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凝视80后导演的“慰安妇”记录

2016-10-27 20:43周凤婷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幸存者慰安妇纪录片

周凤婷

至2016年4月,全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只剩下22位。

“大都疾病缠身,有的躺在床上”,留给记录者们的时间确实已经不多。今年,

一位80后导演用了4年时间,完成了对中国“慰安妇”的首次集体缅怀

4月29日,纪录片《二十二》因获得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竞赛纪录单元“组委会特别推荐奖”,在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进行了特别展映。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的生活记录。影片从一位已故“慰安妇”的葬礼开始,没有解说,不加史料,仅是展示老人当下的生活情境。和我们之前见过描述她们的语境不同,镜头里的老人没有控诉,没有煽情。

但112分钟的生活记录,略显沉闷。放映会结束后,导演郭柯上台,他显得有些紧张,“片子是不是有点闷?”声音里有点怯。

有观众提问,“最后一段葬礼看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郭柯说,“对,就是要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台下有观众笑了。

这句听起来很虚的话,或许是郭柯这四年心路历程最好的概括。从2012年接触第一位“慰安妇”韦绍兰开始,他心底对她们有了一些与别人的刻板印象不一样的感觉,那是什么他也不完全确定。而作为年轻导演,他的影像也没能精确传递这些感受。但他确定他做的这件事,是对的。

这个感受,在他之前拍另一部同题材纪录片《三十二》时,还没有出现。

《三十二》是郭柯第一部独立拍摄的纪录短片。那时,周围朋友对《三十二》都给予负面反馈,以至于很长时间里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

拍一个“大时代下被历史境遇改变命运的女人”

郭柯是成都人,80年生。1998年参加香港导演开设的“艺员培训班”,抱着演员梦入行,先后做过做服装助理、灯光、演员助理,至2002年转型做副导演,参与拍摄的电视剧有“几十部”。

到2012年,做了十多年副手的他,希望有机会独当一面,郭柯遇上了韦绍兰的故事。

他无意间瞥见的一篇报道,说的“一个慰安妇和她的日本儿子”的故事,郭柯看到了这个“戏剧冲突”,觉得是“一部好剧情片的故事点”。

报道的主人公是广西荔浦县的瑶族老人韦绍兰,和她的中日混血儿子罗善学。1944年,20岁的韦绍兰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3个月后艰难逃离慰安所。不久,她发现自己怀上了日本人的孩子……“日本仔”罗善学一直在家乡生活,至今已70多岁的他始终娶不到老婆,与母亲同住。

“慰安妇和她的混血儿子,两个人物的身份都比较离奇,肯定有跌宕起伏的经历。”郭柯想到的,那是大时代下被历史境遇改变命运的女人。他想象着,一个刚20岁的年轻母亲,怀上了日本人的孩子,在生与不生之间,那种内心的纠结和复杂。“我想钻到一个人的心里面去看。我喜欢这样的故事。”郭柯说。

郭柯找到了苏智良,他是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中国“慰安妇”问题20多年。1992年,他第一次和“慰安妇”相遇,只是想考证日军第一家慰安所是不是在上海。但是,“看到了这一群不幸的幸存者,你就无法转身离开。”苏智良说。

这些年,苏智良接待过太多寻求他帮助的媒体人。苏智良记得当时郭柯告诉他,“我看到慰安妇的题材,感觉很震惊。我有责任记录下来。商业电影我可以拍一辈子,但这个题材稍纵即逝,时间过了就没有了。”他见到这样诚恳的表态的人很多,他们大多说得好听而眼高手低,他觉得郭柯大概也是如此。

而且,“慰安妇”涉及性侵害,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有记者来,苏智良大多拒绝,他不忍心一遍一遍让老人死去活来反复咀嚼伤痛。

郭柯还是去拍了。

郭柯找到投资公司,慰安妇的题材、新导演、近千万的投资预算,对投资方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但投资方给了他一个机会,愿意先给他35万拍韦绍兰老人日常生活的片段,考察郭柯的能力,同时记录下韦绍兰的影像。韦绍兰90多岁了,怕是等不到影片开拍的那一天。

“我还是想要一个故事。片段就没意义了,不如拍一个纪录片吧。”那是郭柯第一次说出“纪录片”三个字。没有概念,不带敬意,那时他只是纯粹觉得纪录片省钱、方便。

一段时间后,苏智良收到郭柯发来的一张工作照,20来人在韦绍兰土房子前面的合影,他有点惊讶。作为学界研究“慰安妇”问题的专家,苏智良多次和官方媒体合作拍摄这个题材的纪录片,去者少则一个,多则四个人,从没见过20多人的团队。苏智良感觉他是在当回事儿做。

郭柯习惯的是剧组拍电视剧的模式。不管是《三十二》还是之后的《二十二》,动辄30人的剧组团队和器材,使得每天的开销都上万。除了服装、化妆、道具和演员,这个纪录片团队的配置和一个文艺片剧组并无太大差别。

采访以外的镜头,郭柯的画质、调度和剪辑,都以电影的标准操作。他觉得,一定要用最好的影像记录她们。

8天,郭柯完成了43分钟的《三十二》的拍摄。

郭柯这才刚刚摸到了这群人的边缘,才知道纪录片是怎么回事。

“现实面前,虚构太苍白”

2013年初,郭柯特地在上海租了一个放映厅,把剪辑好的短片给投资方看,老板不满意,“太平淡了,一点故事情节都没有。”

和投资方持相同意见的还有郭柯身边的朋友们,他们不知道郭柯要表达什么。其实郭柯自己也说不上来,“我就是想把老人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解释很苍白,他的朋友们更不懂了。

一直到2014年11月,《三十二》获得2014凤凰视频纪录片最佳纪录短片奖,郭柯觉得,这个“最真实的一面”还是有价值的。

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的中国女性大约20万,影片《三十二》的最后,从“200000”的数字开始翻滚,最后定格在“32”。这是当年公开身份的幸存者的数字。

《三十二》之后,和苏智良的联系中,郭柯不断被告知,又有老人去世了。郭柯想继续拍,他想记录她们的最真实的生活。

可经过这一轮“实验”,资方放弃了郭柯。郭柯也放弃最初剧情片的想法。他发现,此前虚构的故事已经完全无法打动自己。

让郭柯彻底改变想法,是在和韦绍兰近距离接触之后。

郭柯原以为,韦绍兰应该苦大仇深、整天愁眉苦脸。但韦绍兰完全颠覆了他的预判。拍之前,他去了三次,包括拍摄过程中,前后近一个月的相处,只要不提那段经历,韦绍兰心情都很好。她喜欢唱歌,爱笑。相处久了,郭柯觉得她的笑容特别有感染力。

他试图说服那些对“慰安妇”有刻板印象的人,她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郭柯想要拍完所有的慰安妇幸存者。根据苏智良的统计,2014年全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22人,分布在湖北、广西、山西、海南、黑龙江五地。

原本有意向投资30万美元的澳大利亚制片人,试图说服郭柯,不要跑全国那么多地方,挑选重要的几个拍,降低预算。郭柯同意挑选重点老人,但坚持要拍完所有22个老人,“这是对一个整体的缅怀。”郭柯表示。

争执不下,2014年4月,澳大利亚制片人撤资。此时,距离原计划的开拍时间,不足一个月。

郭柯自己拍戏这么多年,影视圈里,一个戏黄了,非常正常。“黄了就黄了,可以没有任何理由。”但这是他发愿要拍成自己的这第一部长片。“话说出来,要落地有声。”

郭柯至今仍感谢张歆艺,她借给了郭柯100万,使其得以按时启动。但他们仍在和时间赛跑,海南老人邓玉民,就在他们计划拍片前几天去世了。

不久后,郭柯找到了第二笔钱。这是影视公司老总张香永第一次涉足纪录片。“对‘慰安妇这样稀缺资源的抢救性拍摄”是吸引他的原因,他相信这是有价值的。他也坦承,这样的题材无法在短时间内变现,但他愿意等。

《二十二》开拍前,郭柯预算需要500万元投资,计划每个老人都用10天左右的时间跟拍,22个老人拍摄周期预计7个月。最终,因为投资仅达原先预算的一半,片子拍摄两个多月。但200多万的投资,对于纪录片,已是笔不小的一笔钱。

两个月不能算是一个专业纪录片者的节奏。对一般纪录片来说,跟拍半年左右并不长,且不需要这么大投资。但郭柯坚持用30人的剧组团队拍摄加大了开支,他想用“最好的画面留住她们”。

从“拍摄对象”到“奶奶”

拍摄过程中,郭柯遇到了新的难题。这22个老人都是苏智良教授严格核实过的,但她们极力回避那段梦魇,即使是试探性地追问,也会突然间打破老人平静的心情,甚至打乱一天的拍摄进度。

连续遇到几个极度敏感的老人后,郭柯还是忍不住问苏智良,她们真的是“慰安妇”么?

不仅是郭柯,来来去去的记者、志愿者、导演和学者们,都带着任务来,希望离开之前,能听她们亲口说出历史的真相。不论这些提问者是不是心怀歉疚和无奈,他们都试图一遍一遍撕开老人们的伤口。

当郭柯进行前期走访,以及后来剧组第一次把机器架在她们面前时,老人们知道郭柯的目的。但郭柯来,带着他筹集的礼物和慰问金,像孙子辈的孩子一样和她们拉家常,她们并不好拒绝。

郭柯回忆说,刚到时,每一位老人都很警惕,有些老人一开始情绪就不好了。但相处两三天之后,她发现剧组没有问那些撕伤疤的问题,她就会对剧组很好,像对自己家的孩子一样。

龙庆是郭柯的中学英语老师,也是《二十二》剧组里唯一一位不拿报酬的志愿者。

龙庆记得,拍山西老人李爱连赶上“七七事变”77周年那天,李爱连看着电视直播的纪念日活动,突然说,“如果日本人再来,我情愿去死。”龙庆下意识地用自己的脸去贴她的脸,那是她和母亲之间亲密的动作。那个瞬间,恰巧被剧照师抓拍到。

到李爱连家的第四天,李爱连在拍摄时哼起了歌,“那是日本人撤退时跳秧歌的歌曲。”看她心情不错,副导演梁巧贸然问道,“日本人把你抓去之后对你做了什么?”李爱连突然沉默,气氛瞬间降到冰点。那天的采访没有再进行下去。

第五天,大雨,郭柯试探,“奶奶,我们拍?”李爱连依然警惕。

第六天,雨还没停。原本定期来围观剧组的村民被雨困在了家里,李爱连家很安静。那天,李爱连指着龙庆身上一件从大卖场20块钱淘的衣服说,“其实你好朴素啊。”她主动说起了自己的女儿,她和龙庆一样在做英语教师。

“奶奶,今天我们拍?”郭柯再一次试探,李爱连没有摇头。迅速架设好机位、灯光和话筒后,龙庆要求“清场”,屋里只留摄像和录音,其他人全部撤离出老人视线。

李爱连的院子和房间有两道门,开拍之前,她不放心,小声向龙庆核实,“门都关好了吧?”

之后的采访,被部分呈现在纪录片里。龙庆的提问没有像副导演那么直截了当,而是迂回前行。老人坐在炕上,迟疑、艰难地回望深渊。“那个男人姓柳,四十多岁,说要和我结婚,我才18岁而且已经结婚了。我不同意,他饿我,关了三天,逼我空腹吃十几根葱。”那是李爱连胃痛的病根。

龙庆记得,那之后李爱连哭得特别伤心,哭泣持续了一分多钟,她陪着默默流泪,因为同期录音,也不敢哭出声。龙庆想等老人情绪稳定后,继续追问,但坐在监视器后面的郭柯示意,不要再问了。

那是他们离开李爱连家的倒数第二天。这段采访也是郭柯挑选的四位重点老人中,最接近“她们的历史”的一段口述。其余的老人,只愿意回忆“日军对其他人做了什么”,但对于自己,她们羞于说出口。

郭柯后来发现,22个老人里,去过日本打官司的和没去过的,在语言表达完全不一样。

没有去过的老人描述日本兵,用更隐晦的词,“他说他要娶我”“他让我跟着他”“他欺负我”,但“强奸”是说不出口的。

而像韦绍兰这样,曾经作为证人跟着律师和志愿者去日本打官司,参加抗议的老人,在对话时,能自如地说出“强奸”二字。

她们中多数人因那段经历而丧失生育能力,只能收养儿女。有勇气公开身份的老人,大多曾经承受过邻里和社会的“二次伤害”,认为“慰安妇”的身份让自己和家人蒙羞。

在《二十二》里,郭柯尽力展现她们日常的生活状态。镜头里,老人向志愿者展示年轻时候的照片,和左邻右舍闲坐着聊天打牌,喂养流浪猫,或者安静地坐在家门前晒太阳、唱歌;她们把十几、二十岁时遭受的凌辱藏在内心深处,尽量活得平凡、普通。

“观众可能感动吗”

投资人张香永曾经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将近二十年,那时他看到的纪录片,主要表彰先进人物和事迹,摆拍司空见惯。郭柯的《二十二》,是他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纪录片。

因为郭柯力求纯粹的客观记录,真实到沉闷。

但沉闷,就是她们真正的生活状态。

郭柯从二十多天60个小时的素材里,粗剪出3小时的版本,已感觉力不从心。22个平行时空的故事完全不受他控制,“像一座大山,它在俯视我。”郭柯说。

郭柯辗转找到台湾著名的剪辑师廖庆松。他是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的御用剪辑。

一开始,廖庆松是抗拒的。和其他刚看到片子的人一样,他不懂,导演要干嘛?它太不像一部传统纪录片了,无历史资料,无时间轴,无解说,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剧情片。

不久,郭柯带着十几块硬盘、监听音响和一体机,几乎把整个剪辑室带到了台北的民宿。和廖庆松见面后,郭柯仍坚持不用历史画面。他认为把慰安妇的历史画面和老人的画面剪辑在一起,是对老人的二次伤害。

廖庆松内心的好奇也被激起了,“用当下的画面谈一个历史事件,却对牵扯到的历史不做解释,光看现在进行式,观众可能感动吗?”如果是他,会怎么做?

廖庆松给自己出了一个题目。

郭柯同时带去了他的115分钟精简版本,这个版本里,剪辑节奏轻快,把老人的生活呈现得很“热闹”。为了留住观众,剪辑技巧、设悬念,无处不在,这些是他熟悉的剧情片的处理方式。内容也只保留了湖北的毛银梅、海南的林爱兰、海南的李美金和山西的李爱连4位重点采访的幸存者的故事,其他老人都被作为过渡画面一闪而过。他得意自己在这么冗长的素材里剪出了节奏和悬念,却无法将这些碎片拼合起来。他希望廖庆松能帮助他。

廖庆松却看出了问题。他问郭柯,“你看到老人的生活是什么状态?”

“冗长又无聊。”

“无聊不就是她们真实的状态么?为什么要假装热闹?”廖反问他。

廖庆松为他找到的解决方法,是“最后的凝视”。“我用一种很饱含着感情的眼睛去看,不是同情,但充满关怀、爱惜的眼光,做人世间最后的凝视,希望这个老人在我的眼光中不会消失。”

长久以来憋闷在心里,自己也说不清楚的那个想法,终于被人用语言描述出来,郭柯说,“对啊,我就是要做这件事!”

虽然郭柯动用了剧组的架势在现场拍摄,但最终镜头里,灯光、摄影都没有喧宾夺主,没有炫技的构图或者电影质感的调色,他们都尽量“往后退”,确保老人是故事的主角。用廖庆松的感受来讲就是“像一个很理性、很客气的后辈,蹑手蹑脚在那边拍片的感觉,做事小声,处处照顾老人” 。

在“最后的凝视”的基调上,廖庆松把对准老人的中近景拉长,每个都保留至少20秒以上。镜头里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有老人的姓名、地区、年月,老人褶皱的皮肤,和脸上像稻田一样交错的皱纹,她们甚至没有开口讲话,但看久了,竟有一种心有戚戚焉的同理心。

而廖庆松自己对这些老人的凝视里,看到一种“通达”。“她们尽量不让那些事情影响她的生活和后代,她们对待亲人、对待自己很受伤的事情那种态度,我会感动。”

片子的泪点之一,来自十多岁逃难到中国的“慰安妇”、韩国人毛银梅(韩文名朴娥姬),镜头中她唱起韩国民谣《阿里郎》和《桔梗花》,她唱得并不哀伤,却让人落泪。郭柯说,老人高兴时,都特别喜欢唱歌。她们不懂得用太多词汇表达自己,所有的喜忧,都在反反复复吟唱的歌谣被化解。她们用平常心面对苦难,但画面之外,哀伤却油然而起。

但那个感动是老人本身的力量。郭柯做到了的“真实记录”初衷,但也止步于此。因为拒绝刻意介入老人生活,表面的平静和无聊之外,郭柯也无法探到人性更深处。

4年,一场洗心之旅

这些年,日本有《渴望阳光》《与记忆共生》,台湾有《芦苇之歌》,这些关心“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陆续出现,但鲜有中国大陆导演的作品。

苏智良的电脑里有一个长长的文档,保存着他找到的100多名“慰安妇”幸存者的信息。屏幕上的字体红黑相间,红色代表已经离世,黑色的名字是还在世的老人。

至2016年4月,全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22个人。“大都疾病缠身,有的躺在床上。”苏智良说。发现“慰安妇”幸存者一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的幸存者被不断发现,今年4月,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苏智良又在湖南岳阳确认了一名幸存者,96岁的汤根珍老人。但留给纪录者们的时间确实已经不多。

生于1925年的海南林爱兰老人14岁加入抗日游击队,曾经是一名“红色娘子军”,但画面中的她,独自住在养老院,只能依靠一张塑料凳挪动着行走。因为“慰安妇”的经历,她终生未嫁。

2015年12月23日,90岁的林爱兰去世。因为海南风俗,没有男性后代的女人,去世后,不能立碑。黄土之下,陪伴她的只有她视为宝贝的一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章。

《二十二》里,残破的“慰安所”是为数不多的“历史遗迹”。毛银梅老人不愿意说自己如何被“欺负”,但交流中,郭柯惊奇地发现老人能流利说 “欢迎光临”“请坐”“下次再来”这些“暴露身份”的日语。郭柯找到了当年她被抓进去的那间慰安所遗址。后期剪辑时,老人的日语配着慰安所遗址的画面,像是一种无声的控诉。

那愤怒不是来自于历史的“同仇敌忾”,而是面对一个善良老人的心疼和不忍。

现在,《二十二》韩国的版权已经卖出去了,在合同里,郭柯要求,不能删改任何一个镜头。

而在国内,前来洽谈版权的,提出了各种各样市场化的要求,剪辑成人物系列片或者直接购买素材等等。郭柯没有想好该怎么做好。但目前,他对片子的展映,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是标准放映厅。他希望“片子有仪式感”。

他还不清楚,该怎么做才是这个纪录片最好的命运。但有一件事,他是清晰的,那就是4年,这些老人对他自己的彻底改变。

郭柯感激这四年的经历。四年前,他是一个对“慰安妇”一无所知、却野心勃勃的准导演。现在,他看清了以前的幼稚和功利。“这两部片子,是我这么多年拍戏,面对自己最干净的一次。”郭柯说。

《二十二》在2014年10月结束拍摄,2015年和2016年元旦至春节的时间,郭柯又重新走访还健在的老人。“一个字不提过去,问问情况就走了。我们大家都很高兴。”郭柯想把新春走访的形式坚持下去,一直到最后一个“慰安妇”离世。

郭柯说,知道自己为了拍片子曾经伤害过她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弥补偿还。

2016年新春,走访海南时,林爱兰老人刚离世二十多天。郭柯和龙庆进到一年多前曾与老人朝夕相处的养老院的房间,那里只剩一间空荡的房子,和最后几年陪伴老人的粉红色塑料椅。龙庆通过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的帮助,联系海南当地政府,终于在清明节前,给林爱兰老人立起了一块墓碑。

猜你喜欢
幸存者慰安妇纪录片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纪念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韩慰安妇拒绝日本“治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