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2016-10-26 06:14张剑萍改编
连环画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恩来天津读书

张剑萍/改编

陈玉先/绘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张剑萍/改编

陈玉先/绘

1 1898年3月5日,淮安县附马巷里一户姓周的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子,父母给他取名叫“大鸾”,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

2 大鸾不满一岁时,他年轻的十一叔病危了。有人提出让大鸾过继给十一叔,用他美满的天命来给十一叔“冲喜”。这样,大鸾就从生母万氏转到继母陈氏的怀抱里。为了照顾好大鸾,陈氏又给他请了一个乳母——蒋江氏。

3 不久,十一叔去世,大鸾成了陈氏唯一的亲人。陈氏妈妈是个才学出众的女子,有空就教儿子读诗词,所以大鸾很小就会背诵许多唐诗宋词。

4 大鸾的生母万氏是周家的主妇。她处理家务大政的时候常常带上大鸾,大鸾从小就懂得了封建大家庭的黑暗。她的口才、干才也让大鸾印象深刻。

5 乳母蒋江氏教给大鸾的是另一种知识。比如吃米饭吧,蒋妈妈会把米饭的来历数落得清清楚楚,从种到吃要经过十几道关口,每一道关口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6 有一次,四岁的大鸾问蒋妈妈:“瓜也是种出来的吗?”蒋妈妈说:“对喽,宝贝大鸾,瓜也是种出来的。”接着就告诉他种瓜的办法,大鸾高兴地在地里种下了一粒南瓜子。

7 不久南瓜出苗了,大鸾浇水呀、上粪呐,忙个不停。秋天,他收获了几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心里非常钦仰蒋妈妈,蒋妈妈会帮他种瓜呀!

8 大鸾喜欢跟蒋妈妈上街,街上有许多新鲜的人和事,他问这问那,蒋妈妈总是有问必答。一次,大鸾见个胖子坐在黄包车上,一个瘦子拉着他,大鸾就问:“那胖子怎么不会走呀?”

9 蒋妈妈说:“胖子有钱,瘦子是穷人……你长大了,会挣钱,就可以坐黄包车,不走路了。”大鸾摇摇头:“我会走路,不要别人拉!”他可不愿意光坐车不走路。

10 一天,蒋妈妈带大鸾去东岳庙烧香。大鸾好奇地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神像,他望见一位小菩萨的手断了,走过去一看,嘿,原来神像都是泥做的。

11 “大鸾,乖孩子,过来,给菩萨磕头!”蒋妈妈细声细气地说。大鸾却扭动着身子向后退去:“不,我不磕,那是泥捏的。”蒋妈妈的脸吓黄了,连忙捂住大鸾的嘴:“哎呀,罪过,罪过。”

12 大鸾五岁的时候进家塾读书,学名恩来,字翔宇。新的生活开始了,但是他家的经济状况却越来越窘迫。

13 第二年,万氏妈妈不愿在淮安县城继续当周家的主妇,便同弟媳陈氏商量好,带着儿子恩来和蒋江氏一块儿到清江浦娘家去住。恩来又进了万氏家塾读书。

14 万家虽然也已开始衰败,但是还保持着官宦人家书香门第的架子。客厅宽敞,花园也非常幽静,然而更吸引恩来的却是外祖父遗留下来的丰富的藏书。

15 隔了一年,万氏妈妈和陈氏妈妈都主张单请一位先生来教孩子读书,这样一来,恩来的学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16 三年过去了,万氏妈妈带来的钱快花完了,生活日渐穷困,家族里的人开始递给他们冷落与白眼。1907年春天,恩来刚刚九岁,万氏妈妈在悲叹中去世了。

17 1907年秋冬之交,落叶纷飞,西风萧瑟,陈氏妈妈也被痨病夺去了生命。幼小的恩来带着两位弟弟,扶着陈氏妈妈的棺木,在人们的白眼和冷落下,乘船回到淮安县城。

18 由于两位妈妈去世,恩来回淮安后,家境愈加困难,他不得不辍学。只有蒋妈妈的慈爱,给这段凄苦的日子撒下点温暖的光。他多么盼望能够重新上学读书啊!

19 一天,恩来跟蒋妈妈一起到表舅龚荫荪家探亲。表舅喜欢恩来的勤奋好学和聪明,同情他目前困难的生活,怕他荒废了学业,就让他到龚家的家塾去读书。恩来高兴极了。

20 表舅是个革新派人物,尊崇孙中山先生。因此,龚家除了有丰富的藏书外,还购买宣传近代科学、西洋文明的新书刊。这些对恩来都十分有益,为他创造了比较好的学习条件。

21 有一次,曾经在龚家当过丫头的姑娘被她父亲领回去卖给一个有钱人家当小老婆。这个有钱人常常打她。她实在过不下去了,偷偷地又跑回龚家要求收留她。

22 龚家老太太摇头叹气地说:“唉,忍着吧,这是天命!你还是回到夫家的好。”恩来听了说:“不!让她住在这里,永远不要到那人家去!要是他来找,就把他打回去!”

23 老太太听了不住地摇头,连连说:“孩子话,孩子话!”可是表舅龚荫荪听了却大加赞赏,点着头说:“嗯,好!恩来这孩子有见识,有肝胆,将来一定有出息。”

24 1910年春末夏初,恩来已经十二岁了。有一天,他的三伯父从外地回到家乡,带来了在东北工作的四伯父周贻赓的书信。四伯父希望把恩来送到东北,在自己身边读书。

25 恩来听到这一消息,高兴极了。临别时,他看着美丽的家乡,默默地祝福疼爱自己、共过忧患的蒋妈妈,同小伙伴告别,向着远方、向着陌生的地方出发了。

26 周恩来跟随三伯父来到了东北。他先在铁岭的银冈书院读书半年,第二年又转进沈阳(当时叫奉天)东关模范两等学堂继续读书。

27 学堂有位教师叫高亦吾,是位有民族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他常在课堂上激昂慷慨地宣讲革命志士的爱国英雄事迹,恩来听了很受教育。

28 高老师还常常把当时的革命书籍介绍给同学们。恩来读了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写的《革命军》一书,很受感动。他壮怀激烈,决心救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

29 1911年10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了。消息传到沈阳,学校立刻沸腾起来。在欢呼声中,年轻的周恩来赶快找来剪刀,剪掉了象征奴役、屈辱的辫子。

30 恩来在学堂读书非常勤奋、刻苦。他特别注意课外阅读,并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怎样救国和宣传救亡的问题。

31 一天,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的说:“为了给自己找条出路。”有的说:“为了发财致富。”还有的说:“为了帮助父母记账。”

32 校长问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和同学们都敬佩地望着他。

33 1913年春天,恩来完成了小学各门课程的学习,准备报考天津南开学校。离开沈阳母校时,他提笔给母校留下一幅题词:“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

34 这年8月,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编入一年级乙三班学习,同住在天津市河北区的伯母周杨氏一起生活。恩来平时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天才回家看看。

35 恩来在天津的生活很清苦。伯父的收入本来就不多,还常常失业,因此,并不是每月都有钱寄到家里。于是他就利用假日给学校抄写教材或刻蜡版,挣点儿钱来补贴家用。

36 南开学校是有名的学校,校规很严,要求学生的穿着必须整齐。那时候,恩来只有一件蓝布长衫。每到星期天,他都是将衣服脱下来洗净,当夜烘干,星期一又穿着它去上学。

37 贫困的生活,更激发了恩来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精神。他吃饭极其简单,常常从家里带一小罐酱当菜吃,有时买些便宜的豆腐充饥。可是他的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

38 恩来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搜罗能找到的一切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书刊。有一次,他看到一部《史记》精印本,爱不释手,就把伙食费全掏出来买回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

39 他的英文基础原来并不太好。报考南开学校之前,他特地到补习学校学习了三个月,刻苦攻读,很快掌握了英文。在中学读书期间,他读了不少英文著作,获得了不少的知识。

40 恩来在上学期间,经常利用假期到农村、矿区去访问。他一方面看到经济破产的北方农村,一方面又看到了在英国资本家奴役下的矿工悲惨生活,这使他更加坚定了救国的志向。

41 1917年6月,恩来在南开学校毕业。为了寻求救国的道路,他决心到日本去留学。七八月间,他奔走于津京两地,向老师同学筹措赴日旅费,旅费很快凑齐了。

42 恩来即将离开祖国,渡海东去。这时他心情激荡,思潮起伏,俯身到桌前,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43 十九岁的周恩来怀着这样的激情,北上沈阳辞别了伯父和沈阳母校师生。9月初,他穿过鸭绿江,从釜山乘船,横越滔滔东海,渡向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44 1917年9月间,周恩来到达日本东京,进入东京神田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读书,之后又到东京早稻田大学去旁听。除了学习,他还详细地考察日本社会的现状。

45 他看到勤劳的日本人民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榨下正过着贫困的生活,军国主义分子天天在疯狂地叫嚣。这一切使他陷进新的苦闷:解救中国的道路到底在哪里?

46 就在这时,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俄国革命的消息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到了日本。周恩来的心开朗了,仿佛在阴沉的天空里,看到一线光明、一个新世界的曙光。

47 年轻的周恩来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他参加了旅日中国留学生的一些爱国组织,刻蜡版、印传单,谴责日本军阀侵略中国,揭露中国军阀政府出卖祖国的罪行。

48 1918年5月6日,为了反对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的出兵西伯利亚的要求,中国留学生在神田区的中国餐厅集会。周恩来为大会起草了抗议书,抗议日本政府对中国的侵略。

49 日本政府派警察包围了学生的集会,逮捕了学生领袖。中国留学生会合起来到中国驻日公使馆游行示威,又一次遭到日本警察的镇压。

50 中国留学生在神田区的中华青年会馆召开抗议大会,决定集体回国,以抗议日本政府的暴行。周恩来参加和领导了这次斗争。他决心早日回国,去参加一天天高涨起来的国内革命斗争。

51 周恩来从东京出发,路过京都,到了神户,登上航船,在1919年4月,中国五四运动的前夕,告别了樱花盛开的日本,回到生他养他的亲爱而又充满苦难的祖国。

52 6月间,周恩来到天津,正好遇上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这种形势下,他又回到了南开母校,以南开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天津学生联合会的领导工作,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英勇斗争。

53 在学生联合会里,周恩来积极筹备出版学生联合会的会报,担任会报主编。他亲自写了以《革心,革新》为题的发刊词,号召青年革除一切旧思想,创造新世界。他还用笔名写了许多社论和评论,对宣传爱国思想、组织领导天津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54 这份宣传反帝反封建革命道理的报纸很受群众欢迎。为了让报纸能及时送到读者手中,周恩来搬到印刷局旁的一间小楼里,编完稿件立即到印刷局里去,和工人们一道工作。

55 周恩来在排字房排版,一字字校对清样,又亲自上机印刷。休息时,他向工人们讲述革命的道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启发了工人们的觉悟,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56 1919年8月6日,周恩来在学生会报上,刊登了一篇题目叫《黑暗势力》的文章,揭露了“山东惨案”镇压学生的经过。这篇文章像火种一样,点燃了广大群众内心的怒火。

57 8月23日清晨,北京、天津派代表到北京总统府前递请愿书,抗议山东惨案。反动军警逮捕代表的消息传到了天津学联和会报编辑部,人们心潮起伏,悲愤万分。

58 周恩来沉着地说:“用不着惊慌紧张。被捕,只要经得起考验,就不算什么。要紧的是营救他们,这是我们的责任。”他的话使大家振奋。他们立即召开了会报编辑部的临时会议。

59 会议决定:由周恩来立即和女校学生代表郭隆真赶到北京,领导大家积极开展营救代表的工作。他们动员了几千学生分别包围了北京、天津的警察厅。

60 接着,一个个电话打到“总统”徐世昌那里:“不释放被捕代表,学生绝不撤退!”天安门前,请愿学生怒吼着:“祖国万岁!”“自由万岁!”“不释放被捕代表誓不罢休!”

61 在周恩来等人机智周密的部署和指挥下,四面八方的进攻和全国舆论的一致谴责使徐世昌害怕了、动摇了。8月30日,他不得不释放了逮捕的全部代表。

62 9月2日,一列火车驶出北京站,奔往天津。车里坐着周恩来、郭隆真和到北京请愿的天津男女学生代表。他们谈兴正浓,由进京请愿的胜利,谈到下一步联合起来斗争的必要。

63 郭隆真说:“‘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应该密切合作,成为天津爱国运动的核心。”周恩来表示赞成,并提出两个组织合并的建议和具体办法。大家听了,都高兴地说:“好,事不宜迟,回去就着手办。”

64 一到天津,周恩来就和两个组织的骨干分子积极地筹划起来。经过一个星期的充分酝酿,确定成立一个由两组织各有十人参加的组织,定名为“觉悟社”,作为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

65 9月16日,觉悟社正式成立了。在庄严的气氛中,社员们彼此互相介绍,郭隆真特别介绍了女界爱国同志会讲演队长,让敌人头疼的演说家邓文淑(邓颖超)。

66 1920年1月,周恩来因领导反帝爱国运动,在天津被捕,他在狱中团结学生代表向敌人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他在狱中写下的《警厅拘留记》,详细记载了对敌斗争的情况。他还在狱中组织读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67 1920年11月,周恩来为了进一步寻求革命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考察和学习欧洲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赴欧洲勤工俭学。

68 他先后在法国、德国勤工俭学,边学习边做工,并在中国学生和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69 周恩来1922年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相继在法国巴黎成立,他又从事党团的领导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初期建党、建团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70 1924年8月,周恩来奉调从法国回到祖国,满怀革命激情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革命高潮。

猜你喜欢
恩来天津读书
Extraordinary mechanical performance in charged carbyne
如果天津有“画”说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给恩来爷爷的一封信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