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假联盟暂停阿里巴巴会员资格的消息,让阿里巴巴帝国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
近年来,在打击假货方面,阿里巴巴不可谓不努力——建立了“四维打假”系统,以数据获得假货线索报送相应监管部门;在公司内部成立逾两千人的团队,以数亿元的年支出打假,等等。
然而,成长于草莽年代的中国电商企业,天生便带着一定的“原罪”。多年以来,阿里巴巴努力参与打假和知识产权保护,试图甩掉公司成立以来的“售假”标签,但来自权利人的质疑和排斥,让阿里意识到这么多年来,这个标签原来一直如影随形。
事实上,中国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其根源来自线下。一方面,中国的制假售假买假环境,让打假成为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另一方面,法律的缺失,加上惩处的威慑力不够,使得打假“如同割韭菜一样,打掉一批,很快又长出一茬,效果不明显”。因此,没有商品环境的治理,没有相关法律的配套,没有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携手合作,阿里巴巴的打假只能是孤掌难鸣。
不过,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具有领军气质的企业之一,马云作为众人眼中极具理想与情怀的企业家,身上必然承载公众更多、更高的期望。生于草莽,而终能开辟康庄大道,树立起行业新标杆,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是众人对阿里巴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