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一飞冲天
浦东老港镇位于东海边,是上海的偏僻之地。然而,年纪80有余的上海航天局原副总经济师戚南强,却几乎每年都要到这个距离住家有近60公里外的地方。因为总有身边的老友或年轻同事提起,还没去过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的地方,“所以陪他们一起去呀!”的确,特别是在迎来了第一个航天纪念日的2016年,又恰逢中国航天建立60周年的特殊年份,在老港镇的火箭路上走一走,于纪念碑前回首一番自己的航天生涯,戚老深感分外地有意义。
1958年,一群特殊的年轻人南下来到上海。说起他们此行的目的,首先要追溯到当年数月前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鉴于苏联成功试射了全球第一枚人造卫星,此举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随即在几个月后,中国科学院以力学所为主筹建了第一设计院作为研制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的总体单位。
当时,近一百人聚集在名为“西苑旅社”的秘密地点进行火箭设计。考虑到北京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而此时的上海,无论科技力量、工业实力与制造条件皆为国内首屈一指,中国科学院领导便生发了将设计院迁址上海的想法。时任市委第一书记的柯庆施获悉后,欣然同意打开大门。
“不得不说这是上海市委领导的远见卓识。在当时的历史和困难条件下,市委领导愿意举全市之力,这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信心的。而这个决定,小到对上海未来的发展,大到国家的国防科技实力,都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戚老强调道。
上海的支持是全方位的。除了选定淮海中路上的淮中大楼作为办公地点之外,更是迅速从本市设计院所、高等院校、工厂和机关抽调科技人员、干部以及大中专学生充实力量。而在这群人中,就有从水力发电设计院调任过来的戚老。因缘际会,24岁的他从此跨入航天大门,成为新生之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员,不想一干就是五十载春秋。
由于事涉国家一级机密,戚老在踏进对外命名为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淮中大楼前,尚不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而初来乍到的第一课就是接受保密教育:无论是父母、兄弟、朋友,绝不能透露工作内容,在公共场合更是丝毫不能提及与职业的任何点滴。当忆起为图方便,和同事把草稿纸从马桶处抽走,却常常因堵塞管道而挨批评的糗事时,戚老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有关保密的趣事还包括为掩人耳目自己正在学习的《火箭技术导论》,他特意将书本套上封面,并写下“青春之歌”四个大字。
图为戚南强摄/王海雯
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初创时这群年轻的航天人,要迎接的是怎样的挑战?首先,缺少专业的航天人才,无论是提前毕业的大中专学生,还是从其他单位选调而来的技术人员,彼此的专业背景是机电、冶金、化工、纺织等,但皆对航天专业理论知之甚少,更遑论实战经验了;没有图纸资料,仅能获得一些教学书籍及国外少有的图片及报道;没有技术装备,要想搞研制试验场,既无场地、又无设备,都是请空军十三厂、上海柴油机厂、上海机床厂、上海汽轮机厂、四方锅炉厂、江南造船厂等单位协作,各种艰辛可想而知。
浦东老港镇靠近东海的海滩,是非常适宜火箭发射的地方。彼时,周边没有居民,易于保密,待火箭发射后直接掉入大海,也不会伤及无辜。
由杨南生副院长、王希季总工程师领导年轻科技人员设计的火箭代号为T-7。在几易其稿之后,最终为了积累经验,决定先制造一个直径0.25米、长5米多、发射高度在8-10公里的T-7M缩小型探空火箭。若以今天人造卫星发射的即时感来看待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和发射现场,似乎太“简陋”了:推进剂加注,是把自行车的打气筒加压进行;控制爆炸螺栓和开伞分离点火时间采用小台钟改装成延时机构;点火装置利用手电筒灯泡内的钨丝裹上硝化棉制成;发射现场没有通信设备,靠大声喊叫和手势联络……但每一位航天后人在回望这段往事时,唯有崇敬之情满溢心间。要知道,这一切是由少数工程师的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年轻人在克服万难的情况下创造的。1960年2月19日,T-7M探空火箭第一次发射升空,即获成功。
喜报传出之后,当年5月28日,毛泽东主席特意亲临上海,目睹了T-7M火箭实物。兴奋之余,他当即表示,“了不起,还要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无不给予了年轻的航天人极大的鼓舞。戚老说,据他的回忆,主席虽然始终关心国家的航天事业,但亲自视察航天产品实物,这应该是仅有的一次。如今,毛主席视察火箭的照片原件已陈列在北京中国航天馆处的显要位置,记录了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
在第一次试射成功后,T-7M还在浦东老港镇发射试验9次,随后从1960年9月起,代号T-7、T-7A的探空火箭前往安徽广德603试验场,历经数十次发射,且箭头同时顺利回收。至此,中国“飞天梦”的序幕拉开,但紧锣密鼓的好戏尚在后头呢。1961年8月,中央又委以重任,交办上海防空导弹试制的任务,旋即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成立,它就是上海航天局的前身。1975年7月,上海研制的“风暴一号”火箭携带“长空一号”卫星在酒泉成功发射。此后,上海航天参与研制和独立研制的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和神舟飞船以及风云气象卫星、遥感卫星等顺利上天……更多的,戚老自己也无法细数了,历经几代航天人前赴后继、艰苦卓绝,今日的上海航天已从单一型号发展为弹、箭、星、船、器多型号并举的新格局。
“在中国的军工领域,目前只有航天设立了纪念日。”身为航天人,这是戚老一生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