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摘 要】中国的文学史和艺术史上呈现多种风格的艺术流派,如“会安派”“婉约派”等等,在现代文学史上也出现了赵树理、马峰、西戎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刘绍棠的京味小说,冯骥才的津味小说等,这些不同的流派,都是在不同的地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艺术丰碑。
【关键词】戏剧;发展;艺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063-0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黑、吉、辽为代表的作家、艺术家,刮起了一阵强劲的东北风,80年代初,吉林的李杰、郝国忱的关东风情话剧震慑京城;90年代初,黑龙江多台大戏进京,杨宝琛、杨利民的黑土戏剧威震华夏;90年代中期,以辽宁的《苍原》为代表的多台大戏进京,使全国戏剧界目光一起转向了东北,这些以浓重的东北风情、生活气息为背景,以纯朴、豪放、厚重、刚烈、洒脱的人物为主线的东北戏剧,在作家、艺术家的艺术加工、题材驾驭、形象描绘、手法表现和语言运用上,更显独特个性,进而形成了固有的独特风格——关东戏剧。
关东戏剧的发展不算历史悠久,它们是剧作家从东北的历史、风俗、民情等中挖掘出来的,带有地域色彩的,浓重的地域戏剧,通过“大土大洋”、“大俗大雅”、“黑里透红”、“粗中有细”等鲜活的语言,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关东戏剧的艺术风格特色。从王肯的《搬窖》,赵羽翔的《两个心眼》,李杰的《高粱红了》、《田野又是青纱帐》,郝国忱的《昨天·今天·明天》、《扎龙屯》,赵万捷的《关东雪》,杨宝琛的《大青山》、《北京往北是北大荒》,杨利民的《地质师》等等反映了上世纪关东戏剧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在强化关东戏剧的地域文化特点上,关东戏剧的内涵不再是地域文学的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戏剧风格,这个戏剧风格给人更新、更高、更美的感觉,一是文化的反思;二是审美形式的突破。大庆话剧团的《铁人轶事》,哈尔滨话剧院的《秋天里的二人转》,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我那呼兰河》,黑龙江省龙江剧院的《鲜》等都从伴随着思想解放的热潮与改革的深入中、禁锢人们头脑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在艺术关系上逐渐淡化了作品的政治概念,而浇铸了浓重的文化色彩,把对人与人文化属性的挖掘放在创作的首位。其次,在创作的手法上看,把本不该融入一体的话剧与二人转、歌舞剧融为一体。其三,在新型关东戏剧中运用了大量的文学描写,追求一种散文诗似的结构,达到了平民化的审美情趣。
由于市场经济的因素,近些年来关东戏剧的发展有所减弱,关东人直率的性格,曾经作为美好的性格被弘扬、被歌颂、被赞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快速交流,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那些地域性文化逐渐被大的文化所同化,文化固守一方的格局被打破,因而我们应该从未来学的角度,来审视一种艺术风格的发展前景。时代的变化、地域的变化,坐落在地域之上的关东戏剧也应该随之变化,曾经活跃在文化舞台上的关东戏剧之所以减弱,主要的是许多剧作家还是沿用老套“农村—农民—农俗”为主线,演绎关东戏剧,这样关东戏剧减弱的趋势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当今发展的年代里,单一的文化模式正逐渐被远化,多元的演出模式正在形成,京剧、评剧、话剧与曲艺、杂技、舞蹈、流行音乐相互交融,共同体演绎新戏剧的时代已经来临,城市题材戏剧大有赶超农村题材剧,因而我们的创作者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开拓,打造新时代充满新生活的都市戏剧和多元戏剧。哈尔滨话剧院打造了一部大型交响诗剧《索菲亚教堂的钟声》,这部剧采用话剧和交响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情怀及独特历史风貌,来展现这座城市政治、历史、文化、人文等诸多方面的特色,传达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看后觉得非常欣慰和自豪,但这出剧目的出笼可是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究其原因是资金出现问题,真是可惜!可叹!哈尔滨的城市名片还有几张?像《夜幕下的哈尔滨》、《马迭尔宾馆的枪声》、《松花江上》等影视作品都用了哈尔滨的城市名片,并被别人抢占为先,我们还有几个如“果戈里大街”、“中央大街”、“中东铁路”、“桃花巷”、“哈尔滨1898”“中华巴洛克”等城市名片没被我用,如果这些城市名片在让别人或影视作品占先的话,我们只能望尘兴叹了。所以我们的创作者、剧作家们一定要顺应时代,转变观念,挖掘素材,利用哈尔滨的城市名片,多创作一些以哈尔滨城市名片命名的新作品。政府部门也应赶时间对文化多加投入来创造精品,这样不但我们城市出名,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旅游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作品也能扬名,以此来打造关东戏剧,只有这样,我们的戏剧才能有发展。
关东戏剧的发展不过三四十年,为了让关东戏剧重新得到观众的认可,我们艺术工作者在强化关东戏剧的地域文化特点的同时,一定要有新的突破和创新,要牢记戏剧是反映生活的,生活是流动着的,人们的审美意象也一定随着生活的流动而变化,因而,关东戏剧的发展思考是一种全新的戏剧理念,必然引起当今剧作家、艺术家的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