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策研究

2016-10-27 13:43卢营宋贵斌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

卢营 宋贵斌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现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意识淡薄、保障范围窄、保障水平低、资金筹措不足、管理混乱等多方面问题。提高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意识,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金,加强养老保障制度和法制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等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2-00000-01

一、扩大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针对以前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较小,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国家要改变以前的农民自愿参保的原则,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扩大养老保险的范围。在中等以上发达的农村地区,国家可以强制年满18周岁而小于60周岁的农民(包括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对转移在各类企业就业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都要强制参加养老保险。国家要对养老保险的收费标准做出调整,按照“农民自己缴纳、国家补贴、集体辅助”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操作,确保每一位参保农民在领取保险金时获得的月保险金额和农民月均收入之和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真正起到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作用。

二、大力宣传,增强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意识

目前,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意识淡薄,对养老保险缺乏了解,参与不积极。因此,突破思想障碍,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广大农村干部与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意识,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前提条件。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发展社会养老保障事业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认识到由低层次的家庭自我养老保障转变为社会养老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在今后将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由社区积累和个人投保为主来筹集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事业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总体上农村养老保险在目前情况下应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的原则,建立起由农民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负担、共尽责任的多主体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筹集机制。

(一)建立个人账户,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要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首先就要改变当前的保险资金运营模式,改变以往养老保险基金的完全积累制为个人帐户积累制。建立个人账户,按个人账户储蓄积累的总额确定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标准,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其特点主要是个人享受的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积累,辅之以社会统筹基金,承担起养老保障的功能。其次,养老金采取的是先收集后发放的方式,资金必然要在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中保管一段时间,才到达投保人手中。在目前条件下,我们可以将资金委托给专门的基金公司管理,这样既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风险也相对较小。

(二)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养老保险投保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基础。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采取综合措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围绕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投保的能力。其次,可以将农村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土地收归公有,由集体出面将这些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进行科学种植,施行集约化生产,增加土地的收入,并用这些盈利给老人缴纳养老保险。

(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集体经济为其成员投保的能力

政府应继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加大对农村集体事业的投资,帮助农村选择合适的经济项目,扶植农村集体产业的发展,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对其成员的投保能力,拓展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渠道。

(四)国家出资帮助、补贴农村养老保险建设

在目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和集体完全缴纳养老保险金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用于扶持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要调整财政扶贫资金、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逐步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份额。同时,国家应针对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对农村养老保险事业进行分层次、分区域的划分,有差别的对待。对农村比较贫穷且集体经济贫乏的地区,国家要担负起农民的养老保险缴纳的主要责任。

四、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建立双重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追溯社会养老保障发展的历史,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大都是国民经济进入工业化发展的成熟时期才开始普遍建立起来的。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还不具备建立完全的农村社会养老年金保险制度的条件。因此,从目前来看,强调社会养老保障与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的特征。事实上,家庭养老保障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基本保障方式,虽然家庭养老功能逐渐衰退,但是现阶段它仍具有其他社会养老保障方式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坚持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协调发展,不可顾此失彼。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