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回家一见孩子,通常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我觉得这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但孩子很反感,不是朝我翻白眼,就是用手指头堵住耳朵,表示不想听。对此,我很生气。请问,孩子是不是出了问题,我该怎么教育他?
沈迎春
答: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你的爱出了问题。
父母一到家就问孩子:“作业写完了吗?”这折射出中国父母对子女爱的苍白,以及爱的能力的缺失。孩子会想:“你看重的是我还是我的功课?”
有爱的能力的父母一回家见到孩子,会先和孩子打招呼:“宝贝,妈妈回来了。今天你累不累啊?别那么着急写作业,先玩一会儿再写吧。”孩子往往因为父母理解自己而努力,“妈妈,我写完作业再玩,我不累。”
孩子只会为爱努力,如果他不是为爱努力,很可能貌似努力,而不是真的努力。随着慢慢长大,他身上的很多问题会逐步显现。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可以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感受。
比如,你下班回家感觉疲惫,想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做饭。这时,你老公不仅不关心你反而说:“饭做好了没?怎么还不去做饭?”你会怎么样?你会有两种反应:一是生着闷气去做饭,积累抱怨,然后某天集中爆发;二是直接表达不满,开口抱怨甚至吵架。明白了这种感受,你就懂得了孩子每天听到“作业做完了吗”“怎么还不去写作业”的真实心情,以及他为什么有时候那么讨厌父母和学习了。
还以做饭为例,你下班回到家,不太想做饭。这时,你老公关心地说:“老婆你怎么了?看你很累的样子,如果累了就不要做饭了,我们出去吃吧!”你会觉得老公真好,疲惫感很快消失:“出去吃太花钱了,我马上就去做。”当我们被理解、被关爱的时候,是愿意为关爱和理解自己的人付出努力的。
所以,请父母在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的时候,一定要更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孩子需要的是你的爱和理解,而不是被不断地要求做这做那。当家长真爱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对自己有所要求。而当孩子放任自我,对自己没有要求时,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不是生活在缺爱中,就是生活在溺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