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如何适应未来的金融改革走向

2016-10-29 16:47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基础性融资金融

随着金融基础性改革的推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将更加畅通,金融系统的杠杆率和风险系数将显著下降。从企业层面来讲,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将会更加多元化,融资的难度将下降,融资贵问题将会得到很大解决,但同时企业融资的风险会相应上升。

作为各企业财务当家人的CFO(总会计师)要密切关注金融基础性改革的新动向,主动作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融资,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金融基础性改革对不同规模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影响是分化的,一些过去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的企业会因银行风险控制的加强而面临难以为继的尴尬和困境;一些过去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高成长企业会因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获得直接融资的难得机遇;过去遭遇融资难、融资贵的企业会因为新型金融业态的出现而获得难得的资金支持……所以,CFO(总会计师)需要根据企业的现状调整自己的融资策略。

一、大型企业的融资走向

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是金融结构优化的一部分,也是金融基础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将促进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结构逐渐完善,为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提供更多可选渠道。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融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直接融资规模达到15240亿元,同比增长228%,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2.3个百分点。

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由于获取银行贷款的天然优势,存在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的问题。这导致企业的杠杆率过高,在L型经济增长背景下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而大型企业一般都具有优良的资产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也拥有良好的信誉。所以,大型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优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基础性改革中涌现的新机遇加大直接融资,降低企业过高的杠杆。

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走向

中小微企业是一个庞大群体,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4年的统计数据,全国中小微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80%。广大的中小微企业中,除了部分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都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而随着金融基础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新的融资渠道、形态和服务即将出现,这将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难得的机遇。

在新的背景和形势下,中小微企业未来的融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提出的规格及所同意的条款,并与承租人订立租赁合同,以支付租金为条件,使承租方取得所需工厂、资本货物及其他设备的一种交易方式。

融资租赁的主要特点: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租赁公司不是向企业直接贷款,而是代用户购入机器设备,以融物代替融资。

另外,在融资租赁期,两权分离而最终转让所有权。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只发生使用权的让渡;租期届满处理方式有三种:退回、续租、留购。合同一经生效,承租人就获得设备的使用权,因而使承租人获得利益。需要支付的租金,则在租赁期内分期偿付。

融资租赁的融资程序简单,由项目自身所产生的效益偿还,资金提供者只保留对项目的有限权益,信用审查手续简便。同时,融资租赁的资金成本比较低,有时融资租赁的租金可以计入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税务,最终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承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决定长租还是短租、承购还是退还,从而防止设备陈旧老化,避免设备闲置。最后,融资租赁属于表外融资,不体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中。

(二)瞄准银行创新产品

传统商业银行等基于风险性很难为中小企业雪中送炭,不过这一局面也在日益被打破。近年来,国家日益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这样的实体经济,而众多城市中小商业银行也纷纷在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上下功夫,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了许多新业务。

中小企业可以瞄准这个时机,在注重维护银行关系的基础上,抓住银行新业务需要“试验田”的机会,可以抢吃政策红利,利用银行创新服务产品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就在2016年8月2日,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关于组织申报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通知》,要求试点城市的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双创”的金融产品。随着“双创”政策落地,类似的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将会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应该紧盯政策,及时抓住这方面的融资机遇。

(三)大胆尝试互联网金融服务

近两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让广大中小企业看到了融资的新希望。互联网金融“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理念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的弊端,通过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支持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资源、需求、通道完美连接,可以使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样的金融资源就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用,不断降低金融资源的稀缺性,不仅使得融资变得容易,也可以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2016年4月,网商银行宣布已经服务了超过80万家小微企业,累计提供信贷资金超过450亿元。网商银行还上线“信任付”,向小微企业提供赊购赊销、短期融资等账期金融服务。“信任付”就是为了解决小微企业在交易当中应收应付账期不匹配、流动性紧张等问题。“信任付”上线推出一个多月就已经服务了5万家小微企业。

而作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陆续推出微粒贷,财富管理APP、微车贷等创新产品。其中“微粒贷”产品推出不到一年,客户超过600万,累计发放贷款超300亿元,而小微企业是微粒贷的主要客群。企业用户借钱后能够随时提前结清,按日计息,不收取任何违约金或其他费用,最高贷款可达20万,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短期资金周转需求。

这些一系列根植于互联网平台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直接击中了中小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痛点。比如本来手头资金就不充裕的小微企业,很多都被各种各样的应收应付账期拖累,无法扩大经营,甚至被拖垮。而小微企业使用网商银行信任付,可享受最长90天的延期付款时间。在当前形势下,融资成本高的中小企业应该大胆尝试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服务。

三、金融基础性改革下的融资风险控制

随着金融基础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融资的风险也不断上升,如何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成为CFO(总会计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从历史来看,融资的风险因素主要涉及五类:一是风险投资或者私募股权中的融资陷阱;二是企业人员如果缺乏股权融资经验的话,操作不当也可能引起发风险;三是市场变化不定;四是企业资产流动性差;五是负债率过高。

具体的防范、规避风险的方法很多,但CFO(总会计师)要在战略上把握问题。

(一)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股权资本而没有负债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是资金成本较高,收益也不能最大化。反之,如果没有股权资本,企业也不可能接收到负债性资本。如果负债资本多,企业的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风险却加大了。因此,应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

筹措长期资本,成本较大,弹性小、风险小,而短期资本则与之相反。因此,企业在安排长、短期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三)防范融资法律风险

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在融资过程中容易遭遇法律风险。所以CFO(总会计师)要学法用法,研究企业融资的法律风险,防范法律风险,特别是刑事风险。中小微企业融资常常涉及两种方式: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这两种方式的法律风险也很突出。

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之间只有“一纸之隔”,如果非法集资,就涉嫌集资诈骗。

1.民间借贷的风险及其防范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也是融资过程中最易犯的。银行贷款融资中,一些中小企业因为融资难,为获得银行贷款,在融资过程中采用虚假证明文件等方式骗取银行贷款等,从而引发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合同诈骗罪等。

但司法解释规定,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故企业尽量向企业内部及其亲友融资,而不向社会大肆公开宣传,法律风险会降低很多。

2.银行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向银行贷款,应根据项目实际确定贷款,选好合适抵(质)押物。如企业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以及用于抵(质)押物的价值远远低于贷款,企业就会被认定为非法占有贷款。

对此,安排法务人员对融资所需材料等合同进行法律审核与分析,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除在融资过程中不能有不实陈述、提供虚假资料、编造不存在贷款用途等做法外,最重要的规避法律风险途径是将融资用途限定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融资资金用于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即便经营亏损或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及时兑付本息引发纠纷,一般也不会引发刑事法律风险。

(四)注重风控人才培养

CFO(总会计师)要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风控人才。除了可以外部聘用,内部人员要鼓励积极学习风控知识,考取FRM证书等。

本栏目参考文献:

[1]牟善刚.金融改革的进展与方向[J].中国经济报告,2016(4).

[2]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OL].财政部网站,2016-8.

[3]魏加宁.中国金融领域的三大基础性改革[J].中国经济报告,2012(2).

猜你喜欢
基础性融资金融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融资
融资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P2P金融解读
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