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10-25 21:20刘一萱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1期
关键词:社区管理城市社区问题

刘一萱

摘要:城市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社区管理目前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社区建设仍明显滞后,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势在必行。要从明确管理职责和管理框架、加强城市社区管理者队伍建设和法制建设、丰富城市社区的服务主体等方面来加强城市社区管理。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01

社区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环节和载体,其稳定和谐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有效的城市社区管理不仅对于城市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城市社区管理的先进经验,明确建设目标、构建新的建设格局。

一、推进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

社区与居民直接联系,其管理水平的好坏决定着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权益保障。通过社区的载体和平台,可以社区内的整和各种资源、调解社区中的矛盾冲突,社区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社群关系纽带优势,能够通过教育、行政、规范等方法和手段引导本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规范个人和家庭的行为,不但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社会参与水平和民主政治意识,还有利于化解社区矛盾,促进邻里和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社区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的最低层的防线,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生活大事,也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是一项需要全社会认真的对待和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在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下,以前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下岗安置问题、失业人员问题、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治安管理问题、社会组织发展和规范问题、社会保险的征缴问题、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城市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问题等都汇集到社区这个载体之中,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式管理模式。

二、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社区管理行政色彩浓

一方面,街道办事处政社不分,承担着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街道办事处把社区当做自身的下层级组织,更多的是摊派更多的行政任务,完成行政目标,往往忽略了社区居民民主参与和科学管理的建设。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接受街道领导,行政事务上往往服从街道的安排,从而使自身陷入了繁杂的具体事务之中,影响自身建设。

2.城市社区管理者队伍建设滞后,专业化程度较低

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社区管理水平的高低。就目前来讲,从事城市社区管理的工作人员,有很多都是当地政府安置人员,由于其缺乏社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社区管理知识,政府主管部门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工作又做得不到位,造成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现象。

3.城市社区管理的法制不健全

城市社区管理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关于社区管理的法律和规定较少,在社区管理的实践中,主要是在街道和区县的领导下进行,实际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相关规范。社区中关于政法责任、社会组织和事业团体等缺少细节界定和规范,社区在实际管理中往往被束缚住手脚。此外,国家尚未出台一部详细的法律或规定文件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其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4.城市社区服务主体单一,难以满足社区需求

城市社区服务主体单一是影响社区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基层政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专业服务组织、志愿者组织等民间性质的多元化的非政府组织服务体系,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主体单一,发展很不完善。

三、加强城市社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明确管理职责,构建科学的管理框架

建设社区“网格化”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框架,通过物理与逻辑网格的划分,以网格化作为管理手段,实现社区内部全部信息和事务的精细化管理,利用互联网,整合社区的各种管理资源,强调政社分开,建设整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和管理框架,更好的实现社区层面的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同时,加强对社区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培养,加强社区自治和互助的发展,加强对社区党建、团建、妇女组织、工会组织等基本信息的一些采集处理和反馈。

2.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和管理者队伍建设

城市社区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发展城市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在发展城市社区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创造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社会其他组织应积极开展分门别类的培训工作,提高专业组织、中介组织、公益组织的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社区成员的不同需求。

3.加强城市社区管理的法制建设

在社区民主自治实践的基础上尽快修订现行法律和相关法规和规定,建立具有可行性、针对性的社区管理专门法律规范,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社区建设中各个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社区的载体性质和地位和社区建设的目标、原则;明确社区具体管理的流程和管理方式。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确保社区各项管理工作在依法的轨道内运行,使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纳入法制轨道,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3.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

构建科学的监督机制和权力平衡机制,有利于保障社区管理的顺利进行和保障各个主体的合法权益。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需要从社区管理的内外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社区内部的组织监督,社区内部通过民主选举和民主评议来产生社区自治委员会,形成内部监督组织和监督力量,通过召开社区全体大会或者居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对社区的各项管理进行监督和建议,及时对社区内部不正当现象进行发现和纠正;此外,还需要外部进行监督,发动社区内部和外部群众对社区管理进行监督,在社区群众监督的层面上,要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夏建红.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0(6):144-146.

[2]张东艳.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4):25-26.

[3]李德凡.浅析城市社区管理[J].消费导刊,2008(20):120-121.

[4]柴彦威,郭文伯.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15(04):466-472.

猜你喜欢
社区管理城市社区问题
糖尿病互助小组在社区中的应用效果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城市化进程中的周口川汇区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