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胡静
从古蜀都城到天府新区纵横谈
——专访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
文/本刊记者 胡静
谭继和
《华阳国志》记载:“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成都、新都之名沿袭至今,而广都之名在汉、唐皆有,元朝以后县名不再存在。《蜀王本纪》言:“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广都这座早于成都成为古蜀国治所的都城今何在?据考古发现,汉广都和唐广都的遗址在今华阳街道古城社区,也就是文献上的樊乡。今天的华阳街道正是已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的天府新区重点打造的城市副中心所在地。从几千年前的古蜀国治所到21世纪冉冉升起的天府新区城市副中心,这片土地颇受上天眷顾,屡屡担纲重任。这座神秘的古蜀都城拥有怎样的优势资源,为何屡屡被选中担纲重任?几千年来,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源起和传承了哪些文化,在今天天府新区的建设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听他解析这座古蜀都城的前世今生。
成都平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古蜀人从岷山上下来以后,先在成都平原周边高地寻找适合居住的地方,这从相继发现的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六座史前遗址群可得到证明。经过不断的排水治理,成都平原逐渐从泽国变成了绿洲。
随着治水成效的显现,蜀人从成都平原周边逐渐向中心迁移,居住方式也随之不断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四川的先祖经历了巢居(在树上筑巢)—干栏式民居(在木桩或竹柱底架上建筑高出地面的房屋)—楼居的发展历程。
为了防止野兽侵袭,蜀人用竹子在干栏式民居外面筑起篱笆,叫作樊篱。后来,蜀人的居所进阶到更高级别后,他们就把樊篱围起来的故乡称为樊乡。据专家考证,樊乡的所在地为今天华阳街道所在处。而后,“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 。
后来,蜀人的居住方式发展成家家户户竹林茅舍、小桥流水,形成了成都平原独有的生态文化——林盘文化。
华阳的名称很有意思,华指的是华山,华阳是指华山之南,古华阳国指的就是华山之南的一大片地方。
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花,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上就有玫瑰花的图案,证明中华祖先最早的信仰是玫瑰花。玫瑰花是华山所产,所以华山就是“花”山的意思。从繁体的华字能看到,“华”就是一朵花,中间是花蒂。后来,华字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华服、华章、华彩等等。中华民族是花的民族,花繁叶茂,“繁荣”这个词汇也来源于此。
中华民族从华山起源,华阳(即华山以南)是华夏民族最早兴起的地方,是最早的中华文化信仰所在地,是最早的文化地标。
而唐朝将华阳作为县名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化地标的传统,从华阳设县至今,华阳已有1000多年历史。华阳在秦汉时期属于广都,隋朝时为避讳炀帝杨广,广都改称双流,到了唐初,从双流县和成都县各分出来一部分,合在一起设为蜀县,成都城就分为成都县和蜀县两个县。唐肃宗乾元元年,蜀县改名华阳。把华阳作为县名,是蜀人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自觉,是纪念华阳国的意思。
一城两县共治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成都的一城两治一直存续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成都县和华阳县的市区被合并为成都市,郊区仍然叫成都县和华阳县。
1965年,华阳县撤销,并入双流县,华阳的名字由华阳镇承袭。今天,承袭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字的是华阳街道。
从城市的兴起来讲,在设置华阳县之前,成都西边文化深厚,经济发展较好,农业、水利、商业等都在西边发展,而东边是一片荒芜之地,发展很缓慢。唐初在成都的东南边设华阳县,与成都县一起两县共治一城,使成都不发达的东南部迅速发展起来。
“先是,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资治通鉴》中如此记载,说的就是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益州(成都)为两个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扬州、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成都物产富饶,所以时人称扬一益二。
扬州的优势是商业优势,而成都当时成为全国第二大城市,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是天府之国的农业,二是发达的工商业。
成都由汉代的五都之一变成唐代的第二大城市,就是因为其东南边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来了,所以整个成都发展迅猛。世界闻名的雕版印刷、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都出现在东南边。
这种两县共治一城的行政机构设置模式也为后世所传袭、演进。例如,今天很多乡变成镇,县变成市,其发展观就是从成都城分县,设置华阳县的观念演变过来的。
到了明清、民国时期,华阳涌现出很多巴蜀特产和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川剧等,商贸日益发达,水运日渐繁荣,华阳的码头文化也应运而生。东门是历史上水运入成都城的第一渡口,特别是下江(指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货物,皆由东门大桥上岸通过东大街、春熙路、商业场等运往城中,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现代文明最早也是从东门码头进入成都的。江南文明、海洋文明都是沿着锦江而来,先到华阳再到成都。所以,从明清特别是近代以后,成都东边接受现代文明快,而西边较慢。华阳县的工业多于成都县,现代文明的因素多于成都县,而成都县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为深厚。
唐代是成都城市经济向东向南发展的转折点,唐代以前,成都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城西。唐代设华阳县以后,成都城经济文化的重心才开始向东南移动。这个过程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
今天,成都市政府承袭了成都城从唐代以来经济文化东南移的发展趋势,继续不断地向东向南发展。天府新区就是成都向东南发展战略的最大成果。
天府新区选址在以华阳为核心的一大片区域,有几大优势。
现代文明优势。成都东边面对海洋文明,西边面对欧亚大陆桥文明。成都东边更容易接受现代文明、海洋文明、东部文明,承接了不少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企业,具有现代文明的优势,比成都西边更容易发展。
自然、地理优势。成都西边文化古迹多,对发展工业有所限制,而东边没有那么多限制,可大力发展工业。此外,东边自然资源较好,竹林很多,林盘文化保护较好,有再造蜀人“仙乡人居”的条件,正好可以发展现代新的人居环境,在天府新区中可以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办公和居住环境。
海陆空交通优势。这也是承袭唐代以来成都的船运、江运与陆路运输一道发展的优势。历史上,位于成都东边的华阳县就比较注重发展交通。大禹治水以来,在成都平原形成了扇形水系。因此,自古以来,成都尤其是华阳不仅陆路交通发达,水路交通也很发达。如今的天府新区所在地扇形河流多,淝水沱也多,有利于发展水上交通,从而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这对天府新区将来发展旅游也是优势。
第四个优势,成都东南边自唐朝以来更为开放,兼容性更强,聚集外来财富更容易,而西边相对封闭、保守一些。天府新区正好利用这个历史优势,把海洋文化引进来,将成都变成财富之都。成都从唐宋以来就是财富之都。今天成都要成为真正有国际地位的财富之都,建立天府新区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是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因为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接受现代文明更为快捷的天府新区有诸种财富聚集的优势。
位于天府新区核心区的华阳最大的文化性格就是更为开放、更具兼容性和开明性。
华阳不仅接受现代文明快,其文化底蕴也很深厚。华阳历史上出了很多学术人才,范氏家族、费氏家族等,尤其是清朝以刘沅为代表的刘氏家族,对蜀学影响深远。
生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刘沅,是历史上少有的被人奉为教主的学问大家,创立了槐轩学派,名震一时。刘沅所著以《十三经恒解》为核心的《槐轩全书》以儒学元典精神为根本,融道入儒,会通禅佛,体大精深,鸿篇巨制。桃李满天下的刘沅当时在成都城内槐树街招生教学,家中有一株古槐,故世称刘沅为槐轩先生,其学为槐轩学。
汉代以来就有蜀学,在清朝道光年间,蜀学从古代向近代转型,在近代的第一个结晶就是槐轩学。刘沅是古代巴蜀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的第一人,与我国东部的龚自珍、魏源具有同等地位,都是近代文化启蒙的先声。
华阳因此成为以儒学为本的槐轩学的发源地,成为近代文化启蒙地之一。这些文化财富、文化因子也成为肩负着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任务的天府新区的核心灵魂。
(谭继和,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二级)、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
这里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有争奇斗艳的苍山大花园,雄险奇秀的石门关,奔腾激荡的漾濞江,变幻莫测的苍山玉带,郁郁葱葱的果木森林,被誉为生态和谐之地;这里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是彝族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最突出、内容最丰富的地区;这里有1000多万株核桃树,是著名的核桃之乡……
策划/吕文锦 执行/吕文锦 王珏 图文供稿/中共漾濞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让我们走进漾濞,游览奇秀的山山水水,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领略独特的核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