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最早见于《汉书》

2016-10-28 00:10
百科知识 2016年18期
关键词:染上汉书病人

古代一旦出现疫情,对病人采取什么手段呢?许多典籍表明,是隔离,这种方法自古有之。关于隔离观察治疗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到了南北朝时期,则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然而,隔离这一方法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遭到极大的反对。晋时就有记载说,当朝臣家染上时疫,只要有三人以上被感染时,即使没有被染上的人,在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这种有效的隔离方法却被讥讽为“不仁”。endprint

猜你喜欢
染上汉书病人
谁是病人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怎样明确自己是否染上了艾滋病
李学勤《〈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手稿
给阴天染上色彩
故梦染上芙蓉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汉书·艺文志》“辑而论篹”句释说——“论语”二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