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无妨 故事第一——浅谈《唐人街探案》对中国电影的启发

2016-10-26 06:59谢啸实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秦风探案唐人街

谢啸实

拿来无妨 故事第一——浅谈《唐人街探案》对中国电影的启发

谢啸实

编者按:喜剧国产电影一直以来成绩一般,仅有冯小刚和葛优的贺岁电影勉强支撑,但今年喜剧国产电影呈现井喷的态势,《煎饼侠》《夏洛特烦恼》《港囧》等叫好又叫座,口碑票房双丰收。如今又有一部喜剧电影《唐人街探案》口碑热烈,上映首日票房就不俗,最终冲破8亿大关,并于2016年5月8日,获得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唐人街探案》是由陈思诚自编自导,陈祉希担任制片人,由王宝强、刘昊然、佟丽娅、陈赫、肖央、小沈阳等主演的一部喜剧、动作电影。影片讲述了唐仁、秦风必须在躲避警察追捕、匪帮追杀、黑帮围剿的同时,在短短“七天”内,完成找到“失落的黄金”、查明“真凶”、为自己“洗清罪名”这些“逆天”的任务的故事。《光明日报》这样评论该片:《唐人街探案》是将满满的搞笑和严谨的逻辑以及内核坚实的侦探推理完美结合的诚意之作,让人们在欢乐中思考解密,在情节发展中感受真情实意,在犯罪的阴影下反思善与恶的辩证关系。

中国有道菜叫做李鸿章杂烩,又叫李鸿章大杂烩,是徽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杂烩也好大杂烩也好,顾名思义,是说一道菜中糅合了多种食材,烹饪而成,最终做出了一道味道丰富的菜品。

名菜难得,我对于这道著名菜品的认知至今都还只来自于纸上。然而《唐人街探案》这部影片,却意想不到地令我感受到了何为“杂烩”。虽然有些超越想象,猝不及防,但却以直观的视觉方式让我对“糅合多种食材”这件事情有了非常鲜活的认识。由此,“杂”和“烩”这两个中国人耳熟能详、曾经被在无数个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似乎已经毫无新意和意外的汉字,因为《唐人街探案》的出现让我们忍不住要对它们重新斟酌推敲。最终,这样一个毫不复杂的形容词加动词搭配的词汇,在《唐人街探案》这部影片里,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别样的意味。

话说到这里,就算没看过这部电影,大家心里也都能勾勒出这部影片的大致面貌——这是一个让观众惊喜连连,不断遇到“熟人”的过程。表面上虽然只是看了一部电影,但内里却带着观众回顾了八九十年代港片极盛之时的风光。影片中秦风这个推理迷的人设,更使得影片成为本格推理小说迷们互通心声的媒介。仅从这两点来看,《唐人街探案》都是今年国产片里不多的具备“好看”要素的作品。当然,肯定不是每一个观众都认同这种表达方式,也有些评论认为它太多模仿了其他作品,只是借花献佛,有投机取巧之嫌。但从观影的体验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唐人街探案》的拿来和杂糅是成功的,它比较流畅且到位地将拿来之物糅合入了影片的情境,最终虽然依然逃脱不了当下中国电影常见的喧闹和为了搞笑而搞笑,但整个观影过程难得地并不令人反感,反而能深深地感受到,导演身为一个影迷的岁月。更难得的是,所有的杂糅和拿来,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是,影片说清楚了一个故事,

影片讲述一个叫秦风的少年,在考警察学校失利后,因为泰国有一个远房舅舅唐仁,因此被外婆送到泰国散心。唐仁居住在曼谷的唐人街,自称为唐人街第一神探,其实就是个骗吃骗喝的小混混。而秦风一到泰国,还没来得及开始计划中七天的泰国之旅,唐仁就被指认为一桩杀人兼盗取黄金案的真凶。原本和此事毫无关系的秦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了唐仁,于是很不幸地和唐仁一起卷入案件中,变成通缉要犯。

唐仁坚持自己并未杀人,更没有见过什么黄金。然而各种证据都在说明他就是凶手,于是逃跑成为两人唯一的选择。警察追捕二人的同时,被害者的同伙也在找唐仁,追问黄金的下落。此时的唐仁和秦风都知道,想自救,唯有揭破案件的真相,找出真正的凶手。于是,他们一边躲避各路人马的追杀,一边展开破案行动。这个过程中,秦风和唐仁一起历经各种艰险,不仅是同命运,甚至成为一对“神探搭档”。

秦风严谨的推理和天才的破案思维令不停自吹自擂的唐仁渐渐对这个外甥刮目相看,并且开始按照秦风的指示行事。慢慢地,事件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许多最初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团渐渐都有了答案,正如秦风引用的福尔摩斯的名言:“当排除了所有其他的可能性,还剩一个时,不管这一个有多么的不可能,它也必然就是真相。”

然而,当观众和秦风一样,认为抓住了杀人凶手,一切水落石出之时,剧情却突然峰回路转,秦风无意间发现,事件并不像他所以为和看到的那样,案件,远远没有终结……

超出所有人的预判,《唐人街探案》为影片设定了一个开放式结局,而这个结局,目前为止,站在剧本构思角度,是大家对影片最为称道的部分。然而这一个令大家耳目一新的开放式结局,说到底,也是一个拿来主义的产物。电影采用开放式结局,早已经不是新鲜事。日本、美国、欧洲的一些罪案电影或者悬念片,不少都采用过开放式结局,从影片技巧本身而言,这是一个提升影片水准,赋予其不流于俗的艺术品质的常规方法。当然,这么处理结尾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唐人街探案》是要拍续集的,而且,据说,导演有心把这部片子打造成中国本土高水平的探案系列剧,继而把秦风和唐仁变成中国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以开放的思维收尾,更是最佳选择——某种程度上,下一部影片的开篇已经初具雏形。

这里必须强调一下故事的发生地泰国,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放到泰国去讲,显然是策略上的考量。自《泰囧》起,中国的观众开始被灌输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的思维,《泰囧》的票房大卖更是让众多中国的电影人一下发现了这块土地的神奇魅力。泰国奔放热情的风土人情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似乎天然适合具有喜剧元素的电影的生存。而泰国文化方方面面的包容,也多少保证了电影创作上较大的自由度。《唐人街探案》中有不少较为夸张的情节,比如唐仁入曼谷警局如入无人之境,凭一人之力搅得警局人仰马翻。这样的段落大约也只有放在泰国,观众才不会觉得太过违和。细数《唐人街探案》中那些明明发生在现实社会却又非常超越现实的情节,之所以具有可操作性,实在是因为事件发生背景的独特性。更令人惊叹的是,当曼谷唐人街的画面出现,熟悉香港电影的观众会瞬间穿越时空,置身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浓浓的市井味道之中。这部电影今日有这样的被认可度和接受度,在观众心中引发的这一部分情境的联系功不可没。

中国电影一向被诟病缺少想象力,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的电影人似乎永远只是在广阔世界的一个小角落打转。《唐人街探案》却异军突起,以彻底的拿来和模仿成就了一份另类的想象力。阳光之下,并无新事。谁说一定要拍别人未拍过的才叫想象力?无论这部电影还有多少的不成熟,这一笔模仿都可圈可点。电影作为一个具有唤起观众情绪,激发情感共鸣功能的影像表达形式,无论是娱乐至上还是艺术为先,至少,在不庸俗的标准上,它首先需要呼唤出某种温暖人情。《唐人街探案》做到了这一点。

作为第二部独立创作的作品,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获得的好评除了在肯定了导演的付出,以及激励他之后拍出更好的电影之外,其实也是给中国所有年轻的电影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思路——希望自己创作出独树一帜,具有深度、艺术高度和哲学思考的电影,可是,一门心思钻这个牛角尖是否只是代表了电影思维的狭隘?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不久前上映的国产电影《路边野餐》,这部影片自进入公众视野,就裹挟着它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得的众多奖项呼啸而过中国电影的天空。虽然作为一部充满个人趣味的实验电影,它依然并不能在中国电影的票房之战中占据多少话语优势,甚至,技术上还有不少明显的缺陷。然而,实实在在地,这部因为和大师杰作扯上关系的本土电影,着实扰乱了无数中国年轻电影人的心。一时之间,以塔尔柯夫斯基电影为楷模,渴望拍摄所谓的去情节化的“艺术”影片成为很多年轻电影人的目标。但他们却都忘记了,能讲一个好故事是拍摄一部去情节化电影的根本。但或许,他们是以为可以找到一条捷径,使得他们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做一个成为电影大师必须做的功课——了解和体察人性。但若持有这种想法,他们显然已经走上歧途,艺术不能急功近利,唯有愿意深入理解人性,并对最卑微最庸常的存在持有悲悯之心,才有成为大师的可能。

就像莫泊桑从福楼拜那里学会了审视平庸之美,方成就短篇小说大师的声名。什么时候,所有做着电影梦的中国人都愿意先拍好讲述庸常生活的影片,我们的电影市场才会迎来真正的繁盛。

猜你喜欢
秦风探案唐人街
说安大简《诗经·秦风·小戎》的“五备桹”
《诗·秦风·晨风》的再讨论
国风·秦风——《蒹葭》或许,从来都只是一首爱情诗!
秦风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光影
深海探案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热闹的唐人街
张子枫,她才是《唐人街探案》的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