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去留学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专访人物传记作家范海涛

2016-10-26 01:45李丹编辑胡是飞供图范海涛设计胡婷
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人物传记李开复海涛

记者_李丹 编辑_胡是飞 供图_ 范海涛 设计_胡婷

30岁后去留学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专访人物传记作家范海涛

记者_李丹 编辑_胡是飞 供图_ 范海涛 设计_胡婷

30岁的人或许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一定的社会地位,很少人有勇气在这个时候求变。范海涛不同,结束了10年传统媒体财经记者的她,选择在30岁去美国读口述历史,开启新的生活,实现了人生的绚丽突围。

古语有云,30岁而立。30岁,在世俗的目光中,应该是个人状态相对稳定的阶段。而范海涛,却在而立之年的槛上求变,她远赴美国留学,学习口述历史,出新书,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实现了人生的绚丽突围。对于未来,这位已经度过迷茫期的姑娘,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追梦”路上,立志要做一名记史者。

见证纸媒盛衰给李开复写传记

2001年,本科一毕业的范海涛顺利进入《北京青年报》,做了一名财经新闻记者,成为自己之前一直崇拜的可以写整版深度财经报道的人。20世纪初的纸媒,仍然还保持着它的精英气质,第四种权力的余威尚在,记者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收入不菲。

从潘家园六层低矮的小楼,搬到东三环临街的一幢二十几层的大厦中,范海涛赶上了《北京青年报》最辉煌的时刻。“当时北青报的录取率非常低,可以说比北大还难进,在那个平台上你可以感受到社会对你的认可,加之每天的工作都特别有趣,工作氛围非常舒服、欢乐。”传统媒体欣欣向荣的态势,新锐、先锋思想的第一手接触,让刚刚步入社会的范海涛干劲十足。时至今日,提及报社文化带给自己的浸染,范海涛依然认为是“无可替代的”。

然而顶峰期并未持续太久,十年之后,传统媒体渐入寒冬,颓势开始显现,《北京青年报》亦未能幸免,缩减版面、控制成本,深度报道文章变少,这让充满干劲的范海涛感觉很不适应,“互联网兴起之后很多深度、多维度报道都会在网上呈现,感觉自己工作一下子变得容易起来,没有乐趣了。”范海涛对《留学》记者说。

挑战不再,事业发展遇到瓶颈的范海涛,萌生了写人物传记的想法。机缘巧合,在跑新闻发布会的过程中,范海涛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将目标锁定在了李开复身上,并主动请缨成功。

十年记者生涯的历练,为传记的撰写做了充分的积累。2008年8月开始动笔,采访、构思结构、划分章节段落,文章一气呵成,第二年的6月,《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成型,迄今销量超过100万册,范海涛也因此斩获蓝狮子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奖,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传记作家。这次尝试,也让范海涛认识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找到了自身真正擅长的领域。

之后的日子里,范海涛开始向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发力。工作之余,准备GRE和托福考试,递交申请,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Offer之后,范海涛向报社提交了辞呈。

跨过“十万字的槛儿”纸媒记者成功申请哥大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出版之后,范海涛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机。传记的写作使她跳脱出了传统媒体安逸的小圈子,认识到了更多优秀的同龄人,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想让自己更优秀的内动力被激活,并自此未曾泯灭。

对于这种信念,范海涛称之为“同龄人的召唤”。“身边的同龄人变了,将会成为一个人人生中很重要的转机。他们谈论的事情变了,你会发现人生原来还有另外一种活法,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你便不会再想去过之前的生活。”

范海涛

历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总顾问。2009年,与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合著《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迄今销量超过100万册,并以此获得蓝狮子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奖。2011年赴美留学,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修读口述历史专业的第一名中国学生。2013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学位,为该专业最高学位。2016年,出版《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以后去留学》。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讲述非虚构写作和口述历史。现为好未来公益基金会we+计划梦想大使。

然而无论是写传记,还是着手准备留学考试跟申请,亦或是在美国开始新的生活,真正实施起来并非表面看起来的那般顺风顺水。

“写开复老师传记的时候,我觉得写到十万字的时候,就有一个槛了。这个时候真的是很难,我发现很多人会在碰到这个槛的时候放弃,但是你如果咬紧牙关,再稍微坚持一下,一下突破了,就好了。”范海涛说。

这样的坎儿,在范海涛准备GRE开始的时候再次出现了。作为一个文科生,范海涛准备GRE的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只考了1100,而第二次考试,因为有人抱怨当次考试题目有重复之嫌,ETS宣布所有考生成绩作废。“这次GRE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我那十万字的槛”,在最想放弃的时候,范海涛咬牙坚持又复习了一遍,并顺利迈过了“十万字的槛儿”。“我也不知道哪个点,好像前一分钟还在稀里糊涂,觉得每一道题都很烦,突然间就全通了,你全都能看懂,而且全都能做。”提及第三次的GRE考试,在范海涛看来,“如有神 助”。

这两次类似的经历,促使爱思考的范海涛意识到:磨砺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生就会豁然开朗。到了美国之后,范海涛坦言自己仍然经常遇到这“十万字关口的时刻”,甚至真的会准备打包回家。“但是没有办法,第二天还要咬着牙坚持,实际上坚持一下也就过来了。这种人生经验,对之后都是特别有帮助的。就好像你的肌肉已经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你也知道往前走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就尽管往前走没关系。”范海涛告诉记 者。

而立之年的范海涛,笑容依旧,目光愈发笃定。

美国“追梦”成为哥大第一个读口述历史的中国人

“来到纽约的第二个月,睡眠很少,幸福很多。走在街上,空气清新寒冷,内心却常常涌动着一团火。我意识到,原来,自己从未如此生活。”

这是范海涛在其新书《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里提到美国教育时讲的一段话。在范海涛看来,在美国“追梦”的经历,正是自己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在事业的鼎盛期选择出国留学,除了年龄因素,范海涛面对着的,更多的是来自身边人的压力,这其中,就包括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老师。“徐老师坚持认为我应该延迟出国留学的梦想,在事业上乘胜追击,那样的话现在早已经成为顶级的传记作家了。”尽管如此,范海涛还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意愿,读了口述历史专业,并成为哥大学习该专业的第一个中国人。

“两年时间里,我人生的境界跟水平其实已经提高了。”提及留学期间对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件,范海涛说是“9·11”的口述历史。“之前提‘9·11',觉得离自己特别遥远,好像只是一个国际新闻。但到后来我学到‘9·11'口述历史的时候,读的书,看的视频全部是9·11的亲历者阐述他们的遭遇,我一下觉得三维立体走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个时候,我觉得跟我以前的意识观念完全不一样 了。”

在美国,尽管遭遇了语言上的不适、不同教育体系的冲击,范海涛最终克服了“文化的冲突”和“身份的不认同感”。两年美国读研经历,让范海涛经历了蜕变,获得了看世界的不同视角,也得到了对现有知识系统查缺补漏的机会。“我以前并不是一个疯狂的阅读者,留学回来后开始把一些知识的短板补齐。而且通过学习,我知道口述历史可以用舞台剧、展览、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这些技法在我以后的实践中将会派上用 场。”

而对于留学,在范海涛看来,更像是达到未来终级目标的一个手段,而不应是一个特别随性的选择。“在当今这个时代,我觉得如果中国有好的机遇,不妨在中国去努力。留学真的不是说想去镀金,但是有这样完整的校园体验是很好。如果你能更快达成你的人生目标,之后你实现了一切再来重新体验也不晚。”范海涛说。

“每个人都是一座博物馆”

出国之前,范海涛就已经在从事人物传记的撰写,对口述历史并不陌生。但是范海涛坦言,自己之前写传记,更多的,还是在按照商业项目的模式进行写作,并没有太深刻感受。而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思维被颠覆的过程,范海涛就在这样的不停颠覆中,我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然而提及专业的选择,范海涛告诉记者,这多少有些误打误撞的“纯属巧合”。“当时针对不同学校寄了很多申请信,直到有天我先生突然告诉我说,哥大有一个叫‘口述历史'的专业,他觉得蛮适合我的,想让我去尝试一下。”喜欢并擅长传记类写作、在采访过程中也曾用过类似“口述历史”的采访方法,加之先生的推荐,范海涛在申请学校跟专业之时,最终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是一个事件性比较强的专业,它用口述历史的采访技巧和记录历史的方法,和普通人去接近,将普通人的记忆挖掘出来,再通过对普通人记忆的集合,汇聚成时代记忆。这些宝贵的记忆,将留给下一代,成为他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工具。”关于口述历史专业,在新书里,范海涛如是总结。

而范海涛对于口述历史的深刻认识,或许正是发轫于她十年来的采访经验。在范海涛的眼中,“每个人都是一座博物馆”。“我采访每一个人的时候,其实他都会根据他的记忆力罗列出历史中的很多事情,这些东西是他独特的记忆,‘展品'陈列的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像逛一个博物馆。”范海涛说。正因为此,范海涛喜欢跟别人静心地去聊天,享受跟每一个生命贴近的感觉。

做中国顶级的传记作家

毕业之后,范海涛做过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总顾问、U.S.News中国区总代表;对于未来,处在而立之年的范海涛,如今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成为中国最顶尖的传记作家。回国之后,范海涛走上非虚构写作与人物传记撰写的道路,创立了“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继续用她的灵性与文字记录着这个时代。

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范海涛透露,目前正在准备一个商业的写作项目,“是个跟李开复级别差不多的人物,已经写了15万字,预计明年出版。”而接下来,范海涛将继续从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有趣的人的传记写作。而她的终极理想,仍然是出版像《二手时间》(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那样的书籍,用口述历史来记录时代、反映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在这条路上,范海涛的同行者并不多。尽管从业者寥寥,但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恰似一座宝库,有着足够的空间可以让范海涛施展拳脚。

说到自己的人生路,范海涛满是调侃:“我‘醒'得比较晚,但是好在我最终还是醒了。我觉得我人生老是慢半拍,所有的事情比别人慢半拍,留学慢半拍,学英语慢半拍,生娃也慢半拍。但是慢总比停下来好,总比不做好。”

英国学生收到A-Level考试成绩,难掩激动情绪。

猜你喜欢
人物传记李开复海涛
一种灵魂间的呼唤与应答——读周和平先生的人物传记《大道留真》
罗海涛作品
以人物传记阅读涵养学生精神成长
人物传记
成功来源于不经意间的努力
清洁工爷爷
李开复:骂并信任着
“病变”的李开复
每天举一次手
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