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斌,熊江,鄢沛,吴鸿娟
(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万州 404000)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化教学改革实践
吴元斌,熊江,鄢沛,吴鸿娟
(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万州 404000)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思维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关键环节,教学过程化管理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目标的重要手段。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化管理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过程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能力;评价体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通过学习应能够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复杂的课程,涉及的学生人数多,涵盖的知识面广(包括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与算法、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涉及的应用软件多(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Dreamweaver、Access、Photoshop、Flash等),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不仅要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思维能力与信息素养。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要加强教学过程化建设与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试等环节与过程。目前,教学过程化管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大班教学,教学组织管理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往往采用大班(100人上下)授课,学生人多,教学管理与监督困难。若课堂上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学互动少,课堂上往往缺乏生气与活力,看手机、睡觉、迟到、早退等现象时有发生。若实验课采用大班教学,尽管指导老师尽心尽力,来回穿梭解决学生的问题,却往往顾此失彼,看视频、玩游戏、上网等现象经常出现。如果缺乏必要的教学管理软件,集中演示与监督就更加困难。
(2)课程内容设计不切合学生实际,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信息时代,QQ、微信等应用软件是他们常用的社交工具,而且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若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重叠,或过分抽象,缺乏新颖性、趣味性、实用性、针对性,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学生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对学生要求不明确,加上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导致一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无所事事。
(3)课程考核不全面,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不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学生的成绩主要靠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平时学习过程往往心不在焉,教学秩序管理困难。靠期末考试前“临阵磨刀”,临时抱佛脚,很难考出好成绩。而且期末考试时间短、内容多,往往深度不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实际上,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主要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期末考试时间短、内容不全面,不能很好地考核计算机应用能力。
(4)考核方式单一、模式固定,学期成绩比例不合理
理论考试多侧重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死记硬背的多,灵活应用的不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验考试则套用等级考试的模式,考试时间短(如:60分钟),模式固定,考核内容相对简单。对学生平时完成实验情况及创新实验项目的完成情况考核不够。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例(如:20%)不够高。
上述问题已影响到整个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具体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1.1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约法三章
开学第一堂课就给学生讲清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合格要求,告诉学生本课程将采用过程化教学管理,学期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等几部分综合而成,比例分别为:20%、40%、40%,其中实验成绩采用实验项目和期末实验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比例各占50%。实验项目一般包括4个,总的实验项目成绩取各实验项目成绩的综合而成。
期末理论考试与实验考试利用在线考试系统在计算机上完成,考试时间分别为60分钟,系统随机抽卷,自动阅卷评分。为了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强制规定如下:期末实验考试成绩不及格,则学期总成绩为期末实验考试成绩,不再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并且规定无故缺课超过指定次数后即取消考试资格,并将严格考勤,上课随机点名。
1.2更新理论与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加强课堂互动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学内容的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与学生新的需求,新颖的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教学内容的持续改进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特征[3]。我们于2012年和2015年两次组织以计算机基础教研部为主要成员的教师编写教学用书[4-6],目的是更新教学内容,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我校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实用、有趣和清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力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快速测试”等练习加强课堂互动,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引入翻转课堂、国内外著名大学的MOOC资源、视频资源等,尽力把本来很抽象的基本原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加强实验教学过程化管理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落脚点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体现[1]。我们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数的一半,加强实验教学改革[7]。实验教学过程化管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验教学小班化,严格教学监管
实验教学小班化(一般不超过50人),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和个性化培养,让每位学生在每次实验中取得新的进步,体会到计算机应用的快乐和力量。利用教学管理软件(如: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等),对学生上机实验过程进行讲解、演示与监管,规定缺课超过指定次数则取消考试资格。
(2)加强创新型实验项目
除了平时课内的完成指定实验项目外,还必须完成创新型实验项目如文档排版、Excel应用、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等,具体内容如介绍自己的家乡、母校、人生感悟等,题目还可以由学生自拟。这些项目分别在课外两三周内独立完成,项目作品提交到指定FTP服务器,之后还不断修改,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且有成就感的作品,同时提交纸质项目报告书。指导教师根据项目作品与报告书给出各项目成绩,实验项目总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3)利用在线考试系统,加强阶段性训练
在线考试系统题库中包含来自全国众多高校大量高质量的训练题目。这些训练题目不只用于考试,更重要的是用于平时教学的阶段性训练。阶段性训练的特点是题量大、题型多、面广、灵活、多难度系数、有挑战性,能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通过阶段性训练,让学生明白软件应用技能的不足和缺陷,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
1.4精心准备,严格在线考核管理
在学生方面,利用在线考试系统加强考前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提升信心与应试能力,另外阅读教材,复习课后习题。我们规定,部分考试题从课后习题与各章节的快速测试题中抽取,加大计算题考核的比重。
在教师方面,在考试前要作如下准备工作:(1)组织相关老师要对试题库进行重新设计,根据学期教学情况对原有题库进行增、删、改等维护工作。然后导入考试题库。(2)根据题库进行考试设置,包括设置考试方案、场次,形成试卷,分配任务等工作。(3)组织相关老师对考试方案、场次、试卷进行审查,去掉那些偏、难、怪题,以及试题是否重复,分布是否均衡等。(4)根据审查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修改,并对方案、任务、试卷进行测试。(5)最后全面检查考试系统的有关设置,修改参数,为考试最好最后的准备。
考试结束后,从在线考试系统中导出学生成绩、答卷等考试数据,并严格执行 “期末实验考试成绩不及格,则学期总成绩为期末实验考试成绩”的规定。
2.1初步建立了教学过程评价机制
通过以上过程化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建立了教学过程评价机制,实现了从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向面向学习过程的考核转变,期末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大大降低。基本实现了从知识的考核向能力的考核转变。采取了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加大了实验考核的力度,突出创新型项目与期末实验考试。
2.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更加新颖、实用、有趣和具体。教学过程,特别是实验教学过程井然有序,与原来的上机实验过程打游戏、上网形成鲜明对比。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了学生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因为硬性规定期末实验考试成绩及格才有可能总成绩及格,所以学生普遍重视实验过程训练,平时的实验过程特别认真,有问题就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一有空就通过考试系统进行训练。通过完成课内实验项目,特别是创新型实验项目,不但提高了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等。
2.3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尽管我们的期末实验考试难度、灵活性比改革前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线考试,随机抽题,机器自动阅卷,而且还有硬性规定实验考试必须及格学期成绩才可能及格,这些都使学生感受到了压力,感到必须学到真功夫才能通过考试。实际上,通过学生的努力学习和练习,本课程学生考试合格率逐学期不断提高,表1是最近三学期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需要说明的是,2014-2015学年2学期与2015-2016学期2学期的成绩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因为开设的专业基本相同,而2015-2016学年1学期的少数专业影响了平均分与及格率。据统计,近年来我校参加“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的合格率在不断提高,我校在重庆市高校中一级考试的合格率排名也不断靠前。
表1 近三学期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
通过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过程化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普遍提高,改革的成效明显。然而目前的过程化改革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低于实验考试成绩,理论课还是采用大班授课,仍然存在一些学生上课不在状态的现象,还有课堂互动性不够的问题。创新型实验项目主要在课外完成,有少数学生完成作品质量不高,项目报告过于简单;实验项目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少数教师并没有仔细评阅项目作品与项目报告。平时成绩一般包括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平时实验完成情况等,但评定标准没有统一规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十分必要,但这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编著.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4[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June Jamrich Parsons,Dan Oja著.吕云翔,傅尔也译.计算机文化(原书第15版)[M].吕云翔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熊江,吴元斌,刘井波著.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吴元斌,熊江,钟静著.大学计算机应用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6]吴元斌,熊江,朱丙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2(11):37-39.
[7]吴元斌,熊江,陈晓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问题及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2):84-86.
The Process Management in Teaching of College Computer Basis Course
WU Yuan-bin,XIONG Jiang,YAN Pei,WU Hong-ju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ongqing Three Gorges College,Wanzhou 404000)
College Computer Basis course is a key link train students'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and teaching proces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goal.Analyzes the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College Computer Basis course,proposes the concrete 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course,these measures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improve the students'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ollege Computer Basis;Process Management;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Evaluation System
1007-1423(2016)27-0023-04DOI:10.3969/j.issn.1007-1423.2016.27.006
吴元斌(1965-),男,本科,副教授,从事领域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研究工作
熊江(1969-),男,重庆万州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 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安全、农业信息化
鄢沛(1976-),男,四川营山人,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设计
吴鸿娟(1981-),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数据库系统及办公自动化
2016-07-14
2016-09-17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1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