方法讲究的是科学规划,其具体方法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预算编制这三大类,将这三大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企业的经验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
企业合理的经验预测分析是人们通过对企业所采取的未来相关经济策略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及企业发展趋势的一种判断,是事前的预见。对成本、利润进行性态分析有助于决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未来效益,再加上注重顾客的价值分析、企业利润的分量,以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预测分析模式。
而经营决策分析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量,在对企业经济活动方案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对此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对应的决定方针。对总成本与总效益的对比分析,以此来判断企业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以达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在预测、决策分析的前提下,将企业经济活动的预算资金以数量及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将成本、业务量、利润这几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地提高企业效益。
(二)有效控制的方法
在经营活动中采用有效控制的管理会计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主要是通过对事前控制与日常控制,企业通过对成本的规划所达成的一致目标,要求各部门根据这个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节及控制。在经营过程中,客户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客户提供服务是企业的宗旨,根据客户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价值。因此,既要强调成本控制,也要注重服务控制,让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三)评价考核的方法
管理会计中的评价考核方法是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的,然而一个企业中的绩效考核往往是以企业的财务指标数据为标准,以此来实行奖惩措施。而在管理会计中最基础的即是对企业的成本分析,通过企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差异计算来评价考核,无疑是各企业会采用的方法。当然也少不了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企业的内部审计方法。
三、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
(一)决策、规划与控制相结合
管理会计是把财务会计由单纯的核算再扩展到决策、规划与控制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的前提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决策;通过对相关指标的研究进行编制正确的计划;对实施的过程进行监控,检查是否与计划相符,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这样既能让管理者真正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了解企业的实际信息情况,又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绩效评价
管理会计在执行过程中,通过运用评价考核的方法对事后的各个责任机关进行业绩的评价,把实际情况与预算相比较,并找出其中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此为依据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既能达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也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更能为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分析
1.成本性态分析
管理会计方法中的成本性态分析是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混合成本,通过分析成本与经营过程中所产生业务量的依存性,从而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编制正确的工作计划,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控制依据。
2.投资决策分析
企业的投资决策需要了解货币在每个时间段的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在不考虑通货膨胀风险的情况下,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价值,其本质就是企业资金周转使用所带来的可观利润。
四、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时应注重的问题
(一)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理论相关研究的专著比较少,在研究领域也是比较狭隘,没有时代性。理论指导的缺少进而会导致管理会计的操作性差,缺少创新能力,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一部分企业至今仍然是使用手工记账,引进电算化技术的企业计算机的使用程度和利用效率也是比较低,多数都是处于初级水平,没有全程控制的能力。因此,注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方法的作用。
(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让员工衡量自己权责的标准,如果内部管理十分混乱,缺少规章制度的约束机制,实质上就影响了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诸多企业的管理制度都是空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中影响管理会计发展的无非是不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根据管理会计制度在对员工进行基础性教育时,由于制度的陈旧性,脱离现有的实际情况,导致根本不能发挥财务管理制度本身的作用,因此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三)培养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加强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
在管理会计理论的指导与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下,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也离不开企业会计人员的素养及企业管理人员的会计意识。我国在对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和工作组织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诸多企业没有设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执行管理会计方面的职能,自然谈不上完全的应用管理会计,再加上我国会计人员在会计岗位上自我的判断能力水平有限,无法熟练地行使管理会计的职能。因此,加强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专业素养是大势所趋。其次,要加强对企业领导的管理会计专业的知识培训,让他们能够提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把管理会计放在管理工作中的紧要位置,这样,各方面的相互合作才能将管理会计方法有效地应用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为企业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五、结论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管理会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一项重大工程,它作为企业进行商业决策的基础,其有效性也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作为经济大国,为推行现代化的建设,强力巩固和发展国内市场经济,管理会计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会计方法在经济中的应用与广泛推行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大家的全力支持与协作。
参考文献:
[1]毛付根.管理会计(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5-157.
[2]姜爱琴.浅析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77-79.
[3]曾华琼.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2012:2-4.
(作者单位:河南万里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