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现
那些读了很多西方心理学理论、自己觉得很有学问很了不起的人们,
理直气壮地声讨父母的罪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自己所依靠、所运用的
理论武器本身有那么大的局限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临床应用治疗师,天地之中心理营养工作室首席咨询师
在我接手的心理咨询个案中,确实有一大部分人,因为受到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从而在人际交往、亲密关系、恋爱婚姻中出现困难。于是,在心理圈子里,声讨父母伤害孩子的言论颇为流行,总能让人嗅到对于父母的怨恨气息。
我并不想为父母开脱什么,也不是想表达什么新颖的观点,只是想更接近现实和真相。因此,我不得不真实而恳切地说:怨恨父母伤害了你,可能是读心理学读傻了。
心理学是近代西方文明的一支。精神分析理论是在母婴框架、父子关系框架内进行的。在家庭治疗的心理学理论中,更加关注父亲、母亲、孩子三者之间形成的“三角关系”。心理学家们发现:我们自小受到来自父母的影响,从而内化到潜意识当中的某种模式,一生都在影响着个体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当然是对的。
于是,便有了“足够好的父母”的期待,即能够充分地回应婴儿的情感需求;又能恰如其分地给予适当的挫败,从而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感,保持有弹性的现实创造力。
那种近乎完美的理论,带给人们诸多虚幻:做足够好的父母!
但是,在“母婴框架”“父母孩子框架”内发现的规律,真的适应更大空间和领域吗?婴儿是父母生的,孩子是家庭里的,这固然没错,但是整个人类,却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亲子关系的框架中研究和发现的心理学规律,放在更加广阔的大自然和社会的框架内,难免显得捉襟见肘。
我个人认为(不妨叫奇谈怪论),心理学关于亲子关系的理论,并不太适用于成年后的社会自然这样更加宽阔的领域。比如说“足够好的父母”,这样的“标准”真的存在吗?对此,Heinz Kohut(海因茨·科胡特)在他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说,“我不妨用类比及反向的方式来说明我的观点:解剖学或生理学教科书所描述的正常,无法在任何活着的人身上找到。虽然他们提到的标准只是与现实的类似,但我们仍然把它们给的基准看作‘标准。”用理论研究用的“标准”来套用活着的人,那不是标准的书呆子吗?
那些读了很多西方心理学理论、自己觉得很有学问很了不起的人们,理直气壮地声讨父母的罪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自己所依靠、所运用的理论武器本身有那么大的局限呢?
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难说精通。但自从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个案中碰壁之后(发现怨恨父母并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发现西方心理学理论有着相当的局限),我开始反思人类或作为个体的人,所赖以生存的环境。
说白了,人类的发展,是在社会和大自然这一大框架内进行的。所以,我们并不能把人类的(心理)问题,完全归结于家庭或父母亲子关系这样狭小的领域。
中国自古讲究“天人合一”“三才之道”,中国人从来不是单独在人际关系的框架内看问题;而是讲究与天地和谐相处,即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同时追求人与社会、人心与人身的平衡和谐发展。在这样的大框架内,家庭关系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自然人,更多地要面向社会、面向自然来处身立命。
有位年轻人抱怨父母看钱财看得很重,只顾打工赚钱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关爱,所以受到了很大伤害。当然,站在亲子关系的框架内,我们不能否认这一伤害。但是,如果扩展一下看待问题的框架,加上大的时代背景,就能看得更加全面:作为父母的他们,为何要辛苦赚钱呢?事实上,作为他们的子女,未必不知道:如果没有父母养家,拿什么让你活下来,拿什么让你大学?拿什么让你读心理学理论从而来抱怨他们呢?他们不过是在面对父母的艰辛时,想要逃避作为子女的内疚感罢了。
原生家庭不管有多么完美,也无法让你带上足够的干粮走完人生的长路。从这个角度讲,怨恨原生家庭或者父母,只不过是不愿意走出原生家庭、不愿意面向社会承担自己的责任而已。这实在是幼稚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