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王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兴国的战略举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明确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适应的对策,使体育学科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素质教育 地位 作用
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题。如何将素质教育的内容寓于体育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那么,在素质教育中怎样确立体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呢?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它深刻地阐明了学校体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一、体育教育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素质的提高
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指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等机能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是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们在实践中和已形成的观念上,身体素质往往只体现了运动的一个方面。一提起身体素质,人们就自然想到力量、速度、耐力等机能能力,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在高校体育中忽视健身而偏重于运动技术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认为,当前重视与运动技术相关的身体素质发展,并且按照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动作规范和要求进行体育教学,以提高运动技术的竞技运动能力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还应努力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即通过体育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身体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达到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体育素质的内涵目标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各项目标都统一于学校体育的实践之中。只有通过学校体育的实践把各项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现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目的。
二、体育教育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的身体实践活动为主,在这个身体与思维相结合的活动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特点及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如在队列集合训练中,向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在运动队训练时,培养学生互相尊重、礼貌互让的风格;在田径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敢果断、不怕失败的良好品质;在球类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及责任感、荣誉感;在团体操比赛中,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团结友爱、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在体育竞赛中,使学生学会在平等条件超越别人,学会在规则的约束下去满足自己好奇心,培养追求胜利和成功的精神。实践证明,凡是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起着形成良好品德作用的教学,即可称为“教育性”教学。
三、体育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素质
体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素质是有其独特功能的。第一,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体育技术动作都是在动态过程中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光靠语言讲解难以使学生完全理解、掌握,而借助于挂图、录像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体育技术手段,就可以把技术动作加以分解,让学生观察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动作,以增加感性认识,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引发学生进行形象思维。通过教师的讲解、提问,分析出动作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发展创造思维。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由于体育教学是在户外进行,学生不能随堂记笔记、看教材,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识记教师的理论论述、动作讲解及示范动作,并在练习时,通过回忆动作的形象、要领及动作顺序,在大脑中再现以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描述、示范动作等方式将所学技术展示后,要求学生通过想象、模仿去体验和表现动作。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技术动作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中心课题,它有一定的身体姿态和特定的空间位置、时间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动作的细微结构、顺序,找出空间、时间规律与差异。
大学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制定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目标,建立大学体育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通过大学体育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进行全面塑造,将是高校体育教师为实现大学体育的发展而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琼等.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2] 龙春华.行为心理学[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3]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 陈选华,王军.大学生健康心理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5] 于素梅,毛振明.体育学法[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