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操
摘要:为保障港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对港口企业经营特点的分析,归纳了港口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来源,并对各项风险控制点进行分析,制定了一系列风险规避对策,以期最大程序地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和竞争实力,以推动港口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港口企业;经营风险;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进出口贸易量呈现下降趋势。面对持续低迷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航运市场形势,港口企业应积极致力于推广及开拓营销市场,加强风险管控及资金运作水平,通过自身技术优势,努力提升码头服务效率和安全生产能力,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经营立于不败之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港口企业任重而道远,而风险管控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始终贯穿于码头经营的全过程,必须加以重视。只有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降低风险损失,才能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这对港口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港口企业的主要风险
企业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港口企业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等特点,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也是复杂多变的,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战略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等。
(一)财务风险
港口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资金风险、预算风险、税务风险和汇率风险。
1.资金风险
公司资金管理违反法律法规制度,未经审批或越权审批,未按要求开立、使用和清理银行账户,资金记账不准确、不完整,将导致公司账实不符,报表失真,存在重大误差、舞弊或欺诈现象,公司将遭受经济损失,承担法律风险。
2.预算风险
公司预算编制与实际不符,预算未经有效审批,对预算执行中发现的问题未及时解决,各预算执行单位未定期汇报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偏离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财务预算目标,将导致公司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下降,预算的准确性不足,预算目标和公司战略难以实现。
3.税务风险
公司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将使公司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甚至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公司对税法优惠政策未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将使企业多缴纳税款,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4.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折算风险,会对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业务产生交易风险,会对企业未来收益变化产生经营风险,最终将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结果,使公司蒙受经济损失。
(二)经营风险
港口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销售风险、采购风险和安全风险。
1.销售风险
销售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未经审批或越权审批,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管理不当,应收账款回款不及时,将导致公司收入流失,资产运营效率低下,公司将面临法律风险和财务损失。
2.采购风险
采购行为违反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未经审批或越权审批,与采购相关的各项程序不恰当、不正确,有较大偏差,将造成公司资源浪费或过量采购,甚至有舞弊、欺诈行为存在,公司将遭受经济损失,承担法律风险。
3.安全风险
公司缺乏安全设施和设备,或安全设施、设备使用不当,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缺乏紧急应对方案和保险制度,将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战略风险
港口企业的战略风险主要包括战略制定风险和战略实施风险。
1.战略制定风险
战略决策未经科学、严谨分析,未根据环境变化进行战略调整,缺乏与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内外部资源及管理方式等,将难以发挥内部资源优势,无法保障战略目标的贯彻实施,影响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2.战略实施风险
战略实施时,未考虑当地的国家政策及本土保护意识等各项因素,投资决策不恰当、不正确,投资项目监控力度不够,对潜在投资风险判断不足,与投资预期不符,不利于提升公司决策的科学性,甚至导致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最终影响投资决策的质量。
(四)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政策违反法律法规,岗位职责不清,人才需求计划未能优化,员工培训不足,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将造成岗位错配,人力资源浪费,员工失去工作动力或流失,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
三、港口企业的风险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行情,港口企业加强对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战略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等各项风险的有效规避,显得极为重要。合理有效的风险规避对策,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还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一)财务风险对策
1.资金风险对策
确保公司资金管理遵守国家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公司财务制度的规定,明确资金内部管理流程及职责权限;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资金流入与流出进行全程控制与监督,确保所有的收付款审批手续合规;所有银行账户的开立、使用和销户报批后执行,并定期进行监督和清理;确保资金记录及时、准确,收付款内容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2.预算风险对策
确保公司预算经管理层审核后上报董事会审批通过;确保预算分解合理,使预算具有可执行性和指导性;各预算责任部门应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并进行差异分析,及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找超预算原因;对预算的调整应依据充分、方案合理、审批程序严格,确保预算调整方案可行;定期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检讨,并将其与公司绩效考核制度相结合。
3.税务风险对策
企业应建立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及其他涉税制度,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完善税务核算、审批及申报等一系列流程,避免多交或漏交税款;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合理实施税收筹划,合法节税,借助中介机构提供的税务专业服务,实现公司税务风险的转移;对企业战略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对税务的影响进行分析,增强税务风险的可控性。
4.汇率风险对策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严格结算流程;应密切跟踪汇率政策变化,积累外汇业务知识,注重外汇人才的培养,合理应用外汇避险方法化解汇率变化对企业的冲击;实行外币资金集中管理,平衡外币资产和负债,减少因购汇、结汇而带来的财务支出,利用金融产品衍生金融交易来降低外汇风险。
(二)经营风险对策
1.销售风险对策
确保公司的销售行为合法合规,审批权限落实到位;销售政策符合年度营销计划,定价合理;建立完善的客户资信评估制度,对签约方主体资格和资信状况进行严格审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客户信誉调研工作,对可能出现坏账风险的客户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提高预收款等方式规避坏账风险,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回笼,提高资金周转率。
2.采购风险对策
确保公司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物质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和采购定价机制,严格控制采购验收环节;重视采购付款的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加强采购活动的会计系统控制,建立退换货管理制度。
3.安全风险对策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规范的安全操作流程和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开展危险源管控及船舶、道路交通、货损等一系列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演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与政府安全职能部门的沟通,及时收集预警信息,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提升码头安全生产能力。
(三)战略风险对策
1.战略制定风险对策
确保公司是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严谨的分析和预测,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和市场行情变化、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等影响因素而制定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符合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制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严格审查战略方案,使其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可行性。
2.战略实施风险对策
确保企业根据战略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将年度目标层层分解和落实;整合内外部资源,优化调整组织结构,培育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企业文化,确保战略有效实施;以战略培训为导向,将战略信息传递到公司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加强对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和评估,按照规定程序适时调整战略。
(四)人力资源风险对策
确保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厘清岗位职责,结合公司实际生产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严格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开展人员招聘工作,依法建立劳动用工关系;确保人岗匹配,合理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制定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绩效管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识别管理,建立关键岗位后备人才梯队储备。
四、结束语
港口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的过程,涉及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港口企业应充分识别和控制风险,发挥风险管控职能,避免财务危机,保证企业获得安全、稳定、长期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孙刘玉,田建芳.国际航运企业的外汇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建议[J].交通财会,2010,(04).
[3]孙胜男,陈炯迪.航运企业风险分析和规避对策[J].中国海事,2015,(11).
作者简介:张 操(1978-),女,福建厦门人,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